小落水村:石文化引得游客慕名来

刊发时间:2020-10-08 A1版  作者:穆王成  赵玉雪

  一排排古朴的石板房依山而建,石板房、石板墙、石板路独特的建筑风格让镇康县凤尾镇芦子园小落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村落,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赞不绝口。
  为突出石板文化特色,小落水村结合特色石板房建筑实际,坚持规划先行,优化村内空间布局,以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为重点,依托小落水平叛遗址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生态旅游村,对小落水自然村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民俗风情进行梳理、保护和应用;保护修缮特色民居51间,完成寨门、小落水平叛纪念碑、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支持和投入力度,立足打通制约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在道路、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建成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特色文化、产业互融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发展区,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过程中,该村坚持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抓手,按照“七改三清”的标准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改观活动,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
  为增加群众收入,该村结合实际,盘活土地资源,巩固基础产业,壮大特优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依托小落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作模式,实现农产品下山进城,该村的高山火腿、“扎露青”青菜等农特产品成为游客的抢手货,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共种植“扎露青”青菜200亩,户均生态养猪20头,发展规模达800头,户均养殖蜜蜂10窝,发展规模达400窝,重点打造生态大绿菜、干板菜、高山火腿、烟熏肉、蜂蜜、药材等远近闻名的产业生态品牌,年利润达40万元。
  如今,走进小落水村,主打石文化的传统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群众的幸福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

返回
2025年07月03日  第879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小落水村:石文化引得游客慕名来

刊发时间:2020-10-08 A1版  作者:穆王成  赵玉雪 【字体:大 中 小】

  一排排古朴的石板房依山而建,石板房、石板墙、石板路独特的建筑风格让镇康县凤尾镇芦子园小落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村落,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赞不绝口。
  为突出石板文化特色,小落水村结合特色石板房建筑实际,坚持规划先行,优化村内空间布局,以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为重点,依托小落水平叛遗址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生态旅游村,对小落水自然村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民俗风情进行梳理、保护和应用;保护修缮特色民居51间,完成寨门、小落水平叛纪念碑、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支持和投入力度,立足打通制约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在道路、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建成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特色文化、产业互融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发展区,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过程中,该村坚持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抓手,按照“七改三清”的标准开展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大改观活动,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井然、精神面貌良好、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
  为增加群众收入,该村结合实际,盘活土地资源,巩固基础产业,壮大特优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依托小落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运作模式,实现农产品下山进城,该村的高山火腿、“扎露青”青菜等农特产品成为游客的抢手货,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目前,共种植“扎露青”青菜200亩,户均生态养猪20头,发展规模达800头,户均养殖蜜蜂10窝,发展规模达400窝,重点打造生态大绿菜、干板菜、高山火腿、烟熏肉、蜂蜜、药材等远近闻名的产业生态品牌,年利润达40万元。
  如今,走进小落水村,主打石文化的传统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群众的幸福生活也越来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