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电商扶贫打通农特产品新通道
创新模式 补齐短板
临翔区电商扶贫打通农特产品新通道
本报讯 (通讯员 袁晓星) 临翔区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脱贫攻坚助农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制定出台促进电商发展实施意见,定期不定期听取情况汇报,无偿划拨4000平方米作为创业街,拨付600万元用于创业街装修及乡村可联可视网络建设。
采取“电商+物流+扶贫车间+合作社+农民”五位一体的电商扶贫模式,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题,依托区电商服务中心,建立10个乡镇电商服务站,89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实现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所有乡镇区域全覆盖。区电商服务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连接180余家农产品电商企业、23个产业扶贫基地,可适时溯源监测,数据分析为扶贫产业定位、市场渠道对接、追溯检测管理等提供可靠依据。
为开拓电商发展新局面,提升本土产品正规化、标准化、规模化,由区电子商务协会承办经营了一家以“打造标准化扶贫电商产品,推进临翔区本土产品正规化”为宗旨的土特产品、食品加工工厂。工厂位于临翔区忙畔街道忙畔社区标准厂房5栋2层,总占地面积2398平方米。工厂下设5条加工生产线,并取得相关SC 证。分别为肉制品加工生产线(可生产腊肉制品和火腿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果实类代用茶及根茎类代用茶)、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核桃、坚果等烘炒类坚果制品)、蜂蜜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临沧蜂蜜相关制品)、蔬菜制品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干制食用菌制品)。自今年2月开工运行以来,固定员工26人,其中党员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5名,累计加工生产火腿1.2吨、蜂蜜9.4吨,实现产值近200万元。
电商扶贫车间同时还为临沧市8县(区)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企业、个体提供标准化的代加工服务等。加工服务即委托方因为经营需求,提供产品原材料,加工厂进行原材料的清理、分拣、分级、过滤等加工服务,工厂只提供产品加工服务,不涉及生产许可证号使用、产品包装等业务,委托方自行进行产品设计、贴牌、包装;OEM代加工服务即委托方拥有自有品牌,提供产品要求(等级、规格、设计要求、包装要求和建议、品牌形象),加工厂完成原料收购、产品包装设计、产品加工生产等工作;ODM生产服务(以专利产品为主)即工厂提供原料收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到后期服务全方位负责,客户只需要向工厂提出产品功能、性能甚至只需提供产品构思(即根据工厂原有的产品进行适当修改),然后由工厂提供全方位服务。
临翔区电商扶贫车间是全市目前加工生产品类最多的综合型农产品加工生产工厂,涵盖多个临沧特色农产品产业。5条生产线投产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可加工生产800吨以上初级农产品;可提供固定就业岗位70个,年内临时性用工8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