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乐村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

刊发时间:2020-10-13 A2版  作者:李谊豪

  本报讯   (通讯员   李谊豪)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忙乐村洼底河易地扶贫搬迁点位于勐勐镇西南部,隶属忙乐村民委员会,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村委会所在地7公里,村内居住拥挤、自然条件恶劣。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对忙乐村洼底河自然村农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共安置农户73户29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户12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78.48%。
  按照“实施一个搬迁新村,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奔小康”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规划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科学制定《忙乐洼底河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规划》,统筹好新村布局、民居设计、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抓住脱贫攻坚大会战的机遇,全力实施安居房建设,采取“统规联建”的方法,组织群众“换工”建房。目前83户农户的特色民居房已全部建成并入住。
  坚持将产业增收作为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发挥气候、土地、交通等资源优势,始终把产业建设作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结合村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力度,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高优蔗园250亩、生态茶园300亩、核桃500亩、蔬菜150亩、优质芒果120亩,年生猪存栏2500头、牛150条、羊500只;外出务工30人,发展交通运输户5户,实现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有产业基地达9.2亩以上。
  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突出加强以水、电、路、网和公共服务等为主的基础配套建设。目前已完成人畜饮水工程投资60万元,配电设施投资18.6万元,安置点主干道硬化140万元,10KV线路配电及电力入户线路工程,9公里人畜饮水主管道架设工程和200立方的人畜饮水池,2公里安置点主干道道路硬化。
  结合洼底河自然村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注重从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农村致富青年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返回
2025年07月08日  第879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忙乐村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

刊发时间:2020-10-13 A2版  作者:李谊豪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通讯员   李谊豪)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忙乐村洼底河易地扶贫搬迁点位于勐勐镇西南部,隶属忙乐村民委员会,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距村委会所在地7公里,村内居住拥挤、自然条件恶劣。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对忙乐村洼底河自然村农户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共安置农户73户29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户12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78.48%。
  按照“实施一个搬迁新村,安置好一方群众,实现一方人脱贫奔小康”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以科学规划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科学制定《忙乐洼底河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规划》,统筹好新村布局、民居设计、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抓住脱贫攻坚大会战的机遇,全力实施安居房建设,采取“统规联建”的方法,组织群众“换工”建房。目前83户农户的特色民居房已全部建成并入住。
  坚持将产业增收作为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发挥气候、土地、交通等资源优势,始终把产业建设作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结合村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到户力度,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已建成高优蔗园250亩、生态茶园300亩、核桃500亩、蔬菜150亩、优质芒果120亩,年生猪存栏2500头、牛150条、羊500只;外出务工30人,发展交通运输户5户,实现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有产业基地达9.2亩以上。
  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突出加强以水、电、路、网和公共服务等为主的基础配套建设。目前已完成人畜饮水工程投资60万元,配电设施投资18.6万元,安置点主干道硬化140万元,10KV线路配电及电力入户线路工程,9公里人畜饮水主管道架设工程和200立方的人畜饮水池,2公里安置点主干道道路硬化。
  结合洼底河自然村实际,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注重从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农村致富青年中发展党员,培养村级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