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全力打赢扫黑除恶“六场战役”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 沧源佤族自治县围绕3年工作目标,强化策略运用、能力建设、深挖彻查、综合治理、网格管理、组织建设六项举措,打赢扫黑除恶六大战役,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策略运用,打赢大案要案“攻坚战”。把查处大案要案作为主攻方向,落实主要领导“包案”制,加强协调会商、指挥调度和办案力量统筹,做实上级督办重点案件,充分发挥大案要案的指引作用和带动作用,做到打击一批、教育一片、震慑一方。抓实“问题线索清零”工作,对“线索清仓”展开攻势,变“等线索”为“找线索”,提高线索核查准度、力度、速度。对举报线索起底复查,从快从速加紧线索核查,线索现已全部核查完结,查结率达100%,实现线索“清”;对“逃犯清零”展开攻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百日追逃专项行动,逃犯全部到案,围绕重点在逃人员,成立抓捕专班,加大目标逃犯缉拿力度,逃犯抓捕到案率达100%,实现逃犯“清”。
强化能力建设,打赢起诉审理“法律战”。对“案件清结”展开攻势,着力在提高诉讼审判质效上见实效,目前,全县共打掉涉黑涉恶团伙2个,破获案件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人,提起公诉2件42人,一审判决2件27人,二审判决1起9人。结合业务短板分别开展执法司法培训,统一执法思想和标准,严把案件“证据关”和法律政策“适用关”,做到“稳准狠快”,把每一起涉黑涉恶和“关系网”“保护伞”案件办成铁案,实现案件“清”。对“黑财见底”方面展开攻势,对所涉案件严格落实打财断血工作要求,查封、扣押、冻结相关财产,目前,共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达199.409万元,落实黑财“清”。
强化网格管理,打赢行业领域“治理战”。在今年上半年云南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满意率达96.22%,全省排名较2019年上升5位,政法队伍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达96.46%,全省排名较2019年上升6位,实现综合满意率和执法满意度双提升,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紧盯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建筑工程等27类必治重点行业领域,吸毒、缠访闹访、外来无业和外出打工人员等6类必查重点群体,以及发生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接报警数量明显增多等9类必纠重点地区,严格落实“五个一”措施,强化网络信息领域、教育领域、工程建设领域、乡村治理领域、文化旅游领域、卫生领域、市场流通领域、金融放贷领域、交通运输领域、自然资源领域清理整治,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行业系统自律自治和社会力量守法用法的强大合力。
强化深挖彻查,打赢破网打伞“歼灭战”。对“伞网清除”方面展开攻势,持续开展深挖根治大会战,严梳理,强深挖,重整治,紧扣伞网“清”,开展“点对点”深挖“回头看”,对“有黑无伞”“有恶无伞”情况进行全面回溯核查,采取各个办案环节全面排查推进,确保“零死角”。落实“一案三查”,实行“两个一律”和“一案一策”机制,扎实做好案件同步移送、公检法“三长”签字背书承诺、公共资源监管部门线索摸排移送、与政法机关协同办案等工作,做到有“伞”必打、有腐必反、有责必究。
强化综合治理,打赢全体管控“整体战”。开展“扫黑除恶治乱、建设善美沧源”主题宣传;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5个、举报邮箱5个,建立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开展扫黑除恶治乱宣传发动“百日攻坚”,与脱贫攻坚“户户清”同步,逐户发放宣传资料5.1万份、挂历7万份;组建专项斗争志愿者宣传队开展特色宣传,拍摄工作纪实专题片,开展以案释法宣传,干部职工撰写理论学习文章,签订承诺书。
强化组织建设,打赢强基固本“主动战”。将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情况纳入组织生活会,作为查摆问题之一和“三会一课”主要内容,扎实推进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