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医疗卫生引才育才用才兴才“特色牌”

刊发时间:2020-11-06 A3版  作者:

着眼长远   刚柔并济

打出医疗卫生引才育才用才兴才“特色牌”

临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世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近年来,临沧市医疗卫生系统始终坚持“人才强市”的发展理念,通过海纳百川“引才”、多措并举“育才”、优化环境“用才”、齐抓共管“兴才”,打造了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梯次合理、服务优良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目前,全市卫生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万人,卫生主系列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3万人,其中高级职称920人、基层高职38名、中职6940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2人、本科7960人,医疗卫生人才资源总量逐年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始终突出“选优”这个关键,海纳百川“引才”
  临沧市医疗卫生系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吸引人才、感召人才、凝聚人才。制定出台了《关于聘请医疗卫生人才援建边疆帮扶临沧工作方案(试行)》,启动实施临沧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拓宽招才引才渠道,由省内向省外高等医学院校延伸,积极参加人才洽谈活动,临沧中医医院(佤医医院)共引进人才7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人、高级职称4人。建立6个专家教授工作站,全面助推临沧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聘请了中国针灸协会会长刘保延教授、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郑进教授为特聘医疗顾问、中医药佤医药首席专家。充分利用沪滇合作帮扶项目和三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医院项目平台,分别从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上海华东医院、上海眼耳鼻喉专科医院等省内外综合医院引进专家团队和知名专家,以“候鸟型人才”的形式驻医院帮扶指导,全市共引进省内外医疗团队23个,引进省内外知名医疗专家371名,组建专科联盟90个。其中,柔性引进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疗团队援建帮扶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先后开展了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等18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先后增设了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骨科、肾内科等19个临床科室,2019年胸痛中心建设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证,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填补了该院的多项空白,医院的各项医疗水平和知名度得到快速提高,当地和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来自上海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始终立足“培养”这个基础,多措并举“育才”
  为增加医疗卫生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项目的牵引功能,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建立长远“培养”规划、中期“镀金”计划和短期“充电”计划。每年分期分批选派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单位、先进地区进行为期半年或1年的跟班学习或进修深造,使之达到全科医生水平,目前全市共培训全科医生475名。依托临沧卫生学校资源,按中专、专科层次对部分初中以上毕业生进行培养,教育部门纳入年度招生计划,毕业后充实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队伍,共培养中专学历人员1139名、专科学历人员70名。与昆明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订单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目前共培养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632名。引导和鼓励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逐步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紧缺和无执业医师等问题,逐步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沪滇协作帮扶临沧机遇,加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外出培训工作力度,有力促进了基层医务工作者业务质量和水平的大幅提高。2020年分2期选派80名村医到上海进行短期学习培训。
  始终围绕“激活”这个目标,优化环境“用才”
  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临沧市医疗卫生系统积极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全新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让优秀人才有台“唱戏”,努力实现人才价值和人才效应的最大化。依托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利用驻站高层次专家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医学联盟,实现了专家无缝诊治,有效破解专业技术、科研、教学的瓶颈制约,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医疗技术基础。用好用活引进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建立引进医疗卫生专家组团式巡回帮扶工作机制,开展培训带教、示教手术、下乡义诊等人才带培工作。探索建立了“乡编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和县乡专业技术人员柔性流动管理机制,实现医技力量“横向、纵向双向流动”,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医改“云县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17925名医疗卫生人才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组建14支市级医疗队,派出27名市级医疗专家到县区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和指导工作。围绕复工复产,全市5个市级医疗机构抽调637名医务人员,组建166支医疗小分队,深入云凤高速公路、临沧工业园区、云南澳华食品有限公司等各级各类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一线,对复工人员进行健康排查和健康管理,开展防控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开展好疫情监测,以最短时间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市中医医院成立中医专家组研发大锅药基础药方,为企业员工免费发放大锅药,为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
  始终坚持“管好”这个重点,齐抓共管“兴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是确保人才工作正确发展的根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是指狭义上的“管理”人才,更不是“管住”或者是“管制”人才,而是一种真心爱护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理念及实践。因此,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注重强化政治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人才与党同心同德,提升人才服务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作为。强化政治关怀,开展市委联系专家评选、市政府特殊津贴表彰等活动,颁授“援建边疆帮扶临沧医疗卫生优秀人才”“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认真落实《云南省关于激励关爱广大人才在抗击疫情一线担当作为九条措施》,抓好职称申报、职称评审、项目支持、休假疗养等倾斜优惠政策的落实,同时认真落实兑现援鄂医疗队员各项激励保障待遇,让广大人才“名利双收”。邀请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参与录制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才风景线》专题栏目,分享和传播发展临沧、岗位建功的感人事迹和正能量。

返回
2025年07月11日  第882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打出医疗卫生引才育才用才兴才“特色牌”

刊发时间:2020-11-06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着眼长远   刚柔并济

打出医疗卫生引才育才用才兴才“特色牌”

临沧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世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近年来,临沧市医疗卫生系统始终坚持“人才强市”的发展理念,通过海纳百川“引才”、多措并举“育才”、优化环境“用才”、齐抓共管“兴才”,打造了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梯次合理、服务优良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目前,全市卫生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4万人,卫生主系列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3万人,其中高级职称920人、基层高职38名、中职6940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2人、本科7960人,医疗卫生人才资源总量逐年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始终突出“选优”这个关键,海纳百川“引才”
  临沧市医疗卫生系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吸引人才、感召人才、凝聚人才。制定出台了《关于聘请医疗卫生人才援建边疆帮扶临沧工作方案(试行)》,启动实施临沧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拓宽招才引才渠道,由省内向省外高等医学院校延伸,积极参加人才洽谈活动,临沧中医医院(佤医医院)共引进人才7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人、高级职称4人。建立6个专家教授工作站,全面助推临沧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聘请了中国针灸协会会长刘保延教授、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郑进教授为特聘医疗顾问、中医药佤医药首席专家。充分利用沪滇合作帮扶项目和三级以上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医院项目平台,分别从云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上海华东医院、上海眼耳鼻喉专科医院等省内外综合医院引进专家团队和知名专家,以“候鸟型人才”的形式驻医院帮扶指导,全市共引进省内外医疗团队23个,引进省内外知名医疗专家371名,组建专科联盟90个。其中,柔性引进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疗团队援建帮扶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先后开展了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等180余项新技术、新业务,先后增设了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骨科、肾内科等19个临床科室,2019年胸痛中心建设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证,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填补了该院的多项空白,医院的各项医疗水平和知名度得到快速提高,当地和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来自上海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始终立足“培养”这个基础,多措并举“育才”
  为增加医疗卫生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项目的牵引功能,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建立长远“培养”规划、中期“镀金”计划和短期“充电”计划。每年分期分批选派基层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单位、先进地区进行为期半年或1年的跟班学习或进修深造,使之达到全科医生水平,目前全市共培训全科医生475名。依托临沧卫生学校资源,按中专、专科层次对部分初中以上毕业生进行培养,教育部门纳入年度招生计划,毕业后充实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队伍,共培养中专学历人员1139名、专科学历人员70名。与昆明医科大学等高校合作,订单定向培养免费医学生,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目前共培养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632名。引导和鼓励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逐步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紧缺和无执业医师等问题,逐步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沪滇协作帮扶临沧机遇,加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外出培训工作力度,有力促进了基层医务工作者业务质量和水平的大幅提高。2020年分2期选派80名村医到上海进行短期学习培训。
  始终围绕“激活”这个目标,优化环境“用才”
  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临沧市医疗卫生系统积极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全新的渠道和广阔的平台,让优秀人才有台“唱戏”,努力实现人才价值和人才效应的最大化。依托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利用驻站高层次专家资源,开展人才培养、技术帮扶、医学联盟,实现了专家无缝诊治,有效破解专业技术、科研、教学的瓶颈制约,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医疗技术基础。用好用活引进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建立引进医疗卫生专家组团式巡回帮扶工作机制,开展培训带教、示教手术、下乡义诊等人才带培工作。探索建立了“乡编县用、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和县乡专业技术人员柔性流动管理机制,实现医技力量“横向、纵向双向流动”,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医改“云县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市17925名医疗卫生人才奋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组建14支市级医疗队,派出27名市级医疗专家到县区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和指导工作。围绕复工复产,全市5个市级医疗机构抽调637名医务人员,组建166支医疗小分队,深入云凤高速公路、临沧工业园区、云南澳华食品有限公司等各级各类重点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一线,对复工人员进行健康排查和健康管理,开展防控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开展好疫情监测,以最短时间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市中医医院成立中医专家组研发大锅药基础药方,为企业员工免费发放大锅药,为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
  始终坚持“管好”这个重点,齐抓共管“兴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原则,是确保人才工作正确发展的根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是指狭义上的“管理”人才,更不是“管住”或者是“管制”人才,而是一种真心爱护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理念及实践。因此,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注重强化政治引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医疗卫生人才与党同心同德,提升人才服务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作为。强化政治关怀,开展市委联系专家评选、市政府特殊津贴表彰等活动,颁授“援建边疆帮扶临沧医疗卫生优秀人才”“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认真落实《云南省关于激励关爱广大人才在抗击疫情一线担当作为九条措施》,抓好职称申报、职称评审、项目支持、休假疗养等倾斜优惠政策的落实,同时认真落实兑现援鄂医疗队员各项激励保障待遇,让广大人才“名利双收”。邀请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参与录制云南电视台《云南人才风景线》专题栏目,分享和传播发展临沧、岗位建功的感人事迹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