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有所安”到“居有所乐”转变

刊发时间:2020-11-14 A1版  作者:双春天

凤庆县托起百姓安居梦

从“居有所安”到“居有所乐”转变

  本报讯   (通讯员   双春天)   近年来,凤庆县围绕百姓生活新愿景,用好政策大力实施新家园建设,全县呈现出党群干群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喜人局面,群众不断实现从“居有所安”到“居有所乐”的转变。
  抓好危房改造让家园靓起来。凤庆群众向来有着自己动手创造美好家园的良好传统,近年来,凤庆县委、县政府借助脱贫攻坚、少数民族扶持等惠民政策,采取顺应群众意愿、结合县情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的农村危房改造系列政策措施,使有限的财政补助建房资金充分发挥出“四两拨千斤”效应,农户自建、统规统建、互帮共建并举,全县掀起了改危房、建新房、挪穷窝的热潮。
  建立“处级领导+乡镇领导+县级挂钩部门+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县级挂钩干部”的“一帮一、多帮一”挂包责任机制,全面落实统规、统购、统建、统一进度、统一质量“五统模式”,逐村落实施工队伍,逐村制定施工计划,逐户制定改造方案,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危房改造进度和质量。五年来,全县完成危房改造5.5万多户,建成5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稳妥安置贫困户1006户,不仅全面消除了农村危房,很大一部分群众还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和特色民房。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让家园净起来。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着力点,围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污染整治,“厕所革命”等工作重点,突出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点面结合,有序推进“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让全县所有的村都干净起来,有条件的村先美起来,条件好的村先强起来,打造出安石、古墨、茶王、立宽等一批示范村寨。
  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已改建公厕62座、无害化卫生户厕7.44万座,今年底将实现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85%农户建有卫生户厕的工作目标。同时,配备保洁员对公厕进行常态化管护,并通过实行家庭环境卫生评比制度,不断促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注重资源挖掘,生态循环利用让家园美起来。结合百姓生产生活需求,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广泛动员大家利用好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和废旧设施,以及粪渣、粪液,以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小禽园“五小园”建设为抓手,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禽则禽,打造出了一个个家庭式小型生态田园综合体。不仅有效改善了家庭环境卫生、绿化美化了家园,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颜值”和“产值”双赢的生活愿景。

返回
2025年07月15日  第883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从“居有所安”到“居有所乐”转变

刊发时间:2020-11-14 A1版  作者:双春天 【字体:大 中 小】

凤庆县托起百姓安居梦

从“居有所安”到“居有所乐”转变

  本报讯   (通讯员   双春天)   近年来,凤庆县围绕百姓生活新愿景,用好政策大力实施新家园建设,全县呈现出党群干群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喜人局面,群众不断实现从“居有所安”到“居有所乐”的转变。
  抓好危房改造让家园靓起来。凤庆群众向来有着自己动手创造美好家园的良好传统,近年来,凤庆县委、县政府借助脱贫攻坚、少数民族扶持等惠民政策,采取顺应群众意愿、结合县情实际、突出地方特色的农村危房改造系列政策措施,使有限的财政补助建房资金充分发挥出“四两拨千斤”效应,农户自建、统规统建、互帮共建并举,全县掀起了改危房、建新房、挪穷窝的热潮。
  建立“处级领导+乡镇领导+县级挂钩部门+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干部+村组干部+县级挂钩干部”的“一帮一、多帮一”挂包责任机制,全面落实统规、统购、统建、统一进度、统一质量“五统模式”,逐村落实施工队伍,逐村制定施工计划,逐户制定改造方案,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提升危房改造进度和质量。五年来,全县完成危房改造5.5万多户,建成5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稳妥安置贫困户1006户,不仅全面消除了农村危房,很大一部分群众还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和特色民房。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让家园净起来。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着力点,围绕村容村貌整治提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污染整治,“厕所革命”等工作重点,突出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点面结合,有序推进“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让全县所有的村都干净起来,有条件的村先美起来,条件好的村先强起来,打造出安石、古墨、茶王、立宽等一批示范村寨。
  全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已改建公厕62座、无害化卫生户厕7.44万座,今年底将实现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85%农户建有卫生户厕的工作目标。同时,配备保洁员对公厕进行常态化管护,并通过实行家庭环境卫生评比制度,不断促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注重资源挖掘,生态循环利用让家园美起来。结合百姓生产生活需求,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广泛动员大家利用好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和废旧设施,以及粪渣、粪液,以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小禽园“五小园”建设为抓手,宜花则花、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禽则禽,打造出了一个个家庭式小型生态田园综合体。不仅有效改善了家庭环境卫生、绿化美化了家园,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颜值”和“产值”双赢的生活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