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破解村(社区)“两委”换届难题
“望闻问切”做实分析研判 谋划推进“缩面提标”改革
临翔区破解村(社区)“两委”换届难题
本报讯 (通讯员 赵菁菁) 临翔区在换届工作中,通过“望、闻、问、切”做实分析研判,谋划推进“缩面提标”改革,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着力破解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人难选”的难题,全力推动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望”——全覆盖调研摸清组织设置及人员配备。对当前情况的充分了解是分析研判的基础,采取区级调研组全覆盖调研、乡(镇、街道)党委领导分片包村的方式,层层“遍访”了解、摸清情况。通过提前调研摸排,对村(社区)“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现任班子成员情况等进行全面摸排,梳理统计出村(社区)“两委”设置情况、村(社区)“两委”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干部基本情况“两张清单”,清晰掌握全区1150名现任村(社区)班子成员的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基础信息。统筹推进“缩面提标”工作,全面摸排分析村(社区)现任“几大员”情况,按照“一人兼多职、一人领多酬、宜整合则整合、宜兼职则兼职”的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岗位、人员及效能“加减法”,确保“缩面提标”改革取得实效。
“闻”——进村入户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把带头人的选用和村“两委”的配置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采取“召开一次集中座谈、开展一次谈心谈话、进行一次民意调查”的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共进村召开座谈会208次,逐人谈心谈话500余人次,利用农村党员、村民晨起务农、晚上归家的时间随机入户走访350余户,真正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调研。通过进村入户、充分听取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了解现任班子的群众基础、存在问题,多角度摸清情况,也让广大党员群众成为基层换届工作的参与者、支持者。
“问”——深入了解村党组织“精气神”状况。把研判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杜绝“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调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座谈、谈话,问政治素质、问工作实绩、问群众评价、问健康状况,全面掌握现任村(社区)干部的思想动态和班子团结协作情况。实行“现任能才留一批、后备干部育一批、优秀人才选一批”的做法,对不适宜继续任职的村(社区)干部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其讲政治、顾大局、识大体,摆正心态站好“最后一班岗”,打造一支“能吃苦、干得成,心里有数、手上有招”的队伍。
“切”——综合分析研判提出“最优解”。从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到健康状况、思想动态,区乡两级反复研判,对104个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逐一“过筛子”,拿出“体检报告”来,找准存在问题,“一村一策”地进行调整优化: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有所下降的问题,进行谈心谈话提精神、鼓干劲;针对某个村“两委”班子年龄、文化层次不合理的问题,把年轻且有能力的后备干部、致富能手、退役军人纳入下一届村(社区)“两委”候选人初步人选……通过分析研判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实现基层党组织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岗位、效能“一减一增”,选出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村(社区)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