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的味道

刊发时间:2020-12-06 A3版  作者:李廷珍

  一到冬天,我总想吃香糯的芋头,也不知是什么道理。或许仅只是觉得冬天的芋头好吃,又或许是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闲暇时,逛逛街,买上几个芋头,上锅一蒸,热腾腾,香喷喷,让人垂涎欲滴,虽然没有当年和小伙伴们田间地头架起树杈,用玉米杆烧的芋头那样令人回味,但也可以安慰安慰肚子里的馋虫。
  老家在勐库坝气山,老屋居半山腰一个稍高的平台,望远处,只见青山叠叠,一垄田,一脉山。山脉与田垄交错,植物与天地交融。那年月,众多的植物中,在自留地里种芋头,是一个传统。乡村的土地,除了种茶种菜,家家户户都要拿出一小块来种芋头。每年正月十五过后,趁农活还未上手,从地里挖出事先埋好的芋头,挑选好芋头种,然后去整地。犁过的地须打成垄。打垄可是辛苦活,几百米长的地,父母用锄头一块块兜起、捣碎。垄要大,那样才能多结芋头。完成这种工作,靠的是父母坚强的毅力和长满老茧的双手。但我想其中更多的因素或许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栽芋头可是要全家齐上阵。父亲刨坑,母亲培土,哥哥掰种子,嫂子装肥,我分种。有时候为了验证父母的叮嘱,有时我偏把芋儿倒着放,看他们日后能不能开出灰黄色的喇叭状的花朵。一家人有说有笑,劳动中充满了很多乐趣。
  芋头的管理是有讲究的。当芋杆长满垄的时候,需要顺着沟底把一根根芋杆扶正从沟底铲土培植,这样做,一方面是可以除去沟底的杂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芋杆生出须根吸收养分影响产量。劳动的间隙,地里顺便摘个黄瓜嚼着,望着被扶正的碧绿的芋在叶风中轻轻摇摆,不得不赞叹劳动改造自然的伟大。
  最令人回味的是收获的季节。看着一堆堆像小山似的芋头,体验着收获的快乐。同时,收获也是艰辛的。砍去剩下的芋叶,刨出芋头扭去须根,再把芋头分类,哪些是留下明年做种的,哪些是当年可以吃的。留下做种的,要在地里挖一个大坑,小心地盖上土,土面还得想办法放些枯草掩饰,防止哪家放夜的猪将明年的种子拱吃了。一天挖芋头下来,手上沾满了浆液,很黏,总是洗不干净,皮肤不好的还会瘙痒。如果遇到雨天,得连夜把当年吃的赶紧运回家收藏,收藏芋头也有些讲究,如果随便摆放,不长时间芋头就会风干了。所以需得找个背阴的地方用沙子掩埋,用沙子一个原因是芋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另一个原因就是便于取食,想吃的时候,只要用手轻轻扒开就可以,不用借助其他工具。
  吃芋头还是有讲究,棉花芋可以吃芋头娘,也可以吃芋头儿,红芋头主要是吃它开的花,也可以吃它的芋头儿,黑杆芋就只能吃芋头儿了,芋头娘得留下做种。芋头娘、芋头儿是我老家叫法,学名叫母芋,科学说法是: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之母芋。反之,芋头儿就叫芋头仔好了。
  芋头的吃法也很多。据了解,芋头可以做芋头糕、芋头饼、芋头丸子等等。但家乡人吃芋头,一般都比较简单,大致有三四种。一种是烧芋头。就是连皮放到柴火灶里烧,熟了,用棍扒出来,拍拍灰,也来不及等凉,两只手换来换去,手指一拨,芋头皮便轻松褪去。烤芋头的味道,松而腻,粉而糯,是那个饥饿的年月里为数不多的美食。一种是做芋头汤。将挖回来的芋头娘、芋头儿去皮,洗净,切片,直接放在锅里煮着吃,芋头快熟的时候,洗把刚从菜园子里拿回来的青菜苔或者豌豆尖放进去,美味即成。还可以放把酸腌菜,放什么辅材取决于各家的习惯和爱好。在农村,芋头汤是家宴待客的上品,连红白喜事的酒席上都算一道正菜。还有一种是芋头饭。将去皮的芋头娘、芋头儿切片备用,做饭时,垫在锅底。俗称“芋头干锅饭”。干锅饭实际就是米饭。米饭可以是精米,也可以是糙米。芋头垫干饭,在农村是最家常的饭食,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住在城里的人,是不容易吃到的。另一种吃法是,只将芋头儿洗净,不去皮,直接放在锅里煮熟,吃的时候再剥皮。去皮的熟芋儿可以煮吃,也可以炒腌菜或是泡椒,这个是懒人的做法,图个简单、快捷。至于其他的吃法,如做芋头丸子,因为比较麻烦,所以不常做。过年的时候,母亲会把煮熟的芋头按碎加点肉末做成芋头丸子,再用油炸一下,那是我的最爱。现在回想起来,母亲那时看我贪婪咀嚼的动作,满脸一定洋溢着甜蜜笑容。只是我忙于吃,顾不上关注。
  不管哪一种吃法,芋头在家乡一直被视为一种经常吃不到的美食。芋头除了果实可以做成各种美味外,就连芋杆和芋花都好吃。芋秆和芋花去皮后,无论是趁鲜用木瓜炒着吃,还是腌酸后拌着吃,都是一盘世间美味。
  现在,随着茶叶价格的攀升,老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每天都有小商贩去村子里卖菜,想吃什么都能买到,于是种芋头的人家也越来越少,只有二姐因为我的喜好,每年都或多或少种上一些。开始讲究营养的家乡人又爱上了干煸芋头、油炸芋头片、蜜饯芋头……零零总总的芋香总在千回百转的岁月变迁中让不同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我喜欢芋头,喜欢它淡淡的清香和不起眼的质朴,更喜欢轻轻地剥去那层毛糙的表皮,一口一口地品尝它那独特的滋味。那淡淡的芋头含在嘴里,就像在品尝一份宁静,一份心底与自己独享的恬淡。那芋头的香就藏在淡淡的味儿当中,那芋头的甜糯也就含在这淡淡的香味当中,就这样在口中慢慢地融化开来,渐渐地沁入心脾……

返回
2025年07月01日  第885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芋头的味道

刊发时间:2020-12-06 A3版  作者:李廷珍 【字体:大 中 小】

  一到冬天,我总想吃香糯的芋头,也不知是什么道理。或许仅只是觉得冬天的芋头好吃,又或许是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闲暇时,逛逛街,买上几个芋头,上锅一蒸,热腾腾,香喷喷,让人垂涎欲滴,虽然没有当年和小伙伴们田间地头架起树杈,用玉米杆烧的芋头那样令人回味,但也可以安慰安慰肚子里的馋虫。
  老家在勐库坝气山,老屋居半山腰一个稍高的平台,望远处,只见青山叠叠,一垄田,一脉山。山脉与田垄交错,植物与天地交融。那年月,众多的植物中,在自留地里种芋头,是一个传统。乡村的土地,除了种茶种菜,家家户户都要拿出一小块来种芋头。每年正月十五过后,趁农活还未上手,从地里挖出事先埋好的芋头,挑选好芋头种,然后去整地。犁过的地须打成垄。打垄可是辛苦活,几百米长的地,父母用锄头一块块兜起、捣碎。垄要大,那样才能多结芋头。完成这种工作,靠的是父母坚强的毅力和长满老茧的双手。但我想其中更多的因素或许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栽芋头可是要全家齐上阵。父亲刨坑,母亲培土,哥哥掰种子,嫂子装肥,我分种。有时候为了验证父母的叮嘱,有时我偏把芋儿倒着放,看他们日后能不能开出灰黄色的喇叭状的花朵。一家人有说有笑,劳动中充满了很多乐趣。
  芋头的管理是有讲究的。当芋杆长满垄的时候,需要顺着沟底把一根根芋杆扶正从沟底铲土培植,这样做,一方面是可以除去沟底的杂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芋杆生出须根吸收养分影响产量。劳动的间隙,地里顺便摘个黄瓜嚼着,望着被扶正的碧绿的芋在叶风中轻轻摇摆,不得不赞叹劳动改造自然的伟大。
  最令人回味的是收获的季节。看着一堆堆像小山似的芋头,体验着收获的快乐。同时,收获也是艰辛的。砍去剩下的芋叶,刨出芋头扭去须根,再把芋头分类,哪些是留下明年做种的,哪些是当年可以吃的。留下做种的,要在地里挖一个大坑,小心地盖上土,土面还得想办法放些枯草掩饰,防止哪家放夜的猪将明年的种子拱吃了。一天挖芋头下来,手上沾满了浆液,很黏,总是洗不干净,皮肤不好的还会瘙痒。如果遇到雨天,得连夜把当年吃的赶紧运回家收藏,收藏芋头也有些讲究,如果随便摆放,不长时间芋头就会风干了。所以需得找个背阴的地方用沙子掩埋,用沙子一个原因是芋头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另一个原因就是便于取食,想吃的时候,只要用手轻轻扒开就可以,不用借助其他工具。
  吃芋头还是有讲究,棉花芋可以吃芋头娘,也可以吃芋头儿,红芋头主要是吃它开的花,也可以吃它的芋头儿,黑杆芋就只能吃芋头儿了,芋头娘得留下做种。芋头娘、芋头儿是我老家叫法,学名叫母芋,科学说法是: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之母芋。反之,芋头儿就叫芋头仔好了。
  芋头的吃法也很多。据了解,芋头可以做芋头糕、芋头饼、芋头丸子等等。但家乡人吃芋头,一般都比较简单,大致有三四种。一种是烧芋头。就是连皮放到柴火灶里烧,熟了,用棍扒出来,拍拍灰,也来不及等凉,两只手换来换去,手指一拨,芋头皮便轻松褪去。烤芋头的味道,松而腻,粉而糯,是那个饥饿的年月里为数不多的美食。一种是做芋头汤。将挖回来的芋头娘、芋头儿去皮,洗净,切片,直接放在锅里煮着吃,芋头快熟的时候,洗把刚从菜园子里拿回来的青菜苔或者豌豆尖放进去,美味即成。还可以放把酸腌菜,放什么辅材取决于各家的习惯和爱好。在农村,芋头汤是家宴待客的上品,连红白喜事的酒席上都算一道正菜。还有一种是芋头饭。将去皮的芋头娘、芋头儿切片备用,做饭时,垫在锅底。俗称“芋头干锅饭”。干锅饭实际就是米饭。米饭可以是精米,也可以是糙米。芋头垫干饭,在农村是最家常的饭食,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住在城里的人,是不容易吃到的。另一种吃法是,只将芋头儿洗净,不去皮,直接放在锅里煮熟,吃的时候再剥皮。去皮的熟芋儿可以煮吃,也可以炒腌菜或是泡椒,这个是懒人的做法,图个简单、快捷。至于其他的吃法,如做芋头丸子,因为比较麻烦,所以不常做。过年的时候,母亲会把煮熟的芋头按碎加点肉末做成芋头丸子,再用油炸一下,那是我的最爱。现在回想起来,母亲那时看我贪婪咀嚼的动作,满脸一定洋溢着甜蜜笑容。只是我忙于吃,顾不上关注。
  不管哪一种吃法,芋头在家乡一直被视为一种经常吃不到的美食。芋头除了果实可以做成各种美味外,就连芋杆和芋花都好吃。芋秆和芋花去皮后,无论是趁鲜用木瓜炒着吃,还是腌酸后拌着吃,都是一盘世间美味。
  现在,随着茶叶价格的攀升,老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每天都有小商贩去村子里卖菜,想吃什么都能买到,于是种芋头的人家也越来越少,只有二姐因为我的喜好,每年都或多或少种上一些。开始讲究营养的家乡人又爱上了干煸芋头、油炸芋头片、蜜饯芋头……零零总总的芋香总在千回百转的岁月变迁中让不同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味道。我喜欢芋头,喜欢它淡淡的清香和不起眼的质朴,更喜欢轻轻地剥去那层毛糙的表皮,一口一口地品尝它那独特的滋味。那淡淡的芋头含在嘴里,就像在品尝一份宁静,一份心底与自己独享的恬淡。那芋头的香就藏在淡淡的味儿当中,那芋头的甜糯也就含在这淡淡的香味当中,就这样在口中慢慢地融化开来,渐渐地沁入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