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实施“产业兴县”和“质量强县”战略
双江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幸福
本报讯 (通讯员 孔德颀) 今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坚持实施“产业兴县”和“质量强县”战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扎实推动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推行“村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选定双江绿森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龙头企业,与全县6个乡镇合作社合作,建立投资收益、产业扶持、技术培训、解决就业岗位等利益联结机制。指导全县16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75个村(社区)合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7554户贫困户全覆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全县建成产业化基地150万亩以上,人均有产业化基地9亩以上,每个村均有1至2个主导产业,每户贫困户均有1至2个产业增收项目。全县茶产业被列入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名单,并成功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党组织+振兴理事会+N个工作小组”的组织工作体系,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扎实推进“七改三清”行动,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农村逐步实现柴堆、粪堆、草堆变花园、菜园、果园;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取得明显成效,100%搬迁群众完成拆旧复绿工作。双江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村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升,成为云南省首家被授予《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示范单位,全县四乡两镇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已通过省级复核。
坚持“三治融合”,构建基层善治新体系。全覆盖实行“三级网格”治理机制,全县77个村(社区)共建立“三级网格”4421个,把基层治理工作落实到网格上。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的自然村振兴理事会作用,修订完善570余个村规民约,有效推进移风易俗、纠纷矛盾化解等工作。有效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有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法治意识,国家级无毒县、省级平安县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厚培德治沃土,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85个,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并激活农村各项阵地资源,开展普法宣讲1000余场次、受众5万余人次。积极传播新时代科学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疫情防控期间全县暂停办喜事372台,简办丧事55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