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村巾帼助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刊发时间:2021-01-12 A2版  作者:李廷昌 通讯员 周丽娟

开展技能培训 转变经营方式

安石村巾帼助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通讯员 周丽娟) 新年伊始,走进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游客们乘坐着旅游观光车环游村庄,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村党总支书记陈维菊高兴地说:“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通过县妇联手把手地开展乡村振兴技能培训,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大家转变经营方式,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春看花、夏采茶、秋摘果、冬赏民俗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为了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安石村组织‘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主题活动,采取亲子故事会、亲子手工、亲子朗读的方式,激发村民的爱国热情,抒发爱国情怀。”县妇联主席黄慧书介绍,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教育群众遵纪守法,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行为。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累计开展劳动力培训转移、核桃提质增效、有机茶产业培育、电子商务培训6场次1583人。运用以新媒体、宣传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村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宣传普及生活卫生健康保健、家庭环保、绿色消费等科学知识,引领广大妇女从家庭做起、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及时清理围墙院落、清除乱堆乱放,净化绿化美化房屋、庭院和村庄。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屋顶场地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大路外自然村杨国寿家,把茶花种植列入庭院经济重点来发展,从大门入口到院落场地,都能看到类别不同、大小不一、长势喜人的茶花。春节前后,所有茶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既美化了家园,又鼓起了钱袋子,每年实现经济收入10多万元,为全村妇女发展庭院经济树立了榜样。
  动员妇女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引导全村家庭成员消除白色污染,集中清理自家庭院,开展“垃圾不落地、家庭齐参与”“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动手”等环境整治。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载体,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评选推荐,寻找“最美家庭”“最美母亲”“最美儿媳”以及平安家庭等优秀家庭成员评选及推荐活动。“通过亮家风、晒家规、续家谱、严家教、传家训,引领了全村妇女从生活点滴做起,培育了良好家风村风民风。”村民张文慧感慨地说,“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共建共享、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广大家庭落地生根。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激活“滇红第一村”的历史、文化、品牌元素,创建“产业发展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乡土文化特色村”,擦亮“中国滇红第一村”品牌。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景区道路、茶园步道、游乐园、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旅游收入突破600多万元,实现户均创收3000多元。

返回
2025年07月01日  第889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安石村巾帼助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刊发时间:2021-01-12 A2版  作者:李廷昌 通讯员 周丽娟 【字体:大 中 小】

开展技能培训 转变经营方式

安石村巾帼助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李廷昌 通讯员 周丽娟) 新年伊始,走进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游客们乘坐着旅游观光车环游村庄,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村党总支书记陈维菊高兴地说:“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通过县妇联手把手地开展乡村振兴技能培训,村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大家转变经营方式,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春看花、夏采茶、秋摘果、冬赏民俗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为了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安石村组织‘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主题活动,采取亲子故事会、亲子手工、亲子朗读的方式,激发村民的爱国热情,抒发爱国情怀。”县妇联主席黄慧书介绍,指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教育群众遵纪守法,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行为。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累计开展劳动力培训转移、核桃提质增效、有机茶产业培育、电子商务培训6场次1583人。运用以新媒体、宣传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村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宣传普及生活卫生健康保健、家庭环保、绿色消费等科学知识,引领广大妇女从家庭做起、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及时清理围墙院落、清除乱堆乱放,净化绿化美化房屋、庭院和村庄。
  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和屋顶场地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大路外自然村杨国寿家,把茶花种植列入庭院经济重点来发展,从大门入口到院落场地,都能看到类别不同、大小不一、长势喜人的茶花。春节前后,所有茶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既美化了家园,又鼓起了钱袋子,每年实现经济收入10多万元,为全村妇女发展庭院经济树立了榜样。
  动员妇女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泛参与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引导全村家庭成员消除白色污染,集中清理自家庭院,开展“垃圾不落地、家庭齐参与”“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动手”等环境整治。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载体,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评选推荐,寻找“最美家庭”“最美母亲”“最美儿媳”以及平安家庭等优秀家庭成员评选及推荐活动。“通过亮家风、晒家规、续家谱、严家教、传家训,引领了全村妇女从生活点滴做起,培育了良好家风村风民风。”村民张文慧感慨地说,“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共建共享、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广大家庭落地生根。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激活“滇红第一村”的历史、文化、品牌元素,创建“产业发展示范村、乡村旅游重点村、乡土文化特色村”,擦亮“中国滇红第一村”品牌。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景区道路、茶园步道、游乐园、旅游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成功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旅游收入突破600多万元,实现户均创收3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