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组的“美丽蝶变”
畅通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花草、独具特色的墙画,到处弥漫着浪漫气息,给人一种身处城市公园的错觉。这是位于临翔区平村乡平村村的小寨组。
小寨组是个傣族寨子,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小寨村依托惠民政策和干部帮扶,结合丰富的民族文化,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民族文化弘扬。
“出了水泥地,就是庄稼地”。这句既现实又诙谐的话语出自小寨组村民李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经历了家里的土坯房变为“小洋楼”,脚下的泥巴路铺上了“沙泥土”,出行的骡子马演化为“小汽车”等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巨大转变。
沿着干净、栽有果树的柏油路深入寨子中心,阵阵清香的高粱酒味让人忍不住嗅着味道寻去。小甄酒是平村乡人民群众采用玉米等农作物,利用独特的酿造方式加工制成的酒,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提供高粱种苗、技术,还统一收购,大伙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了,没曾想,效果比预期的好,不但能卖钱,还能用来酿酒,清香醇厚、绵甜爽口的高粱酒,寒冬腊月,尝上一口,心里暖乎乎的。”村民李跃荣高兴地说。
高粱种植是平村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为扩宽增收路子,小寨组群众采取甘蔗覆膜提质、改良肉牛养殖技术、优化传统产业种植等方式,一步一脚印踏实“致富路”。如今,小寨组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