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奋进向上的精神力量

——2020年临沧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刊发时间:2021-02-09 A1版  作者: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和“魂”,一年来,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这条主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宣传思想战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为临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凝聚赶超跨越共识
  2020年6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布朗山寨举行,我市组织专家为农村少数民族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贴合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布朗族群众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有党中央、总书记的关心,我们倍感振奋!我们一定听党话跟党走,让乡亲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公弄村群众俸傣忠坚定地说道。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习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精神境界的高度、贯彻落实的力度。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读书会8期,组织县级以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88场次、读书会700多场次。征订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60000余册。
  注重理论宣讲的实效,将“普通话”变成“地方话”“民族话”,让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全面准确、又可亲易懂。运用佤山宣讲团、火塘少数民族语宣讲小分队、农民讲习所、佤山青年宣讲团等多种载体,开展各类宣讲2400多场次。
  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相关稿件600余篇。组织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形成《党的光辉照边疆 佤乡人民齐心奔小康》《茶旅融合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调研报告34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深入临沧开展主题采访调研。
  壮大主流舆论  聚力打赢“两场战役”
  2020年是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两大任务,全市宣传思想战线紧扣战“疫”、战贫开展宣传工作,用实际行动深入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年初,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村民闭关在家,不串门不聚会,但在临沧流行一种“云聚会”,村组微信群里宣传防控知识的快板、相声、民歌等小视频实时刷新,很是热闹。为保证疫情动态、疫情防控知识第一时间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发动建立纵向覆盖到自然村组的微信群9550个,覆盖群众29.8万户。微信群不仅仅是上传下达、沟通信息的渠道,更成了全市人民联络感情、凝聚力量的重要纽带。
  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宣传,生动展现临沧各族儿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全市各媒体开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等专栏20余个,刊播稿件13.03万条,点击量11664.4万+,唱响了决战决胜最强音。以“伟大创举·边疆巨变”为主题,建成临沧脱贫攻坚纪实馆,运用新媒体手段记录和展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编印《临沧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风采录(2019)》。脱贫攻坚主题歌曲《火塘边》获云南省群众文艺作品大赛音乐类二等奖,扶贫题材电影《边塞》获国家电影局备案,拍摄全省首部脱贫攻坚微电视剧《临沧温度》。建成网上村史室634个。开发推出“我与脱贫”网络留言互动微信平台,点击量达568382次。在昆明召开脱贫攻坚临沧专场新闻发布会。
  持续推进全市32个重大项目宣传,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开展“大临铁路”“墨临高速”通车宣传,充分展示了“临沧速度”“临沧精彩”,相关稿件在国内主流媒体和南亚东南亚及北美部分国家播出。
  积极营造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良好舆论氛围,媒体刊播相关稿件746篇次、公益广告549条次,设置媒体光荣榜、曝光台。开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五大行动”,组建志愿服务队1040支。

  高扬新风正气  厚植“德育沃土”
  敬业奉献模范临沧市援鄂医疗队(集体)、黄丕忠、杨开银,孝老爱亲模范铁正红,助人为乐模范熊新秀、朱爱萍、杨学志、刘志秀,见义勇为模范郑跃洪,诚实守信模范卫秀兰,感动临沧2020年度人物,让我们再一次收获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他们承载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他们都以平凡的故事,传递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与生命真谛。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先进典型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厚植文明沃土,精神文明建设滋养向上向善向美。广泛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行”主题活动,1人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评选发布“感动临沧2020年度人物”(临沧道德模范)10人,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7人入选2020年度“云南好人”,2个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案例入选全省创新案例汇编。
  耿马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临翔、沧源被列入省级试点,县、乡两级文明实践中心(所)实现全覆盖。
  记录时代足音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百里长湖、大河雪山、云海奇观,原始部落、沧源崖画、鲁史古镇……2020年,“寻找临沧最美丽村庄”短视频作品征集、展播,进一步激发了人们探秘临沧、品味临沧、寻美临沧的热情,“边境、佤山、古茶、康养”等临沧独特的元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000多个“最美丽村庄”视频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临沧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和宜居宜游的生态之美,也再现了临沧各族人民在繁衍生息中所形成的独特生产美、生活美、民风美。
  文化的力量,催人奋进。一年来,我市立足民族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创作推出一批以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为主题的文艺精品。组织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歌曲和“美丽临沧”摄影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征集主题歌曲99首、摄影作品300余幅。电视剧《都是一家人》荣获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提名作品,微电影《一芽三叶》荣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公益作品”,《迁徙之辞》等4件作品获第八届云南文学艺术奖。新闻出版业有序发展,版权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临沧融媒体新闻社被命名为全省版权示范单位和版权服务工作站。民族语影视译制和放映工作稳步推进。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期间,聘请10名影视明星担任临沧美丽乡村首批“名誉村长”。
  发力新媒体  临沧品牌更加响亮
  综合运用媒体合作、主题采访、文化交流、节庆会展等手段,宣传临沧“好山”“好水”“好气候”,展示临沧美丽形象,着力讲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临沧故事。《人民日报》刊发临沧稿件15篇,中央电视台播出临沧稿件30篇。
  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临沧形象宣传。召开临沧市运用新媒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座谈会,一大批新媒体产品被网民接受、喜爱、转发,临沧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召开“世界佤乡·大美临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等新闻发布会9场次,组织媒体专题采访8场次,“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乡村旅游品牌更加响亮。连续5年举办新浪知名微博博主“V影响力临沧行”考察体验活动,话题总阅读量4亿+。“我最喜爱的一句习言习语”网络留言活动获云南新闻奖媒体融合创意互动一等奖和中国城市党报媒体融合奖二等奖。
  借助外力宣传推介大美临沧,与上海市崇明区、昆明市等建立区域宣传合作机制,开展稿件互换和重大主题联合宣传,推出“我们的临沧”“我们的崇明”等有温度、有情感的专栏。持续在缅甸《金凤凰》中文报、云南日报、人民网云南频道推出“大美临沧”专版、专题网页。
  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临翔区、镇康融媒体中心在省级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
  2021年的大幕刚刚拉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顽强奋斗,为临沧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返回
2025年07月01日  第891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凝聚奋进向上的精神力量

——2020年临沧宣传思想工作综述

刊发时间:2021-02-09 A1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和“魂”,一年来,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这条主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宣传思想战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为临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凝聚赶超跨越共识
  2020年6月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公弄村布朗山寨举行,我市组织专家为农村少数民族群众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贴合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布朗族群众听得津津有味,现场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欢笑声。“有党中央、总书记的关心,我们倍感振奋!我们一定听党话跟党走,让乡亲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公弄村群众俸傣忠坚定地说道。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习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精神境界的高度、贯彻落实的力度。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战线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服务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读书会8期,组织县级以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88场次、读书会700多场次。征订发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60000余册。
  注重理论宣讲的实效,将“普通话”变成“地方话”“民族话”,让宣讲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全面准确、又可亲易懂。运用佤山宣讲团、火塘少数民族语宣讲小分队、农民讲习所、佤山青年宣讲团等多种载体,开展各类宣讲2400多场次。
  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相关稿件600余篇。组织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形成《党的光辉照边疆 佤乡人民齐心奔小康》《茶旅融合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等调研报告34篇,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深入临沧开展主题采访调研。
  壮大主流舆论  聚力打赢“两场战役”
  2020年是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两大任务,全市宣传思想战线紧扣战“疫”、战贫开展宣传工作,用实际行动深入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年初,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村民闭关在家,不串门不聚会,但在临沧流行一种“云聚会”,村组微信群里宣传防控知识的快板、相声、民歌等小视频实时刷新,很是热闹。为保证疫情动态、疫情防控知识第一时间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发动建立纵向覆盖到自然村组的微信群9550个,覆盖群众29.8万户。微信群不仅仅是上传下达、沟通信息的渠道,更成了全市人民联络感情、凝聚力量的重要纽带。
  持续开展脱贫攻坚宣传,生动展现临沧各族儿女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全市各媒体开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等专栏20余个,刊播稿件13.03万条,点击量11664.4万+,唱响了决战决胜最强音。以“伟大创举·边疆巨变”为主题,建成临沧脱贫攻坚纪实馆,运用新媒体手段记录和展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历程。编印《临沧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风采录(2019)》。脱贫攻坚主题歌曲《火塘边》获云南省群众文艺作品大赛音乐类二等奖,扶贫题材电影《边塞》获国家电影局备案,拍摄全省首部脱贫攻坚微电视剧《临沧温度》。建成网上村史室634个。开发推出“我与脱贫”网络留言互动微信平台,点击量达568382次。在昆明召开脱贫攻坚临沧专场新闻发布会。
  持续推进全市32个重大项目宣传,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开展“大临铁路”“墨临高速”通车宣传,充分展示了“临沧速度”“临沧精彩”,相关稿件在国内主流媒体和南亚东南亚及北美部分国家播出。
  积极营造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良好舆论氛围,媒体刊播相关稿件746篇次、公益广告549条次,设置媒体光荣榜、曝光台。开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五大行动”,组建志愿服务队1040支。

  高扬新风正气  厚植“德育沃土”
  敬业奉献模范临沧市援鄂医疗队(集体)、黄丕忠、杨开银,孝老爱亲模范铁正红,助人为乐模范熊新秀、朱爱萍、杨学志、刘志秀,见义勇为模范郑跃洪,诚实守信模范卫秀兰,感动临沧2020年度人物,让我们再一次收获心灵深处的那份感动。他们承载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他们都以平凡的故事,传递着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与生命真谛。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先进典型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厚植文明沃土,精神文明建设滋养向上向善向美。广泛开展“助力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先行”主题活动,1人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评选发布“感动临沧2020年度人物”(临沧道德模范)10人,1人入选“中国好人榜”,7人入选2020年度“云南好人”,2个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案例入选全省创新案例汇编。
  耿马被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临翔、沧源被列入省级试点,县、乡两级文明实践中心(所)实现全覆盖。
  记录时代足音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百里长湖、大河雪山、云海奇观,原始部落、沧源崖画、鲁史古镇……2020年,“寻找临沧最美丽村庄”短视频作品征集、展播,进一步激发了人们探秘临沧、品味临沧、寻美临沧的热情,“边境、佤山、古茶、康养”等临沧独特的元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000多个“最美丽村庄”视频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临沧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和宜居宜游的生态之美,也再现了临沧各族人民在繁衍生息中所形成的独特生产美、生活美、民风美。
  文化的力量,催人奋进。一年来,我市立足民族文化资源,统筹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创作推出一批以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为主题的文艺精品。组织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歌曲和“美丽临沧”摄影作品创作征集活动,征集主题歌曲99首、摄影作品300余幅。电视剧《都是一家人》荣获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提名作品,微电影《一芽三叶》荣获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最佳公益作品”,《迁徙之辞》等4件作品获第八届云南文学艺术奖。新闻出版业有序发展,版权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临沧融媒体新闻社被命名为全省版权示范单位和版权服务工作站。民族语影视译制和放映工作稳步推进。第八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期间,聘请10名影视明星担任临沧美丽乡村首批“名誉村长”。
  发力新媒体  临沧品牌更加响亮
  综合运用媒体合作、主题采访、文化交流、节庆会展等手段,宣传临沧“好山”“好水”“好气候”,展示临沧美丽形象,着力讲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临沧故事。《人民日报》刊发临沧稿件15篇,中央电视台播出临沧稿件30篇。
  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临沧形象宣传。召开临沧市运用新媒体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座谈会,一大批新媒体产品被网民接受、喜爱、转发,临沧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召开“世界佤乡·大美临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等新闻发布会9场次,组织媒体专题采访8场次,“大美临沧、美在乡间;花开四季、香飘八方”乡村旅游品牌更加响亮。连续5年举办新浪知名微博博主“V影响力临沧行”考察体验活动,话题总阅读量4亿+。“我最喜爱的一句习言习语”网络留言活动获云南新闻奖媒体融合创意互动一等奖和中国城市党报媒体融合奖二等奖。
  借助外力宣传推介大美临沧,与上海市崇明区、昆明市等建立区域宣传合作机制,开展稿件互换和重大主题联合宣传,推出“我们的临沧”“我们的崇明”等有温度、有情感的专栏。持续在缅甸《金凤凰》中文报、云南日报、人民网云南频道推出“大美临沧”专版、专题网页。
  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临翔区、镇康融媒体中心在省级验收中获得优秀等次。
  2021年的大幕刚刚拉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顽强奋斗,为临沧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思想保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