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村官” 护航贫困村脱贫致富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建国
脚下沾染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情感。
扑下身子、苦干实干……通过脱贫攻坚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发挥法治保驾护航脱贫攻坚实效,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勐捧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张建国用真情实意使贫貌换新颜、苦脸变欢颜。
2017年以来,张建国在辖区共发动468户农户种烟,增收514万元;扩大甘蔗种植面积453亩,增收603万元;扶持10余户村民饲养并出售生猪3790头……
2020年底,镇康县勐捧镇7个贫困村成功实现脱贫目标。如今的勐捧镇,和谐稳定,百姓一门心思谋发展,精气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低迷寂静的山寨“活”了起来,一眼望去处处充斥着积极上进的勃勃生机。
勐捧镇地处中缅边境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抵边村寨社会矛盾和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突出。
为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张建国不停地想办法、动脑筋,定期召开辖区治安状况通报会、经常深入辖区排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瞄准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把禁毒、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和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通过让涉毒贫困人员脱毒脱贫,让警民携手维护边境安宁,让辖区社会治理更加精细。
“去年进了一台杀青机,还进了一台揉茶机,花了大概十万元左右。” 勐捧镇包包寨村村民杨国文正在跟张建国讲述自家茶厂建设情况。
“几年前,我还是一个沾染了‘毒'’赌‘的人,在张副所长的再三劝说下,我走出了’深渊‘,如今茶厂年均纯收入大概在20余万元,猪场年均纯收入也在40余万元。”说起自己的经历,杨国文毫不回避,眼神中充满了对张建国的感激之情。
自己富起来了,杨国文还带领群众一起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创收。他把茶园交给部分村民管理,并招收部分群众到自己的茶厂打工,单工时费支出每年都在10余万元。
“长期以来,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守护国门是我们的主责主业,但只有从内心深处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工作中俯下身子,更认真、更具体地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情。”张建国说,未来征程中,我们将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同乡村振兴、边境维稳、强边固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老百姓从思想上主动走到致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