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培根铸魂社科担当 投身乡村振兴临沧计划
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近一段时间以来,通过认真仔细学习,中央、省和临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说明,“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抗疫表彰大会”精神,初步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指导意义,联系我市各族人民,特别是6个直过民族一步跨越千年的建设发展成果,同时结合最近几年来社会科研工作实践,树立了工作信心和目标。综合起来一句话,一名社科工作者,就要用更多更好的社科成果“践行培根铸魂社科担当,投身乡村振兴临沧计划”,坚持以这一专题为导向,不断创新社科调研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努力使调研成果为党委政府提供正确有效的参考建议服务的同时,搭建社科事业新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科事业的引领作用和实践价值。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一个永久性的社科主打课题,是狠抓“十四五”规划落实,推进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临沧,启发调动临沧持久民族内生动力的重要保证和首要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中有一个社科选题就是,临沧有23种民族,11个世居少数民族,在29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面对世界百年之大变局,面对“边疆、民族、山区、贫困”的状态,如何与全省全国同步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将紧紧抓住临沧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秉持和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深入调研,讲好临沧民族团结的故事,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二、聚焦主战场,开创社科新格局
在学习中认真回顾,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到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说明,从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到中央农村工作、经济工作会议,高屋建瓴的宣扬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伟大的抗疫抗洪精神、伟大的劳动精神等一系列翔实生动的中国智慧和精神,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科工作指明方向,也提出了责任义务和内容。这对于全国各行业,各项事业从“十四五”开始,树立新发展理念,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衔接乡村振兴有着十分现实和关键的引领作用。“十四五”就是要在社科活动中,探索研究新时代的临沧精神,把课题的选择和调研的方向聚焦临沧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让调研的成果转化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正能量的思想文化形象,助力临沧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十四五”,推进“乡村振兴”中可学习借鉴推广、可示范复制的临沧智慧和经验。
三、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的社科阵地
如果说调查研究党的政治思想,文化方向路线和国家治理的方针政策原则,与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关系,分析发现矛盾和问题,向党委政府提出参考建议方案是社科桥梁和纽带功能作用的话,我们更应该成为培基铸魂的社科阵地。在各个领域深化改革、发展创新的大势下,就是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科工作者和实践者,特别是在常态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实践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社科调研成果体现出宣传引导的时代价值和作用,让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社科事业、敬重社科事业、支持社科事业。
四、增强团队精神,维护和提升社科能力和水平
学习理解中国“抗疫”“抗洪”“决战脱贫攻坚”等伟大精神的过程中,已经深刻地体会到,在各种斗争考验面前,令当今世界敬畏的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全民族团结起来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循和维护的优良作风和精神。作为一名社科战线的老同志,率先培养和保持团队一致、团结和谐、团结办事的姿态,在社科联领导的团结带领下,共同建设一支讲政治、讲团结、品质好、作风实的市级社科队伍。通过对临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方位的学习调研和实践探讨,通过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帮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