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临沧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
肉牛产业是临沧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养殖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临沧充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肉牛产业的发展。但从发展的现状来看,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优质饲料供给保障能力不足、屠宰加工冷链物流滞后、动物疫病风险高等问题,是制约临沧肉牛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临沧肉牛产业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临沧发展肉牛产业优势
(一)临沧饲草资源优势突出。临沧年产蔗梢(叶)150万吨左右,其他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300万吨,种植玉米200余万亩,农业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大。全市有专业化青贮饲料加工企业8个,年加工农作物秸秆青贮饲料化销往市外达50万吨,农业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临沧肉牛养殖创造了条件。
(二)临沧肉牛养殖基础好。近年来,临沧依靠国家、省肉牛产业发展政策,通过草原奖补政策、粮改饲、优质牧草推广和农业附产物综合开发利用等综合措施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建成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殖场328个,建成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4个。耿马新大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七彩田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沧源滇源牛壮牧业和创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千头肉牛养殖场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科技”的模式助推了全市肉牛产业发展。
(三)肉牛良种推广有基础。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市建成87个肉牛冻精改良站点。2019年肉牛冻精改良3.52万头、受胎2.99万头,受胎率达85%以上。通过肉牛冻精改良技术的推广,养殖户增收效果明显,农户每出售一头1.5岁杂交肉牛比本地牛增加收入1至1.2万元。
(四)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市、县、乡共有513名畜牧兽医专技人员,行政村有1013名村级防疫员,有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兽药经营企业116户、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18户、市县8个兽医实验室通过省级考核,为加快临沧肉牛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肉牛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好。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持续推动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牛羊养殖等政策措施。2020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支持发展肉牛生产奖励、优质育龄母牛扩群增量奖补、全株青贮玉米推广应用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养殖用地保障等政策措施。
二、工作建议
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构建临沧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为目标,以“种养结合、畜草配套、草畜平衡”为发展方向,优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适度规模、良种繁育、饲料保障、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等支撑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实施肉牛“百千万”工程。坚持企业引领、合作组织搭台、农户参与,重点培育一批万头乡、千头村、百头户,扶持一批万头、千头、百头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带动农户发展养牛,做优肉牛产业。配套布局一批饲料加工、有机肥加工项目,推进种养结合、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粪污资源化利用。
(二)实施肉牛良种繁育工程。坚持引进推广与自主培育相结合、政策支持与企业投资相结合,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牛供给能力。落实云南省“支持优质育龄母牛扩群增量”补贴政策,对肉牛养殖企业引进优质育龄母牛的,按照政策给予一次性奖补。
(三)加快饲草料体系建设。调整种植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导养殖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订单”形式推广全株青贮玉米、黑麦草、皇竹草等种植和收贮加工。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肉牛全混合日粮饲料加工厂,推进养殖基地优质饲草料稳定供给。
(四)推进屠宰加工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市肉牛集中屠宰点的布局规划及建设,派驻官方兽医,规范肉牛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支持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副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建设。强化市场肉品经营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市场索证、明示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制度,依法查处不合格肉牛产品上市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屠宰病死牛、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各类违法行为。
(五)构建新型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应用资金、技术、市场拓展等优势,推进良种繁育、饲料、屠宰加工;支持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升组织化程度,以“订单”形式带动农户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及就近收贮加工;支持农户发展适度规模肉牛养殖。
(六)加强肉牛养殖项目要素保障。加强肉牛养殖场项目选址、立项、用地、用水、用电、环保、金融担保及肉牛保险等要素保障服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养殖场选址距离的规定,简化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批程序。
(七)加大肉牛产业政策支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重点扶持肉牛规模养殖厩舍建设(改造)、母牛规模养殖、肉牛保险补贴、品种改良站点建设、青贮全株玉米和农户贷款贴息等关键环节。探索设立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其他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配资扩大基金规模,专项投资临沧市肉牛产业发展。
(八)提升动物防疫能力建设。加强肉牛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县两级兽医实验室技术支撑保障,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疫苗冷链体系和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强化基层防疫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