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发挥好妇女在边疆基层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

刊发时间:2021-05-31 A3版  作者:李泽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妇联作为我国覆盖人群最广的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需要,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党有号召,妇联有行动”,在参与基层治理中积极发挥独特的政治、组织和工作优势。结合在沧源工作时了解的情况及深入到点地再调研,对沧源妇联组织及广大妇女在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本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现状分析
  脱贫攻坚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的扶持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增收渠道越来越多,物质层面不断充盈,但社会治理成了农村的一大课题。妇联组织积极作为,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为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治理路径的探索、治理工作的落地等,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一)妇联组织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妇联组织转变理念,深化对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重要性的认识。一大批女村干部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挑重担,为乡村治理积极努力。各级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尽责担当,主动调研社情民意,积极提交提案议案,以女性的独特视角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尽展巾帼风采。在党组织领导下,基层妇联组织利用“妇女之家”开展妇女议事活动,进一步促进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建设、严正家教、弘扬优良家风中的牵头作用,通过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家庭守责、担责和尽责意识,涵育良好社会风气;改善家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达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将家庭自治建立在法治和德治的基础之上,减轻基层社会治理的压力,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二)广大妇女积极当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女主角。履行“管家婆”职责,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在家庭,而家庭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女性的责任担当。广大妇女为家庭致富贡献力量,外出务工、发展生产样样参与,养猪养鸡、种菜种花,微菜园、微花园随处可见。在乡村旅游中,发挥好妇女在服务行业中的优势,一大批农家乐异军突起,传承优良家风,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管好丈夫,日子过好了,家庭和谐了。展现巾帼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引导广大妇女群众自制口罩、捐款捐物,筑牢疫情防控家庭防线。当好农村环境卫士,村村寨寨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农村环境越来越好。糯良乡贺岭村妇联在党组织领导下,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带领全村养花种菜打扫卫生,将该村打造成边境线上靓丽的风景线,并成立了织锦合作社,传承佤族文化,疫情期间主动组织社员义务做口罩,缓解了物资紧缺的难题。
  (三)创新载体增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妇女成为对社会更有责任、对家庭更有贡献的新时代女性。通过积分制管理,增强妇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妇女法治观念为切入点,县、乡、村妇联组织动员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巾帼力量”成为维护家庭与社会和谐的“稳定剂”。
  二、存在问题
  虽然妇女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农村女性参政少,妇女参政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支持系统依旧脆弱。妇女的思想、观点以及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二是农村中老年妇女文化水平偏低,在家庭中理财管家、教育子女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三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主动参与议事、集体活动的意识不强,缺乏闯、拼精神,少数妇女没有体现女性的自我价值;四是妇联组织引导动员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抓手不够,妇联改革后的活力还不足,经费筹措难,由于缺少专项经费无法正常开展。
  三、相关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在家庭,而家庭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女性的力量。因此,在抓好基层治理工作中,要调动广大妇女积极作为,充分展现半边天的作用。
  (一)坚持党建引领妇建。党的基层组织是抓实社会治理的火车头,要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带动妇建工作提升,推动“社会治理,巾帼行动”,以党员示范引领带动妇女发力。建议以此次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将广大优秀农村妇女选进“两委”班子,尽量做到每个村有任实职的女性干部,带领广大妇女发挥好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作用。要深化基层妇联改革,为基层执委发挥作用提供好平台。建议通过与卫计等部门协商,让有能力的村妇联组织负责人兼任计生宣传员、护林员、卫生保洁员等,在促进发挥作用的同时增加其收入和工作积极主动性。
  (二)唤醒广大妇女主体意识。社会治理,组织是引领,“人”是关键。要让妇女认识到其在家庭中的主体作用,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80%取决于女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加大对妇女的引导,引领广大妇女群众深刻理解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以“培育健康婚育观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健康婚育观的教育和宣讲,要教育妇女带头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弘扬好传统、好习惯,帮助农民成为新农民、新市民,争取让每一个妇女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妇联组织要当好组织者和娘家人,在带领妇联组织深刻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的同时,着力在为妇女儿童办实事、提升妇女干部素质等方面着力。要引导妇女积极投身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等工作中。以“美丽乡村·女子学堂”为有效载体和阵地,开办织锦班、刺绣班,不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与旅游合作社合作,将农家绣品、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增加收入。通过与合作社、协会、扶贫车间等合作,提高妇女劳动技能,举办家政班、厨艺班等,发挥好妇女在乡村旅游中的优势作用,使妇女群众的创业本领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妇女群众在社会治理中贡献力量。

返回
2025年07月01日  第902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党建引领 发挥好妇女在边疆基层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

刊发时间:2021-05-31 A3版  作者:李泽艳 【字体:大 中 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妇联作为我国覆盖人群最广的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需要,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党有号召,妇联有行动”,在参与基层治理中积极发挥独特的政治、组织和工作优势。结合在沧源工作时了解的情况及深入到点地再调研,对沧源妇联组织及广大妇女在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本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现状分析
  脱贫攻坚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的扶持使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群众增收渠道越来越多,物质层面不断充盈,但社会治理成了农村的一大课题。妇联组织积极作为,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为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治理路径的探索、治理工作的落地等,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一)妇联组织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妇联组织转变理念,深化对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重要性的认识。一大批女村干部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认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挑重担,为乡村治理积极努力。各级女人大代表、女政协委员尽责担当,主动调研社情民意,积极提交提案议案,以女性的独特视角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尽展巾帼风采。在党组织领导下,基层妇联组织利用“妇女之家”开展妇女议事活动,进一步促进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家庭建设、严正家教、弘扬优良家风中的牵头作用,通过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家庭守责、担责和尽责意识,涵育良好社会风气;改善家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达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将家庭自治建立在法治和德治的基础之上,减轻基层社会治理的压力,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
  (二)广大妇女积极当好基层社会治理的女主角。履行“管家婆”职责,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在家庭,而家庭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女性的责任担当。广大妇女为家庭致富贡献力量,外出务工、发展生产样样参与,养猪养鸡、种菜种花,微菜园、微花园随处可见。在乡村旅游中,发挥好妇女在服务行业中的优势,一大批农家乐异军突起,传承优良家风,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管好丈夫,日子过好了,家庭和谐了。展现巾帼本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坚守岗位、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引导广大妇女群众自制口罩、捐款捐物,筑牢疫情防控家庭防线。当好农村环境卫士,村村寨寨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农村环境越来越好。糯良乡贺岭村妇联在党组织领导下,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带领全村养花种菜打扫卫生,将该村打造成边境线上靓丽的风景线,并成立了织锦合作社,传承佤族文化,疫情期间主动组织社员义务做口罩,缓解了物资紧缺的难题。
  (三)创新载体增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引导妇女成为对社会更有责任、对家庭更有贡献的新时代女性。通过积分制管理,增强妇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村妇女法治观念为切入点,县、乡、村妇联组织动员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巾帼力量”成为维护家庭与社会和谐的“稳定剂”。
  二、存在问题
  虽然妇女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农村女性参政少,妇女参政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支持系统依旧脆弱。妇女的思想、观点以及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二是农村中老年妇女文化水平偏低,在家庭中理财管家、教育子女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三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主动参与议事、集体活动的意识不强,缺乏闯、拼精神,少数妇女没有体现女性的自我价值;四是妇联组织引导动员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抓手不够,妇联改革后的活力还不足,经费筹措难,由于缺少专项经费无法正常开展。
  三、相关建议
  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在家庭,而家庭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女性的力量。因此,在抓好基层治理工作中,要调动广大妇女积极作为,充分展现半边天的作用。
  (一)坚持党建引领妇建。党的基层组织是抓实社会治理的火车头,要坚持党建引领,以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带动妇建工作提升,推动“社会治理,巾帼行动”,以党员示范引领带动妇女发力。建议以此次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将广大优秀农村妇女选进“两委”班子,尽量做到每个村有任实职的女性干部,带领广大妇女发挥好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作用。要深化基层妇联改革,为基层执委发挥作用提供好平台。建议通过与卫计等部门协商,让有能力的村妇联组织负责人兼任计生宣传员、护林员、卫生保洁员等,在促进发挥作用的同时增加其收入和工作积极主动性。
  (二)唤醒广大妇女主体意识。社会治理,组织是引领,“人”是关键。要让妇女认识到其在家庭中的主体作用,一个家庭的幸福和谐80%取决于女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加大对妇女的引导,引领广大妇女群众深刻理解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以“培育健康婚育观专项行动”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健康婚育观的教育和宣讲,要教育妇女带头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弘扬好传统、好习惯,帮助农民成为新农民、新市民,争取让每一个妇女都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搭建平台。妇联组织要当好组织者和娘家人,在带领妇联组织深刻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的同时,着力在为妇女儿童办实事、提升妇女干部素质等方面着力。要引导妇女积极投身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等工作中。以“美丽乡村·女子学堂”为有效载体和阵地,开办织锦班、刺绣班,不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与旅游合作社合作,将农家绣品、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增加收入。通过与合作社、协会、扶贫车间等合作,提高妇女劳动技能,举办家政班、厨艺班等,发挥好妇女在乡村旅游中的优势作用,使妇女群众的创业本领不断增强,进一步推动妇女群众在社会治理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