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边疆安宁的末代头人

刊发时间:2021-06-08 A3版  作者:

红色故事

维护边疆安宁的末代头人

  保洪忠出生于爱国世家,其父亲是组织群众抗英保土的著名佤族爱国人士保卫国。20世纪50年代末,他曾和父亲两次到缅甸参加谈判,坚决维护国土完整,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目睹父亲抵抗英国侵略者、坚守领土寸土不让的事迹,保洪忠从小就有了强烈的爱国热忱。他牢记父亲临终前“我们世世代代都是中国人,只有靠中国才有出路”的叮嘱,在抵制种种诱惑,矢志维护祖国统一的路上坚守终生。
  1960年,中缅两国划定了中缅边界。然而,敌对势力一直妄图分裂班老等中国佤族地区,他们通过煽动、引诱等手段,企图把班老地区的头人、群众拉拢到境外,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未间断。保洪忠刚接任班老头人时,敌对势力便加紧了对班老群众的引诱和拉扰,多次遭到保洪忠严词拒绝。
  20世纪80年代中期,境外部分佤族组织了“佤联军”,还制定了建立“佤族联合共和国”的纲领,许多头人、包括其在境外的堂弟多次到班老请他参加佤族共和国,保洪忠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他说:“我是中国人,根在中国。”
  即使到了“文革”特殊时期,虽然保洪忠及家属受到了孤立和错误批斗,境外分裂势力纷纷来劝说他离开班老,许诺让他做官,但保洪忠丝毫没有动摇,主动接受劳动改造,做着队里打扫牛厩等最脏、最累的活。他始终没有动摇对共产党的依赖和社会主义信念。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担任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关注地方发展。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保洪忠亲自和水利部门的技术员爬山砍刺寻找水源,通过提案的形式逐步向各级政府要求,还亲自去北京争取资金。在国家的扶持下,自来水引到了寨里。
  此前,班老新区没有学校,保洪忠积极发动群众建盖校舍,校舍建起来又发动本村群众送子女上学。
  回顾保洪忠的一生,他号召佤族群众坚定不移地爱祖国跟党走,积极组织群众发展生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地方各项建设,在竭力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同时,努力促进了边疆的繁荣和进步。

返回
2025年07月05日  第903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维护边疆安宁的末代头人

刊发时间:2021-06-08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红色故事

维护边疆安宁的末代头人

  保洪忠出生于爱国世家,其父亲是组织群众抗英保土的著名佤族爱国人士保卫国。20世纪50年代末,他曾和父亲两次到缅甸参加谈判,坚决维护国土完整,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目睹父亲抵抗英国侵略者、坚守领土寸土不让的事迹,保洪忠从小就有了强烈的爱国热忱。他牢记父亲临终前“我们世世代代都是中国人,只有靠中国才有出路”的叮嘱,在抵制种种诱惑,矢志维护祖国统一的路上坚守终生。
  1960年,中缅两国划定了中缅边界。然而,敌对势力一直妄图分裂班老等中国佤族地区,他们通过煽动、引诱等手段,企图把班老地区的头人、群众拉拢到境外,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未间断。保洪忠刚接任班老头人时,敌对势力便加紧了对班老群众的引诱和拉扰,多次遭到保洪忠严词拒绝。
  20世纪80年代中期,境外部分佤族组织了“佤联军”,还制定了建立“佤族联合共和国”的纲领,许多头人、包括其在境外的堂弟多次到班老请他参加佤族共和国,保洪忠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他说:“我是中国人,根在中国。”
  即使到了“文革”特殊时期,虽然保洪忠及家属受到了孤立和错误批斗,境外分裂势力纷纷来劝说他离开班老,许诺让他做官,但保洪忠丝毫没有动摇,主动接受劳动改造,做着队里打扫牛厩等最脏、最累的活。他始终没有动摇对共产党的依赖和社会主义信念。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他担任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积极反映社情民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关注地方发展。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保洪忠亲自和水利部门的技术员爬山砍刺寻找水源,通过提案的形式逐步向各级政府要求,还亲自去北京争取资金。在国家的扶持下,自来水引到了寨里。
  此前,班老新区没有学校,保洪忠积极发动群众建盖校舍,校舍建起来又发动本村群众送子女上学。
  回顾保洪忠的一生,他号召佤族群众坚定不移地爱祖国跟党走,积极组织群众发展生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地方各项建设,在竭力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的同时,努力促进了边疆的繁荣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