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本人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完善城镇规划提升宜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抓实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吸纳就业、聚集人口、公共服务、生态建设、管理体制等取得新进展,建立特色产业集聚地,有序推进城镇规范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发展,产城双向支撑,高度互动融合。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乡村环境卫生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各族人民创造一个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好家园。
二要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动力。聚焦如何保障“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坚持巩固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良种良法。坚持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发新兴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巩固提升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打好“组合拳”,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推动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坚持“堵”与“疏”相结合,培育做大支撑稳定脱贫的主导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对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完善优化规划编制,抓好脱贫攻坚路线图、村级施工图的落地落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田利用率,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扶贫路、合作医疗、网络通信等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抓好意识形态建设。扩大环境整治范围,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各村、组照明、绿化、庭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生态型美丽村庄,努力打造一批绿色生态旅游特色村。
四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生态崛起。认真做好荒山造林、植树造林活动,重点抓好沿路、沿河、村寨生态绿化,扎实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滥伐林木和保护野生动物专项整治行动。重视有机无公害农作物生产,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抓好水源、水库、河道、土壤等领域污染防治工作。扎实开展“两违”整治攻坚行动,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违法建筑,确保“两违”存量整治整改到位。
五要做好民生保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作,加快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加强落实三孩政策工作。落实两保政策,抓好城乡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缴费工作,高度重视边缘户、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加强救灾、救济和大病救助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农民群众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做好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培训工作。做好“五小水利”工程规划,争取缓解产业灌溉、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挖掘、发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坚持多元化民族文化发展之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六要强化法治思维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大社会矛盾调处,力争把问题处理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夺取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和第四轮禁毒人民战争新胜利。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是对《民法典》内容的学习宣传,促进全民学法知法守法遵法用法,引导公民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提高社会整体法律水平。
总而言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农情,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走,才能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