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媒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刊发时间:2021-08-23 A3版  作者:王朝宇

  “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举旗定纲、指明方向,铿锵有力、重若千钧,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党的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就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传递党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凝聚公众意识,汇集发展稳定合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履行好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任的新闻工作者,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高举思想旗帜,把牢政治方向。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思路上求创新、在重点上寻突破、在边字上作文章、在务实上下功夫,把“党媒永远姓党”贯穿于新闻舆论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有效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胸怀“国之大者”,保持人民情怀。“让人民生活幸福始终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人民情怀,同样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最生动的再现,是推动和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风向标”和“指南针”。
  “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时刻谨记新闻工作是“为了谁”,是“服务谁”,更要明白“我是谁”,只有明白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时刻牢记我们是党的喉舌,党的一切宗旨就是服务人民,才能在工作中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一线中去,深入到最基层的地方去,找到新闻采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发声。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新时代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基本方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立足临沧实际,努力营造砥砺奋进、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在新闻宣传报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可预知的情况,面对突发性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快、要准、要强,有序、有力、有效”是我们遵循的原则,新闻记者就是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澄清谬误,在关键时刻激发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四、不断增强“四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宣传思想战线广大干部“增强本领能力”,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对照要求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增强“四力”为抓手,不断提升新闻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
  强脚力,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精神。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记者,首先就是要永远在路上,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寻常百姓家去、到田间地头里去,才能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才能写出冒露珠、带泥土的优秀新闻作品。
  强眼力,就是要强调观察研究,见微知著。当今世界,信息传播交互的新渠道新方式新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在纷繁杂芜的信息里加强对重大新闻问题的分析研判,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
  强脑力,就是要强调思考研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同时要强化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多动脑、勤思考,不断在总结中提高,站在不同角度、不同视野看待同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强笔力,就是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者,同时也是“记着”,要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及时表达。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表达方式,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牢牢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返回
2025年07月10日  第910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浅谈党媒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刊发时间:2021-08-23 A3版  作者:王朝宇 【字体:大 中 小】

  “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举旗定纲、指明方向,铿锵有力、重若千钧,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党的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就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通过传递党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凝聚公众意识,汇集发展稳定合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履行好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信任的新闻工作者,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高举思想旗帜,把牢政治方向。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思路上求创新、在重点上寻突破、在边字上作文章、在务实上下功夫,把“党媒永远姓党”贯穿于新闻舆论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宣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有效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胸怀“国之大者”,保持人民情怀。“让人民生活幸福始终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人民情怀,同样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最生动的再现,是推动和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风向标”和“指南针”。
  “笔下有财产万千,有毁誉忠奸,有是非曲直,有人命关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时刻谨记新闻工作是“为了谁”,是“服务谁”,更要明白“我是谁”,只有明白新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时刻牢记我们是党的喉舌,党的一切宗旨就是服务人民,才能在工作中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一线中去,深入到最基层的地方去,找到新闻采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发声。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唱响新时代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基本方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要求,立足临沧实际,努力营造砥砺奋进、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在新闻宣传报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可预知的情况,面对突发性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快、要准、要强,有序、有力、有效”是我们遵循的原则,新闻记者就是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澄清谬误,在关键时刻激发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
  四、不断增强“四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宣传思想战线广大干部“增强本领能力”,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对照要求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以增强“四力”为抓手,不断提升新闻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
  强脚力,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精神。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记者,首先就是要永远在路上,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到寻常百姓家去、到田间地头里去,才能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才能写出冒露珠、带泥土的优秀新闻作品。
  强眼力,就是要强调观察研究,见微知著。当今世界,信息传播交互的新渠道新方式新手段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不断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在纷繁杂芜的信息里加强对重大新闻问题的分析研判,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
  强脑力,就是要强调思考研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同时要强化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多动脑、勤思考,不断在总结中提高,站在不同角度、不同视野看待同一个问题,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强笔力,就是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者,同时也是“记着”,要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及时表达。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表达方式,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牢牢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