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香茗“醉”四方

——我市茶产业品牌建设综述
刊发时间:2021-09-15 A1版  作者:李沁园

融媒体记者  李沁园

  “临沧普洱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临沧市先后被认定命名为“中国红茶之都”“临沧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滇红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
  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勐库大叶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凤庆滇红茶、镇康马鞍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邦东昔归(忙麓)古茶园、晓光山古茶园列入市级第一批古茶园保护名录,并已完成挂牌保护;
  中国首家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在白莺山挂牌;
  冰岛古茶树率先实现“一树一码”数字化管理和产品“一饼一码”溯源管理;
  ……
  梳理临沧茶叶产业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经过多年建设,临茶的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已有了巨大提升。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高位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围绕建设绿色有机基地、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加快经营主体培育、申报地理标志保护等工作,不断强基地、育龙头、打品牌、拓市场,加快茶叶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和国际化,培育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茶园、茶叶企业、茶业品牌,努力把茶叶打造成临沧的名片、中国的名牌、世界的名品,把临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茶叶产业中心。
  2020年,我市有茶园种植面积167.8万亩,其中: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21.68万亩,通过雨林认证的茶园4万亩;全市有通过国家生产许可认证的茶叶加工企业283户,全市实现茶叶总产量14.9万吨,精制茶产量8.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2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2.65亿元,工业产值82.9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85.7亿元)。共认定古茶园196个93193.46亩,认定代表性重点古茶树1022株,全面实行挂牌、立碑保护。
  茶山绿,茶农富。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亲自到临沧茶园买茶的游客很少,临沧茶大多通过茶商外销。随着全市交通物流条件改善,来临客商络绎不绝,茶山茶园茶村来往车辆川流不息,茶企茶商茶友收购意愿持续高涨。一些茶区和茶山出现“不下班”现象,昼夜赶工以满足市场需求,茶山、茶市一片繁荣景象。
  好生态,出好茶。“临沧的茶占尽了天时地利,无论是古树资源还是生态环境,都是我们茶人向往的。”福建茶人黄金木多年来一直与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村民们学习交流。“我是学生、是师傅、也是客户,我把一些制茶技术传授给他们,也把临沧产的好茶带回福建。”漫山遍野的有机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林,成为临沧的自然底色。我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茶产业”目标,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打造绿色临沧茶品牌,加大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力度,规范提升初精制加工,推进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利用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黄建安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着力推进茶叶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建小镇,促茶旅。沿着已建好的茶山栈道进入昔归忙麓茶山,幽幽茶香阵阵扑面而来,慕“昔归茶”之名而来的游客和茶商络绎不绝。昔归茶叶协会会长师尚明将茶叶作坊建在茶山脚下,他带着来往的游人茶商走山看茶、进屋喝茶。规划建设中的昔归普洱茶小镇让师尚明看到了茶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小镇建成后,茶在小镇中,小镇在茶中,我们有茶的收入也有游客的旅游收入,可以说是前景一片春光呀。”
  临茶产业,未来可期。未来五年,我市将立足于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茶叶产业,把临沧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红茶之都·天下茶仓”和“天下茶尊”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有机茶园、世界一流茶叶产业园区、世界一流茶业“三产”融合示范区、世界一流国际茶叶仓储交易中心,培育世界一流茶叶企业,打造世界一流茶业品牌,推进茶叶产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返回
2025年07月16日  第912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一盏香茗“醉”四方

——我市茶产业品牌建设综述

刊发时间:2021-09-15 A1版  作者:李沁园 【字体:大 中 小】

融媒体记者  李沁园

  “临沧普洱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临沧市先后被认定命名为“中国红茶之都”“临沧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滇红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
  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勐库大叶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凤庆滇红茶、镇康马鞍山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邦东昔归(忙麓)古茶园、晓光山古茶园列入市级第一批古茶园保护名录,并已完成挂牌保护;
  中国首家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在白莺山挂牌;
  冰岛古茶树率先实现“一树一码”数字化管理和产品“一饼一码”溯源管理;
  ……
  梳理临沧茶叶产业发展脉络,不难发现——经过多年建设,临茶的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已有了巨大提升。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高位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围绕建设绿色有机基地、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加快经营主体培育、申报地理标志保护等工作,不断强基地、育龙头、打品牌、拓市场,加快茶叶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化和国际化,培育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态茶园、茶叶企业、茶业品牌,努力把茶叶打造成临沧的名片、中国的名牌、世界的名品,把临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茶叶产业中心。
  2020年,我市有茶园种植面积167.8万亩,其中: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21.68万亩,通过雨林认证的茶园4万亩;全市有通过国家生产许可认证的茶叶加工企业283户,全市实现茶叶总产量14.9万吨,精制茶产量8.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21.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2.65亿元,工业产值82.9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85.7亿元)。共认定古茶园196个93193.46亩,认定代表性重点古茶树1022株,全面实行挂牌、立碑保护。
  茶山绿,茶农富。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亲自到临沧茶园买茶的游客很少,临沧茶大多通过茶商外销。随着全市交通物流条件改善,来临客商络绎不绝,茶山茶园茶村来往车辆川流不息,茶企茶商茶友收购意愿持续高涨。一些茶区和茶山出现“不下班”现象,昼夜赶工以满足市场需求,茶山、茶市一片繁荣景象。
  好生态,出好茶。“临沧的茶占尽了天时地利,无论是古树资源还是生态环境,都是我们茶人向往的。”福建茶人黄金木多年来一直与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村民们学习交流。“我是学生、是师傅、也是客户,我把一些制茶技术传授给他们,也把临沧产的好茶带回福建。”漫山遍野的有机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林,成为临沧的自然底色。我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茶产业”目标,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建设,打造绿色临沧茶品牌,加大古茶树保护与开发力度,规范提升初精制加工,推进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利用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黄建安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力量和科研成果,着力推进茶叶产业科技创新发展。
  建小镇,促茶旅。沿着已建好的茶山栈道进入昔归忙麓茶山,幽幽茶香阵阵扑面而来,慕“昔归茶”之名而来的游客和茶商络绎不绝。昔归茶叶协会会长师尚明将茶叶作坊建在茶山脚下,他带着来往的游人茶商走山看茶、进屋喝茶。规划建设中的昔归普洱茶小镇让师尚明看到了茶旅融合发展的前景,“小镇建成后,茶在小镇中,小镇在茶中,我们有茶的收入也有游客的旅游收入,可以说是前景一片春光呀。”
  临茶产业,未来可期。未来五年,我市将立足于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茶叶产业,把临沧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红茶之都·天下茶仓”和“天下茶尊”的战略目标,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有机茶园、世界一流茶叶产业园区、世界一流茶业“三产”融合示范区、世界一流国际茶叶仓储交易中心,培育世界一流茶叶企业,打造世界一流茶业品牌,推进茶叶产业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