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定点帮扶 推动乡村振兴
孙其信一行深入我市调研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
深化定点帮扶 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 李垚沛 彭先文) 11月19日至21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一行深入我市镇康县和临翔区,就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调研。
市委书记张之政会见孙其信一行。
19日至20日,孙其信一行深入镇康县调研边境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并召开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听取省、市、县工作情况和下步帮扶需求。
孙其信在会上说,经过不断探索,临沧乡村振兴工作已初见成效,探索出很多很好的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将进一步与镇康县、临沧市以及云南省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对接,加大帮扶思路模式、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孙其信表示,中国农业大学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真切的家人情怀扎实开展好定点帮扶工作,立足镇康边境县的特殊地理位置,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谋划全方位升级版的帮扶计划和策略,推动定点帮扶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中国农业大学长期以来对临沧的真情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希望与中国农业大学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作物育种、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惠共赢,积极推动定点帮扶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共同打造“校市合作”的样板典范。
会上举行了聘请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为“镇康县乡村振兴发展首席战略顾问”聘任仪式、2021年镇康普洱茶精深加工产业帮扶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度直接投入帮扶资金捐赠仪式。
20日上午,孙其信一行深入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调研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情况。中国农业大学自定点帮扶帮东村以来,先后派出3名干部担任帮东村第一书记,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团队到帮东村调研指导,谋规划、出思路,解难题、破瓶颈,为帮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如今的帮东村,村容村貌更加美丽,村党组织更加有力,产业基础更加牢固,群众收入更加稳固,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孙其信叮嘱在镇康县任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教授团队,要结合帮东村发展实际,充分发挥中国农大优势,拓展帮扶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把帮东村建成边境小康示范村,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期间,举行了中国农大工学院—帮东村“红色1+1”党支部共建线上活动以及帮东村边境小康示范村及小落水傈彝山寨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镇康县委党校举行了“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镇康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镇康县一中召开中国农业大学支教团学生座谈会。
21日上午,孙其信一行深入临翔区马台乡萝卜山自然村调研,举行“中国农业大学—临沧市小农发展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揭牌仪式。该项目将以三产融合产业兴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与农民合作组织创新、市场机制引领古村落保护、宜居宜业宜游乡村建设等为实验内容,探索以一户多业、一户多品、一村多产、一村一品、一山一花“五个一工程”为主导的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为我市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作出示范。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见晖,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等参加调研。云南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宁亚宁,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