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再读《共产党宣言》
刊发时间:2022-04-23 A3版  作者:唐玲慧

1211.jpg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再次阅读了这部经典著作,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天才般的思想,透彻而鲜明地陈述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的发展规律,给人类带来无尽的震撼和无与伦比的财富。这本书问世170多年来,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数千个版本,是所有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研究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共产党宣言》并非枯燥的条文,其文笔也着实是不错的:文章逻辑之优美,内容概括之强劲,语言叙述之严密,思想内涵之深邃,可以视为教科书来品读;或许因其性质的特殊,又让我不得不以更为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其真理所在。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极富文学色彩的开始,情感四溢、激情澎湃的文风,透彻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在文中穿梭浮现。细细品读,顺着篇幅回顾着一段段历史,感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实深厚的革命友情,反思着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正视着历史,思考着矛盾,展望着未来,不断反思亦有所收获,也更加折服于这份思想的伟大,更加坚定了信仰。
  作为一部宣言性文件,这部革命纲领虽然包涵了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我们却应当对其实践意义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阅读,了解到自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问世以来,《共产党宣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通过实践去补充完善,取其精华,弥补不足。
  1872年至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了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完善。
  正如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所说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共产党宣言》在不断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不断寻求自身的完善进步,经受住了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
  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译本最多的文献,《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德文版初版不久就有了波兰文与丹麦文的译本,1848年6月译成法文、1850年译成英文、1882年出版俄文版。而在当今社会,它不仅作为无产阶级经典之作广泛传阅,更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重视的指导性文献。可见,《共产党宣言》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共产党宣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浓缩了173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显示着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发展的辉煌。100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昂首阔步前行;10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10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贫困弱小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洞察100年的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属于人民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科学的理论。
  从《共产党宣言》到科学发展观,17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党兴党一系列重要论述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在进步中成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人总是不断追求、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资本主义时代还在继续发展,马克思学说的威望与时间同在。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相信理想会变成现实,世界终将美好。

 

返回
2025年07月04日  第934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再读《共产党宣言》

刊发时间:2022-04-23 A3版  作者:唐玲慧 【字体:大 中 小】

1211.jpg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再次阅读了这部经典著作,深刻感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天才般的思想,透彻而鲜明地陈述了人类社会和世界的发展规律,给人类带来无尽的震撼和无与伦比的财富。这本书问世170多年来,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了数千个版本,是所有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研究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共产党宣言》并非枯燥的条文,其文笔也着实是不错的:文章逻辑之优美,内容概括之强劲,语言叙述之严密,思想内涵之深邃,可以视为教科书来品读;或许因其性质的特殊,又让我不得不以更为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其真理所在。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极富文学色彩的开始,情感四溢、激情澎湃的文风,透彻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在文中穿梭浮现。细细品读,顺着篇幅回顾着一段段历史,感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实深厚的革命友情,反思着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正视着历史,思考着矛盾,展望着未来,不断反思亦有所收获,也更加折服于这份思想的伟大,更加坚定了信仰。
  作为一部宣言性文件,这部革命纲领虽然包涵了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我们却应当对其实践意义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阅读,了解到自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问世以来,《共产党宣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通过实践去补充完善,取其精华,弥补不足。
  1872年至189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共产党宣言》的德文、俄文、英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序言简要说明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指明了宣言的理论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并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对宣言作了补充和修改完善。
  正如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中所说的,“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共产党宣言》在不断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不断寻求自身的完善进步,经受住了漫漫历史长河的洗礼。
  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译本最多的文献,《共产党宣言》在1848年德文版初版不久就有了波兰文与丹麦文的译本,1848年6月译成法文、1850年译成英文、1882年出版俄文版。而在当今社会,它不仅作为无产阶级经典之作广泛传阅,更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更加重视的指导性文献。可见,《共产党宣言》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共产党宣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浓缩了173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显示着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发展的辉煌。100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昂首阔步前行;10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10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贫困弱小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洞察100年的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属于人民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科学的理论。
  从《共产党宣言》到科学发展观,17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始终坚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党兴党一系列重要论述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进步,在进步中成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人总是不断追求、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资本主义时代还在继续发展,马克思学说的威望与时间同在。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相信理想会变成现实,世界终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