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浪漫时

——读《羊角花铜钱草》有感
刊发时间:2022-04-23 A3版  作者:张燕燕

  3-3.jpg

 

        读一本好书,如同让灵魂接受一次洗涤,每周带孩子去一趟书店看书是坚持了很多年的习惯,在浩瀚书海中,我们总能发现那一本让你一眼就喜欢上的书。
  “董村没人姓董,大多数人姓林。董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路通往山外,去镇上要走二十里山路,早上天没亮出门,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连续两个周末我都在新华书店看这本讲述革命老区扶贫脱贫故事的长篇儿童小说——《羊角花铜钱草》,故事以山村少年的视角展开,用林怀安、林平安、林小玉的成长历程来见证贫困山村——董村一波三折的脱贫致富之路。
  “林怀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几天,大专毕业的林小玉拉着行李箱回来了。一回到村,她没有先回家,而是先到小学去报到……”
  故事的结尾,这两个反方向出行的少年让我看得热泪盈眶,山村之路,异常艰辛,一个走出去的少年,能到山外看见更广阔的天地,必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村庄的荣耀和自己的明天,更加奋发图强、努力拼搏。一个回村来的少女,能用自己的所学、所见、所思,体会更多山里的疾苦,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达成更多孩子的愿望,让他们看到大山之外更大的世界。看似两段遥不可及的反向路径,永远没有交集,但他们的起点亦是终点,一个梦想的开始,一个圆梦的终点。
  “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落,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农耕印迹,田地里的农家肥小路两旁的牛粪;散落在石阶上的几缕稻草;牛栏里咀嚼的母牛;戴着斗笠匆匆而过的农民……在董村,充斥着一种城市里无法拥有的静,这种静是鲜活的,包含着生命的气息……”这字里行间分明就是我记忆里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庄最真实的写照,我决定买下这本书把她推荐给我的女儿——那个生活在糖罐蜜乡里,对艰苦农事、乡村生活一无所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整日只知课业的五年级小朋友。
  我的孩子,看一看吧,留守儿童林怀安在爷爷奶奶过世后如何上学、做作业、学做饭、喂鸡四不误,在邻居们的照顾下一个人独自长大;游手好闲、贪婪无赖的怀安爸爸如何在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们苦口婆心的劝说、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成功蜕变为一位优秀的“养花人”;被“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规陋习潜规则被迫辍学打工,但内心依然渴望读书的林小玉,如何带着使命走出大山又反哺家乡;心怀理想心有定位,“知道自己不管将来有多大出息,永远都是大山的孩子”的林丽琼,如何引燃林小玉的“大学梦”;如引路人一般怀揣知识与技术,用致富的“金点子”点醒村里人希望的驻村干部陈林老师,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董村人走上了一条浪漫的养花之路……
  羊角花是羌族人民对杜鹃花的别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我们这里也有,希望也能吸引游客慕名而来飞出乡村旅游的金凤凰;我们边疆多深山密林,姹紫嫣红的石斛花更是品目繁多、美不胜收,有的适宜观赏有的可以入药……待到今年5月山花浪漫时,我的孩子,我想与你一起依在丛中笑,见证这天赐的产业,不可方物的美景。
  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给山村留下了一部部真实、生动的山村变迁史,村容村貌的改变、人居环境的提升、乡村产业的发展……受益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还有他们的下一代,“把缺乏希望的地方变得有希望,让新生一代变得有梦想,这才是扶贫的意义所在。”
  大山深处的孩子,心怀理想、勇于追梦、逆风生长。我的孩子啊,你虽未长在都市却也生于小城,未能吹过山村凛冽的风,体会过无依无靠、没钱没着落的凄苦日子,我想让你看看这本书,想想妈妈去年带你到四排山乡芒伞村参加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那些就是山村孩子真实的生存状态;妈妈想让你亲身感受脱贫攻坚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带给我们边疆小城的巨大变化,由此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返回
2025年07月04日  第934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待到山花浪漫时

——读《羊角花铜钱草》有感

刊发时间:2022-04-23 A3版  作者:张燕燕 【字体:大 中 小】

  3-3.jpg

 

        读一本好书,如同让灵魂接受一次洗涤,每周带孩子去一趟书店看书是坚持了很多年的习惯,在浩瀚书海中,我们总能发现那一本让你一眼就喜欢上的书。
  “董村没人姓董,大多数人姓林。董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路通往山外,去镇上要走二十里山路,早上天没亮出门,回到家天已经黑了。”
  连续两个周末我都在新华书店看这本讲述革命老区扶贫脱贫故事的长篇儿童小说——《羊角花铜钱草》,故事以山村少年的视角展开,用林怀安、林平安、林小玉的成长历程来见证贫困山村——董村一波三折的脱贫致富之路。
  “林怀安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几天,大专毕业的林小玉拉着行李箱回来了。一回到村,她没有先回家,而是先到小学去报到……”
  故事的结尾,这两个反方向出行的少年让我看得热泪盈眶,山村之路,异常艰辛,一个走出去的少年,能到山外看见更广阔的天地,必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为了村庄的荣耀和自己的明天,更加奋发图强、努力拼搏。一个回村来的少女,能用自己的所学、所见、所思,体会更多山里的疾苦,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达成更多孩子的愿望,让他们看到大山之外更大的世界。看似两段遥不可及的反向路径,永远没有交集,但他们的起点亦是终点,一个梦想的开始,一个圆梦的终点。
  “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落,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农耕印迹,田地里的农家肥小路两旁的牛粪;散落在石阶上的几缕稻草;牛栏里咀嚼的母牛;戴着斗笠匆匆而过的农民……在董村,充斥着一种城市里无法拥有的静,这种静是鲜活的,包含着生命的气息……”这字里行间分明就是我记忆里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庄最真实的写照,我决定买下这本书把她推荐给我的女儿——那个生活在糖罐蜜乡里,对艰苦农事、乡村生活一无所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整日只知课业的五年级小朋友。
  我的孩子,看一看吧,留守儿童林怀安在爷爷奶奶过世后如何上学、做作业、学做饭、喂鸡四不误,在邻居们的照顾下一个人独自长大;游手好闲、贪婪无赖的怀安爸爸如何在村干部、扶贫干部、驻村干部们苦口婆心的劝说、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成功蜕变为一位优秀的“养花人”;被“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规陋习潜规则被迫辍学打工,但内心依然渴望读书的林小玉,如何带着使命走出大山又反哺家乡;心怀理想心有定位,“知道自己不管将来有多大出息,永远都是大山的孩子”的林丽琼,如何引燃林小玉的“大学梦”;如引路人一般怀揣知识与技术,用致富的“金点子”点醒村里人希望的驻村干部陈林老师,如何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带领董村人走上了一条浪漫的养花之路……
  羊角花是羌族人民对杜鹃花的别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我们这里也有,希望也能吸引游客慕名而来飞出乡村旅游的金凤凰;我们边疆多深山密林,姹紫嫣红的石斛花更是品目繁多、美不胜收,有的适宜观赏有的可以入药……待到今年5月山花浪漫时,我的孩子,我想与你一起依在丛中笑,见证这天赐的产业,不可方物的美景。
  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给山村留下了一部部真实、生动的山村变迁史,村容村貌的改变、人居环境的提升、乡村产业的发展……受益的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还有他们的下一代,“把缺乏希望的地方变得有希望,让新生一代变得有梦想,这才是扶贫的意义所在。”
  大山深处的孩子,心怀理想、勇于追梦、逆风生长。我的孩子啊,你虽未长在都市却也生于小城,未能吹过山村凛冽的风,体会过无依无靠、没钱没着落的凄苦日子,我想让你看看这本书,想想妈妈去年带你到四排山乡芒伞村参加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那些就是山村孩子真实的生存状态;妈妈想让你亲身感受脱贫攻坚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带给我们边疆小城的巨大变化,由此感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