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乡愁

——熊召政《历史的乡愁》读后
刊发时间:2022-04-23 A3版  作者:陈梦云

3-1.jpg  

 

        乡愁是无数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和移民远离故土时对故土的一种情怀,也是人类眷念和思念故乡永远的情愫之一,千百年来人们用文学、电影、音乐等不同的艺术方式来描绘过它。熊召政一本《历史的乡愁》,则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乡愁和基于这种乡愁的写作与言说。
  这是一本讲座文集,是熊召政先生在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地讲述关于历史、文化、文学、哲学、宗教的命题和个性迥然的思考和关注。因此,它富有启发性、互动性、趣味性,也是情理中的事。
  我所感兴趣的,不只是熊召政先生写作和言说关注的眼光,还有其人生轨迹里角色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熊召政就以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得全国首届新诗奖,并因此成为专业作家。到了九十年代初,因不甘忍受中国文坛的各种浮躁、诱惑,下海经商。直至九十年代末,重返书斋开始进行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写作,写作历时十年,最终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做出由作家变成商人,再由商人变成作家、商人这样的人生选择。在文学早已边缘化的今天,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像熊召政这样的作家、写作者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执着和敬畏?
  这一切,可能就来自于文学和历史的乡愁。熊召政在《我的忧患人生》里这样提到他在告别商人身份,重新回归文学时的感受:“文学是我的家,再寂寞,再艰难,我觉得充实,因为我守住了自己的本真。我回到小小的书斋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回乡的感觉”。除此之外,还要那份对自己故土历史和历史人物特别是明朝重臣张居正的那种深深的文化认同感,因为他们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已距离我们当下有很大的距离,而这种时空的距离,往往容易让人滋生无限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而这种来自文学与历史的乡愁,让他有勇气和力量,十年磨一剑,面对历史长河淘洗张居正的生平、人生际遇、思想和内心世界;正因为这种乡愁,让他尽管畅游商海近十载,仍对文学和写作痴情不改,百转千折重新回归;也正因为这种乡愁,照亮他艰难、黑暗、孤寂的写作之途,让写作变得异常温暖、明亮、可爱,富有诗意,同时也让他的写作富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应该说,这样的写作、言说,在当今传统衰落、物欲横流、人文精神价值失落的时代环境里,有着一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且能让我们有一种可能,顺着熊召政先生的文字的指向,触摸到我们民族血脉的脉动;顺着历史的长河上溯,重返我们那遥远的文化、历史故土和我们的精神家园。

 

返回
2025年07月04日  第934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另一种乡愁

——熊召政《历史的乡愁》读后

刊发时间:2022-04-23 A3版  作者:陈梦云 【字体:大 中 小】

3-1.jpg  

 

        乡愁是无数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和移民远离故土时对故土的一种情怀,也是人类眷念和思念故乡永远的情愫之一,千百年来人们用文学、电影、音乐等不同的艺术方式来描绘过它。熊召政一本《历史的乡愁》,则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乡愁和基于这种乡愁的写作与言说。
  这是一本讲座文集,是熊召政先生在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地讲述关于历史、文化、文学、哲学、宗教的命题和个性迥然的思考和关注。因此,它富有启发性、互动性、趣味性,也是情理中的事。
  我所感兴趣的,不只是熊召政先生写作和言说关注的眼光,还有其人生轨迹里角色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熊召政就以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得全国首届新诗奖,并因此成为专业作家。到了九十年代初,因不甘忍受中国文坛的各种浮躁、诱惑,下海经商。直至九十年代末,重返书斋开始进行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写作,写作历时十年,最终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做出由作家变成商人,再由商人变成作家、商人这样的人生选择。在文学早已边缘化的今天,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像熊召政这样的作家、写作者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执着和敬畏?
  这一切,可能就来自于文学和历史的乡愁。熊召政在《我的忧患人生》里这样提到他在告别商人身份,重新回归文学时的感受:“文学是我的家,再寂寞,再艰难,我觉得充实,因为我守住了自己的本真。我回到小小的书斋的时候,真的有一种回乡的感觉”。除此之外,还要那份对自己故土历史和历史人物特别是明朝重臣张居正的那种深深的文化认同感,因为他们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已距离我们当下有很大的距离,而这种时空的距离,往往容易让人滋生无限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而这种来自文学与历史的乡愁,让他有勇气和力量,十年磨一剑,面对历史长河淘洗张居正的生平、人生际遇、思想和内心世界;正因为这种乡愁,让他尽管畅游商海近十载,仍对文学和写作痴情不改,百转千折重新回归;也正因为这种乡愁,照亮他艰难、黑暗、孤寂的写作之途,让写作变得异常温暖、明亮、可爱,富有诗意,同时也让他的写作富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应该说,这样的写作、言说,在当今传统衰落、物欲横流、人文精神价值失落的时代环境里,有着一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且能让我们有一种可能,顺着熊召政先生的文字的指向,触摸到我们民族血脉的脉动;顺着历史的长河上溯,重返我们那遥远的文化、历史故土和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