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对党忠诚 信念坚定

    ——追忆“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的爱民事暖心事

    刊发时间:2023-12-20

    A3版

    作者:

      编者按:

      中央宣传部近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大家都在追忆“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民好法官”的初心使命和践行宗旨的为民情怀。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详细介绍“时代楷模”鲍卫忠同志矢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守护司法公正的爱民事、暖心事,让大家在鲍卫忠的一言一行间感受奋进力量。

    01.jpg

    时代楷模”鲍卫忠

      在2006年鲍卫忠向党组织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里,有这样一段话:“申请入党,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名誉,而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

      扎根基层法院24载,鲍卫忠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他对党忠诚,坚守法治信仰;他公正司法,依法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他为祖国边疆的法治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用生命践行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声声念故人

      2018 年,小语种专业毕业的陈美红进入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工作,第一次履行书记员职责,就让她慌了手脚。那是两家公司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负责独立记录案件的陈美红,遇到了首个职业难题——听不懂当事人说的话,一方说的是广西方言,另一方说的又是沧源方言。双方嘴皮子利索、语速飞快,陈美红努力分辨所说内容,仍毫无头绪。

      鲍卫忠在忙着安抚激烈争吵的双方,也关注着陈美红的状态,发现她听不懂后,便开始给她翻译,一字一句把当事人的意思重述给她,休庭后,还分享自己的经验:“其实执行案件记录不难,总结归纳意思就好,实在跟不上的地方,就大胆再问一次当事人。”

      执行局的事多如牛毛,可面对这个新来的书记员,鲍卫忠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总是事无巨细地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成通俗易懂的话语,分享给她以及其他新同事。

      鲍卫忠简明扼要的指导果然管用,陈美红进步很快,其中让她获益最多的是鲍卫忠的做事方式。佤族是“直过民族”,有的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证据意识,常常将道德与法律混为一谈,纠纷复杂难处理。但鲍卫忠从不急躁、不强硬,本着与人为善、坚持底线不妥协的原则处理。到村寨办案,鲍卫忠一般不穿制服,警车不开进村。他怕制服和警车给被执行人带来不良影响。见面一句“兄弟,吃饭没?”加上脸上两个酒窝和几分笑意,鲍卫忠就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再往下的谈话,更是处处讲人情、讲道理。

      陈美红也见过鲍局长被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恶毒辱骂,常为他打抱不平,次数多了还会“怒其不争”地问:“您为什么不生气?”这时鲍卫忠则会反过来安慰她,仿佛她才是受委屈的那个。正因为这种性格,鲍卫忠的朋友遍布佤乡。每个案件就像是在他心里存了档,哪个当事人住在哪里、家里情况如何,他记得清清楚楚。即使已结案,他也会时不时喊上陈美红一起去当事人家中坐坐,看看当事人情绪如何、是否还需要帮助。这些付出,远远超过卷宗上记录的寥寥几笔。

      在执行局的日子像上了发条,转眼 4 年时光飞逝,陈美红习惯了奔波在崎岖山路,习惯了和鲍局长一起面对难题挑灯夜战。她知道自己还会经历无数风吹雨打、艰难坎坷, 但跟在如兄长、导师的鲍局长身旁,她觉得什么也不用害怕。

      直到今天,陈美红仍清楚记得,2021 年 10 月 21 日 16 时 17 分, 她的手机响起,电话那头是鲍卫忠询问两笔执行案款是否到账。挂了电话,陈美红迅速查到了到账情况,通知当事人来填领条后,还剩下鲍局长签字这个程序。两间办公室相隔不远,有时站在楼道里喊一嗓子,就能听到对方回答。陈美红心想,不急,等忙完手上的事,过几分钟再去找鲍局长。但几分钟后,她听到走廊上传来嘈杂的声音,同事惊慌失措地冲进来告诉她,局长昏倒了……

      之后的记忆混乱又清晰,陈美红记得办公大楼前闪烁的救护车灯,记得同事们慌乱的呼喊声,记得追悼会上白得刺眼的挽联……但她时不时又会忘记,遇到难题时,她会下意识地拿起手机拨打那个熟悉的号码;坐上“103”号警车,那个名字会忍不住脱口而出……现实一遍遍提醒她,每天早上的第一个电话不再是鲍局长,遇到棘手事也不会再有人笑着说“不怕,有我”。很多问题,她还没来得及问,很多方法也还没完全学会。

      如今,陈美红和同事们依然奔波在下乡办案的路上。天空时雨时风,道路泥泞曲折,蜿蜒着通向佤山深处。前方固然有阻碍,也会经历风雨,但陈美红已然明白,只要像鲍局长那样坚定地走下去,一定会走进人民群众的心里,一定会让公平正义充分彰显!

    “这个年轻人怎么没有来”

      沧源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里挂着一张照片,记录的是14 年前的一次入村法治宣传现场。照片里,30 岁出头的鲍卫忠坐在一间茅草屋前,一头卷发又黑又密,双眼含笑,正认真地倾听记录。彝族群众围在他和同事身边,氛围极为融洽。

      因为照片已挂了有些时日,大家习以为常,直到鲍卫忠离世,在找寻整理他生前的影像资料时,这张照片才引起沧源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丹的注意——照片上的鲍卫忠当时很年轻,和一群彝族群众聚在一起,笑容满面。吕丹产生了去了解照片里那个时空故事的强烈愿望:他们在讨论什么样的话题,画面如此其乐融融?

      2022 年 8 月,打听到照片拍摄地为沧源县勐角小坝卡彝族老寨, 吕丹便让沧源县法院办公室主任李红英带着几位同事前往探寻。小坝卡是个自然村,隶属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控角村委会, 是一个以茶叶、烤烟、甘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彝族村寨。从沧源县城出发 30 分钟后,导航指示已到达目的地,但按图索骥的几人却不敢确定。眼前已没有照片里的茅草房,只有一栋栋楼房;没有尘土漫天的黄泥路,只有坚实平整的地面。

      好在住在小洋楼里的村民小组长听说他们来找人,热心地对着照片帮忙辨认,14 年时间物是人非,最终打听到一位大哥如今还在村里,几人便辗转来到大哥家里。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天好像是这个人来我们这里。”彝族大哥指尖停在照片里的鲍卫忠身上。他印象中这个年轻人有一对酒窝,笑起来一脸灿烂,与通常印象中严肃的法官不太一样。看到事情有了眉目,李红英追着问:“你还记得当时他们来做什么吗?”“我记得这个年轻人和其他法官到村里给我们讲法律,讲党的政策,话都说到我们心窝子里。这个年轻人怎么不跟你们一起来啊?”

      几人互相对视,李红英才慢慢说:“大哥,他已经去世了……”彝族大哥顿时怔住了,口里念叨着 :“怎么这样?这么好的一个人。他每次来,给我们讲党的方针政策、讲法律,还帮我们做农活,教我们科学种田,哪家有困难时常上门看望。这么好的法官, 怎么就去世了呢……”

      大哥盯着照片里的鲍卫忠看了许久,神色凝重,面带忧伤。“小妹, 你们今天来是……”

      “这个年轻人是我们法院执行局局长,2021 年10 月因公牺牲了。这里是他牵挂的地方。如今我们来代他看看你们的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是我们能代他完成的。”

      循着记忆,大家来到当年拍照的地方再次围坐在一起,鲍卫忠的位置空着,背景的茅草房已变成楼房,当年照片里的人也只找到两位。阳光如 14 年前一般灿烂温暖,携着记忆与过去的时空共振,提醒着接过维护公平正义接力棒的后继者们,即使时过境迁、斗转星移,唯有初心不可改变。

    抢救室外的来电

      2021 年 10 月 21 日,鲍卫忠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抢救室。

      抢救室外,匆匆赶来的妻子周红哭红了双眼,焦急地询问丈夫的情况。“他突然就晕倒了,脸色苍白,我们发现时已经叫不醒……” 同事详细描述着当时的情况。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周红腿脚有些发软,瘫坐在椅子上。“或许是他太累了吧。”周红自我安慰着,但心里却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恍惚中,抢救室里传来一阵鼾声,周红顿时慌了,心中的预感坐实了:“我猜到了,他是脑溢血,当年他父亲突发脑溢血时也是这样。”鼾声越来越大,周红的抽泣变成了痛哭,她心里知道,丈夫此次必定凶多吉少。

      “叮铃铃……”一阵电话铃声把周红从悲伤中拉回现实,这是鲍卫忠的手机在响。周红拿起手机一看,是一个陌生来电。接通电话, 周红还来不及开口,对方就劈头盖脸地质问:“鲍局长,我的钱怎么还没帮我要到?你们法院到底干什么吃的……”周红听出来了,对方是申请执行人。

      听到对方毫不客气的语气,周红刚想发火,但想到鲍卫忠平时面对当事人的温和态度,便强压心中的怒火,平静地说:“我是鲍卫忠的妻子,他突然生病了,现正在抢救。请你过两天再打来,或者问问别的同事吧。”听到这话,对方明显一愣,语气瞬间缓和,担心地询问鲍局长的情况,还不断安慰周红。

      周红挂断电话,心情刚刚平复。“叮铃铃……”电话又响起,又是一个陌生号码,也是申请执行人:“鲍局长,我的钱什么时候能帮我要到?”周红又把刚才的答复重复了一遍。

      ……

      如此反复。抢救过程中,鲍卫忠的电话响了四五次。周红终于明白,平日丈夫的电话为什么响个不停。

      “以前他在家时,这样的催款电话会接到无数个,吃饭时、洗澡时、睡觉时,无时无刻,只要电话一响,他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周红回忆道,“面对态度不好的当事人,他从不生气,而是耐心地解释。我还笑他,是不是在外面欠人钱了。”

      “美红,鲍卫忠上班的时候也是接这么多电话吗?”周红问鲍卫忠的书记员陈美红。“是的,比这还多得多。”陈美红说。

      周红翻开鲍卫忠的通话记录数了数,最多的一天,他接打了 90多个电话,最少的一天也有 50 多个。

    鲍局长的笔记本

      2021 年 10 月 21 日, 鲍卫忠在工作期间突发脑溢血,两天后,抢救无效去世。鲍卫忠去世后,他的同事收拾整理他的物品,尽量还原他在世时的场景。执法记录仪、满柜子的便利贴、执法手册……其中,一摞工作学习笔记本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鲍局长的笔记本里会写些什么?大家怀着好奇心翻阅了笔记本。笔记本里装着他的人民情怀:“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

      笔记本里装着他的办案秘诀:“万事和为贵,有理让三分。”

      笔记本里装着他对法官的理解:“全世界都可以闭眼睛,但法官必须睁着眼睛。”

      笔记本里装着他的工作态度:“用感恩的心感谢工作岗位,用危机的心态认真开展工作。”

      鲍卫忠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句句箴言,并不是心血来潮。这些话语与他 2006 年时递交的入党申请书遥相呼应:“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目的不是为了利益和名誉,而是为了在党的领导和培养下,不 断提高自己、要求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正确改造, 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 的人,像孔繁森、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 业鞠躬尽瘁。”

      在鲍卫忠的笔记本里,既装着家国大义,也记录着遗憾。

      其中的一页纸上,写着几部电影名:《星际探索》《天地大冲撞》《阿波罗 13 号》《飞向太空》……这是鲍卫忠计划带儿子看的电影。

      2021 年,鲍卫忠的一对双胞胎儿子 9 岁。有段时间,总听孩子们念叨星球、科幻、外星人一类的词,细心的鲍卫忠留了个心眼, 他上网查了几部科幻电影,记下片名,打算抽空带儿子看。但因工作太忙,他没来得及实现计划,就去世了。

      图片由临沧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文内故事源于《人民法官鲍卫忠》,本报辑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