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临沧全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刊发时间:2024-02-19

    A1版

    作者:王正强 罗华庚

    强引领 深宣教 抓项目 广创建

    临沧全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    王正强   通讯员    罗华庚) 近年来,临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全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擦亮民族团结进步的“金字招牌”。

      强“引领”,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临沧市深入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方案》《临沧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十进”活动方案》《临沧市全域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大力选拔任用“四个特别”好干部,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班子占84.91%,11个世居少数民族均配备1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深“宣教”,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社会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公约和各级各类宣讲培训内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认真讲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滇缅铁路”“班洪四大嫂”等发生在临沧、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激发爱党爱国之情,强化“四个与共”思想共识。建成25个省市级研究基地、教育基地和主题教育馆,建设2个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少数民族特色乡镇、69个特色村寨、28个国家传统村落,创建5所云南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3所全国中小学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四个与共”的决心和信心。

      抓“项目”,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有效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市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全部基本建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并将工作重点转向产业提质、边民增收、精神富足等方面,确保4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一村一品”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带农促农增收能力明显提升。高效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建成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33个、示范村515个、示范社区16个,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1.4亿元。

      广“创建”,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创新提出“持续巩固提升1个临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1个沧源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中心,创建全市8县(区)茶叶主产区和边境三县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 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三项计划”,以举办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中缅华裔青少年交流等节会活动为载体和桥梁,推动市内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努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扛实“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制,落实“五道防线”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当前,临沧市通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扎实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有形有感有效推动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遍地开花。2023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关系健康和谐、边疆繁荣稳定的良好局面。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