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代表委员心声

    刊发时间:2024-02-25

    A3版

    作者:罗新祥 王正强  鲁文燕

    朱丽军代表

    对未来前景更加充满期待

      市人大代表朱丽军认真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深受鼓舞、感受良多。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让大家对临沧的未来前景更加充满期待。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他重点关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两条建议 ,一是建议在永德县建立临沧坚果专家工作站;二是加强对永德县临沧坚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回去后,将结合实际把市两会精神宣传到广大人民群众中,让其扎根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朱丽军表示,下步将做好“五抓”:一是抓组织建设。当好永德县亚练乡高质量发展的“施工队长”,不断带着、领着、教着大家一起干;二是抓产业规划。大力开展全乡调查研究“五个一”行动,并根据全县“项目建设年”要求,抓好一批接地气的项目;三是抓技术培训。每月持续开展现代化农民培训工程,引导农村普通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群众增技和在“家门口”增收;四是抓服务保障。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和金融部门的支持,全力服务好企业和致富带头人,发展甘蔗、肉牛、饲草等“6+1”产业,以精细化服务吸引在外人才返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五是抓安全发展。以全县“四防”工作为重点,以安全促产业发展,以安全保障群众的“钱袋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张汉愿代表

    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张汉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对全市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张汉愿代表认为,要全面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必须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的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可从三方面着力:一是用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聚焦重点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探索发展“核桃+”产业模式,有序发展咖啡、中药材、竹木等特色产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产业基础。二是用力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探索整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费收集转运治理,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提升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垃圾设施覆盖率。三是用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创建活动,探索推进乡村治理新途径,夯实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李贞朝代表

    做好“结合”文章 抓好工作落实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去年工作真实可感,分析面临形势精准到位,部署今年工作科学有力,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市人大代表李贞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李贞朝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大代表,将及时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并结合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实际,抓好各项工作。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项工作机制”,抓紧抓实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行动,切实兜牢民生底线。二是持续抓实产业发展。围绕“糖、茶、烟、果、菜、牛”六大产业,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进一步抓实产业基地建设,夯实群众增收基础。三是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抓实绿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今年内计划建成15个市级绿美村庄。四是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持续深化“两网融合”,提升网格化管理效能。五是持续推进生态建设。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六是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弘扬“三法三化”和“三个马上”的作风,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杨奇代表

    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助农增收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最深切的感受是整个报告既落实中央精神,又符合临沧实际,工作目标科学合理、措施切实可行。”市人大代表杨奇表示,云县爱华镇将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要求,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助农增收为目标,规划好全镇产业布局。

      产业兴农,延链补链。始终坚定不移地巩固提升核桃、甘蔗、茶叶、烤烟、坚果、畜牧六大传统优势产业,深化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并着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立足特色,市场导向。发展区域性特色小众产业,注重冬季农业开发,立足乡村特色资源,面向市场需求,挖掘特色产业,以区域性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优质企业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绿色引领,科技赋能。坚持科技兴农,积极探索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围绕市场化、组织化、专业化目标,培育发展农业企业、合作社,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拓展产业帮扶、联农带农新路子,不断增加群众收入。


    李德新委员

    抓实原料基地建设 推动蔗糖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全市制糖企业生产能力已达到860万吨甘蔗,而2022/2023榨季仅入榨453万吨。” 市政协委员李德新在市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制约临沧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原料不足,制糖企业“吃不饱”等问题。

      李德新在对我市蔗糖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时发现,蔗糖产业产业链短、产业转型升级难、蔗稍蔗叶综合利用跟不上,焚烧蔗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农膜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面源污染,这些都是影响蔗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针对此,李德新建议,要加大原料基地建设力度,在宜机化改造、良种良法上着力,解决好原料供给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机械化推广力度,在机种机管机收上着力,解决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要加大与国家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在新产品研发和废弃物综合利用上着力,解决产业链短、综合利率低的问题。

      融媒体记者  罗新祥 王正强  鲁文燕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