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河流管护动真碰硬
全民参与 部门联治 社会共治
沧源河流管护动真碰硬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赵淑芳 通讯员 肖 江 郑泽莲) 沧源自治县以落实河(湖)长制为载体,强化宣传,广泛动员,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工作合力,大力开展清河行动,努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制定印发《沧源县总河长令第1号》《沧源佤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县级河(湖)长工作要点的通知》《县级河(湖)长巡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沧源佤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河长行动计划(2017—2020年)》《沧源佤族自治县“河长清河行动”实施方案》《沧源县河道采砂规划(2017—2020年)》等,积极编制“一河一策”“一库一策”,建立河库渠分级名录,为开展清河行动,进一步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努力形成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奠定基础。目前,“一河(湖)一策”应编制37个 ,已编制7个,正在编制5个。
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为载体,充分发挥沧源广播电视台、《阿佤山报》和《佤山手机报》等媒体平台作用,积极宣传保护河流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民参与、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水资源保护治理的舆论氛围。通过以会代训、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牌等,加强社会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有效从源头杜绝污染源。据统计,自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该县共竖立河长制公示牌84块。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责任落实,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督查、行政监管相结合,强化面源污染的控制。以24个联系部门及11个乡(镇、场)为着力点,全面落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并建立2支“清水行动”巡河小队,负责督促全县各单位(部门)清除各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情况。同时,明确各条(段)县级河(湖)长每年至少进行6次河道巡查,乡(镇)级河(湖)长每年至少进行12次河道巡查,村(社区)级河长要做到巡河常态化,形成巡查日志归档,促进巡河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并根据巡查情况,及时组织处理解决问题。结合实际,加强汛期重大项目和重点水库、河段的监测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据统计,今年来该县县级河长共巡河115人次、乡级河长巡河789人次、村级河长巡河1238人次,全县巡河工作实现“有河长、见河长、出成效”。
制定方案,建立“河长清河行动”重点任务台账,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分工,以开展“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河岸清洁保洁活动为载体,以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着力做好辖区内河道两岸及水库的垃圾清理工作。据统计,自开展“清河行动”以来,全县共出动4688人次,清理河道、库区垃圾58处,拆除和清理沿河两岸的违章建筑18255.58平方米,清理生活垃圾、杂物等24.3吨。
按照《沧源佤族自治县河道采砂规划试行(2017—2020)》,控制新增采砂场,规范砂石生产经营秩序,对没有生产许可证的违规采砂场一律依法取缔。以开展“两违”治理工作为载体,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督查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县范围内河流采砂情况和安全生产进行排查,依法查处违规违法行为。据统计,目前通过排查全县有采砂场35户,采石场30户,砂石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