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家宴

刊发时间:2020-04-09 A3版  作者:张燕燕

  清明,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安排的。我们家的清明从家族群里的一则消息开始。昨天,舅爹在家族群里发布消息:各位家人,今年上坟定于4月5日(星期天)。请安排好时间,积极参加。每年临近清明,舅爹便开始在群里通知,各家便开始统筹规划,小心翼翼地商量,尽量与夫家(媳妇家)错开时间。毕竟清明祭祀是传统习俗,马虎不得。
  定好时间,家人们从各地风尘仆仆赶往老家赴一年一度的清明之约。清明,于我家,是一群工作、生活在外地的凤庆人回家相聚的日子,每一次传统节日的假期,都是维系家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也才有时间从外地抽身回归家乡。
  清明家宴的菜谱取决于当日掌厨的家人,如果是九姨掌勺,那就是一桌临沧风味的美食;如果是弟媳掌勺,那就是风花雪月的大理风味;如果是舅妈掌勺,小湾特色绝对少不了,菜品变来变去,几道保留菜式永远不变——凉拌香椿、树头菜炒腊肉、凉鸡。
  鸡是云县的姨妈喂养,肥嘟嘟的,杀洗结束,整只入锅烹煮,煮熟,将鸡肉大块撕好,拌上韭菜、芫荽、绿豆芽、莴苣丝、胡萝卜丝,红绿相间,加花椒油、辣椒油、盐巴、味精调味即可。
  树头菜和香椿都是春天的应季野菜,要早早起床到菜市场才能“抢”到,而离家的我们,也只有清明回家才能享受香椿的美味。这是久违的味蕾记忆,也是一直以来的乡愁,一个人,无论离家多久,家乡的美食永远是他们回家的钥匙。我就这样沉溺在这满屋的香味里,香椿择去老枝,过水焯后香味更加浓郁。稍微闷一刻钟后,拌上辣椒面和盐,就是美食一道。也有人喜欢用它炒鸡蛋,不过相比与蛋液混合油炙后的满口油香,我更喜欢用热水清焯后最大限度保留原味那唇齿留香的美好。
  就这样流连着每一年的家宴。其实流连的不止是美食,还有流淌在血液里的亲情。
  过去,外婆健在的时候,常会相约相熟的好友一起上山祭祀, 那时候没有车,锅碗瓢盆和各种食材都是用扁担挑着上山的,还有一挑东西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每年清明前一天,外婆就要去定一桶米凉虾,然后在家自制一盆冰粉,熬一壶红糖水,由姐夫们挑起上山去,小孩子就欢天喜地的跟随其后。那个时候,清明祭祀活动更像是一次家庭野炊,家人们因为一位共同的祖先相聚,搭灶、烧水、杀鸡、生火、煮饭。大人们忙碌着,我们饿了就吃米粉,渴了就喝糖水凉虾,姐夫们还要去山上的亲奶家担一大桶水回来,因为杀鸡煮饭都要用到,我们就跟着去摘黄萢、梅子,采茶叶,郊游一般。现在想来,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后来母亲去世、外婆逝去、我离开家乡……
  如今,回到家乡,为这一桌丰盛的家宴,还有流淌在血液里永远不变的亲情。

返回
2024年05月05日  第8617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清明家宴

刊发时间:2020-04-09 A3版  作者:张燕燕 【字体:大 中 小】

  清明,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安排的。我们家的清明从家族群里的一则消息开始。昨天,舅爹在家族群里发布消息:各位家人,今年上坟定于4月5日(星期天)。请安排好时间,积极参加。每年临近清明,舅爹便开始在群里通知,各家便开始统筹规划,小心翼翼地商量,尽量与夫家(媳妇家)错开时间。毕竟清明祭祀是传统习俗,马虎不得。
  定好时间,家人们从各地风尘仆仆赶往老家赴一年一度的清明之约。清明,于我家,是一群工作、生活在外地的凤庆人回家相聚的日子,每一次传统节日的假期,都是维系家族情感的重要纽带,我们也才有时间从外地抽身回归家乡。
  清明家宴的菜谱取决于当日掌厨的家人,如果是九姨掌勺,那就是一桌临沧风味的美食;如果是弟媳掌勺,那就是风花雪月的大理风味;如果是舅妈掌勺,小湾特色绝对少不了,菜品变来变去,几道保留菜式永远不变——凉拌香椿、树头菜炒腊肉、凉鸡。
  鸡是云县的姨妈喂养,肥嘟嘟的,杀洗结束,整只入锅烹煮,煮熟,将鸡肉大块撕好,拌上韭菜、芫荽、绿豆芽、莴苣丝、胡萝卜丝,红绿相间,加花椒油、辣椒油、盐巴、味精调味即可。
  树头菜和香椿都是春天的应季野菜,要早早起床到菜市场才能“抢”到,而离家的我们,也只有清明回家才能享受香椿的美味。这是久违的味蕾记忆,也是一直以来的乡愁,一个人,无论离家多久,家乡的美食永远是他们回家的钥匙。我就这样沉溺在这满屋的香味里,香椿择去老枝,过水焯后香味更加浓郁。稍微闷一刻钟后,拌上辣椒面和盐,就是美食一道。也有人喜欢用它炒鸡蛋,不过相比与蛋液混合油炙后的满口油香,我更喜欢用热水清焯后最大限度保留原味那唇齿留香的美好。
  就这样流连着每一年的家宴。其实流连的不止是美食,还有流淌在血液里的亲情。
  过去,外婆健在的时候,常会相约相熟的好友一起上山祭祀, 那时候没有车,锅碗瓢盆和各种食材都是用扁担挑着上山的,还有一挑东西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每年清明前一天,外婆就要去定一桶米凉虾,然后在家自制一盆冰粉,熬一壶红糖水,由姐夫们挑起上山去,小孩子就欢天喜地的跟随其后。那个时候,清明祭祀活动更像是一次家庭野炊,家人们因为一位共同的祖先相聚,搭灶、烧水、杀鸡、生火、煮饭。大人们忙碌着,我们饿了就吃米粉,渴了就喝糖水凉虾,姐夫们还要去山上的亲奶家担一大桶水回来,因为杀鸡煮饭都要用到,我们就跟着去摘黄萢、梅子,采茶叶,郊游一般。现在想来,那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后来母亲去世、外婆逝去、我离开家乡……
  如今,回到家乡,为这一桌丰盛的家宴,还有流淌在血液里永远不变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