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滚河畔的“哨兵”

刊发时间:2020-06-23 A1版  作者:关汪武

  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班搞村的垌那海自然村位于南滚河与南卡河交界处,过去人迹罕至,村民们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11.4公里的边境线,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班老乡,沧源的一个边境乡。1960年,根据《中缅边界议定书》回归于祖国,是中国最为年轻的一个乡。1987年,为了发展和守好边境线,当地党委、政府决定在抵边的班搞村建立垌那海联营胶队,时有31岁的田新华被选为胶队队长,他举家来到了这里,带领胶队的胶农开地建房、种植橡胶,陆续安置了下来。
  田新华告诉笔者,过去的垌那海联营胶队都是茅草房,只有14户人家。这里没有公路,与外界相连的只有山间小路。当时,大家一边种植橡胶、一边巡查边境线,因这一带大多是原始森林,树多林密,刚开始巡查边境线时,举步维艰,开辟巡查小道、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成为了他们的日常。
  “苦累到不怕,就是怕这里的疟疾。”胶农介绍,当时的胶队疟疾高发,亲戚朋友都不愿意来到胶队。特别是雨季天,蚊虫太多,稍不注意就会染上疟疾。老队长田新华原先有3个子女都死于疟疾。
  胶队建立之初,各项经济与医疗等条件十分滞后,胶农的生活水平、生存状况远远不如其他农村的群众。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田新华和胶农们一直坚守了下来。
  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垌那海胶队有了公路。胶农肖中华接过老一辈边境巡查的担子,成为胶队专职的外事界务员。多年来,他任劳任怨,曾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外事界务员”。
  “我应该算是胶队的‘第二代界务员’,与过去相比,好在有老一辈长年累月走出的巡查山路和留下的野外巡查经验。”肖中华介绍,现在,他负责巡查的边境线直线有11.4公里,外线有15.8公里。每次巡查边境线,他都会约上胶队的护林员,他们事先要准备好干粮等物品,一走就是两天时间。尤其到了雨季,山路湿滑,更加危险,但生怕界碑遭到破坏、界线被塌方掩盖,再危险再困难也要坚持巡查。
  “在守好每一寸边境线的同时,加快垌那海胶队的发展,也是胶农们最大的夙愿。”2016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垌那海胶队的建设全面铺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通过不断发展壮大橡胶种植和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以橡胶、茶叶,生态猪、鸡养殖为主的产业致富支撑,极大改善了胶农的生产生活条件。胶队从原来的14户人家增加到了现在的35户142人,并被命名为垌那海自然村,同时,成为沧源的“沿边小康示范村”。
  肖中华说:“现在的垌那海,茅草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安居房,一家一院,大家的吃住行、就医等都有了保障。接下来,就是要全心全意守好国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垌那海自然村的边境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村里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以网格化管理和防控为抓手,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形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他们夜以继日巡查着边境一线和每一个出入人员,守护着国门、担负着初心和使命。

返回
2024年05月03日  第8692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南滚河畔的“哨兵”

刊发时间:2020-06-23 A1版  作者:关汪武 【字体:大 中 小】

  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班搞村的垌那海自然村位于南滚河与南卡河交界处,过去人迹罕至,村民们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11.4公里的边境线,经历了无数的艰辛。
  班老乡,沧源的一个边境乡。1960年,根据《中缅边界议定书》回归于祖国,是中国最为年轻的一个乡。1987年,为了发展和守好边境线,当地党委、政府决定在抵边的班搞村建立垌那海联营胶队,时有31岁的田新华被选为胶队队长,他举家来到了这里,带领胶队的胶农开地建房、种植橡胶,陆续安置了下来。
  田新华告诉笔者,过去的垌那海联营胶队都是茅草房,只有14户人家。这里没有公路,与外界相连的只有山间小路。当时,大家一边种植橡胶、一边巡查边境线,因这一带大多是原始森林,树多林密,刚开始巡查边境线时,举步维艰,开辟巡查小道、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成为了他们的日常。
  “苦累到不怕,就是怕这里的疟疾。”胶农介绍,当时的胶队疟疾高发,亲戚朋友都不愿意来到胶队。特别是雨季天,蚊虫太多,稍不注意就会染上疟疾。老队长田新华原先有3个子女都死于疟疾。
  胶队建立之初,各项经济与医疗等条件十分滞后,胶农的生活水平、生存状况远远不如其他农村的群众。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田新华和胶农们一直坚守了下来。
  9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垌那海胶队有了公路。胶农肖中华接过老一辈边境巡查的担子,成为胶队专职的外事界务员。多年来,他任劳任怨,曾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外事界务员”。
  “我应该算是胶队的‘第二代界务员’,与过去相比,好在有老一辈长年累月走出的巡查山路和留下的野外巡查经验。”肖中华介绍,现在,他负责巡查的边境线直线有11.4公里,外线有15.8公里。每次巡查边境线,他都会约上胶队的护林员,他们事先要准备好干粮等物品,一走就是两天时间。尤其到了雨季,山路湿滑,更加危险,但生怕界碑遭到破坏、界线被塌方掩盖,再危险再困难也要坚持巡查。
  “在守好每一寸边境线的同时,加快垌那海胶队的发展,也是胶农们最大的夙愿。”2016年,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垌那海胶队的建设全面铺开,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通过不断发展壮大橡胶种植和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以橡胶、茶叶,生态猪、鸡养殖为主的产业致富支撑,极大改善了胶农的生产生活条件。胶队从原来的14户人家增加到了现在的35户142人,并被命名为垌那海自然村,同时,成为沧源的“沿边小康示范村”。
  肖中华说:“现在的垌那海,茅草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安居房,一家一院,大家的吃住行、就医等都有了保障。接下来,就是要全心全意守好国门。”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垌那海自然村的边境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村里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以网格化管理和防控为抓手,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形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他们夜以继日巡查着边境一线和每一个出入人员,守护着国门、担负着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