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脱贫战场党旗红

刊发时间:2020-07-10 A1版  作者:杨中美

检验干部担当   密切干群关系

临翔区脱贫战场党旗红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杨中美) 临翔区坚持用党建凝聚力量,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抓脱贫强党建,脱贫攻坚不仅成为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更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坚实纽带,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战场高高飘扬。
  建强阵地,攻坚战场堡垒强。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56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到“家门口”,村组议事、群众活动有了“主阵地”;组织村组干部培训3400余人次,310名村组干部参加云南开放大学“双提升”注册学习;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483名党员带动1400余户群众共同致富;建立“岗位补贴+社会保险+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奖励”待遇保障机制,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为每个村配备2至3名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养村组后备力量1490人。制定出台机关党员干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制度,每月1次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推动党员干部下沉脱贫攻坚第一线,访民情、听民声,解难事、办实事,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7万余件。
  聚合人才,找准产业促增收。优先把党政综合、经济涉企、政法综治、涉农科技等部门的干部精准选派到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矛盾纠纷突出村、产业落后村,让最优秀、最能干、最合适的人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群众讲党恩、算收入、补短板、出思路、话发展。借力华中科技大学6个专家团队进行科技、农业、教育、卫生帮扶,举办院士专家“临翔大讲堂”5期培训857人次,聘请引进教育、医疗卫生、竹编、制陶等各类专家22人;培养金线莲种植、洁净普洱茶生产、烤烟生产、竹编和土陶手艺人等各类乡土人才320余名,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充分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实施“万名电商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7000余名,实现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电商扶贫“核心”人才。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成立产业专业合作社,采取籽种供应、种植规范、价格收购、加工检验、包装储存、交付订单等“六个统一”,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现身说法,脱贫致富增动力。紧紧围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组织村民说村史、编村史、议村史,依托村组活动场所创建村史室89个,深入开展“讲实话、说变化、感党恩、谋幸福”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各地共组织开展各类知恩感恩教育5600多场次,群众普遍参与达5次以上,群众对家乡的归属感、自豪感得到增强。依托乡镇党校、村组活动阵地开办111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农村大讲堂”,由党政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学校教师、农业技术专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乡土人才担任专兼职讲师,以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方式,向贫困群众宣讲相关理论知识和惠民政策,开展讲习活动1821场次,参与党员群众达14.5万余人次。

返回
2024年03月29日  第8709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临翔区脱贫战场党旗红

刊发时间:2020-07-10 A1版  作者:杨中美 【字体:大 中 小】

检验干部担当   密切干群关系

临翔区脱贫战场党旗红

  本报讯 (特约记者   杨中美) 临翔区坚持用党建凝聚力量,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前沿阵地,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抓脱贫强党建,脱贫攻坚不仅成为检验党员干部的试金石,更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坚实纽带,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战场高高飘扬。
  建强阵地,攻坚战场堡垒强。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将56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到“家门口”,村组议事、群众活动有了“主阵地”;组织村组干部培训3400余人次,310名村组干部参加云南开放大学“双提升”注册学习;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483名党员带动1400余户群众共同致富;建立“岗位补贴+社会保险+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奖励”待遇保障机制,村组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为每个村配备2至3名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养村组后备力量1490人。制定出台机关党员干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制度,每月1次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推动党员干部下沉脱贫攻坚第一线,访民情、听民声,解难事、办实事,为群众解决困难问题2.7万余件。
  聚合人才,找准产业促增收。优先把党政综合、经济涉企、政法综治、涉农科技等部门的干部精准选派到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矛盾纠纷突出村、产业落后村,让最优秀、最能干、最合适的人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群众讲党恩、算收入、补短板、出思路、话发展。借力华中科技大学6个专家团队进行科技、农业、教育、卫生帮扶,举办院士专家“临翔大讲堂”5期培训857人次,聘请引进教育、医疗卫生、竹编、制陶等各类专家22人;培养金线莲种植、洁净普洱茶生产、烤烟生产、竹编和土陶手艺人等各类乡土人才320余名,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充分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实施“万名电商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7000余名,实现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名电商扶贫“核心”人才。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成立产业专业合作社,采取籽种供应、种植规范、价格收购、加工检验、包装储存、交付订单等“六个统一”,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现身说法,脱贫致富增动力。紧紧围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组织村民说村史、编村史、议村史,依托村组活动场所创建村史室89个,深入开展“讲实话、说变化、感党恩、谋幸福”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各地共组织开展各类知恩感恩教育5600多场次,群众普遍参与达5次以上,群众对家乡的归属感、自豪感得到增强。依托乡镇党校、村组活动阵地开办111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和“农村大讲堂”,由党政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乡镇学校教师、农业技术专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乡土人才担任专兼职讲师,以课堂教学、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方式,向贫困群众宣讲相关理论知识和惠民政策,开展讲习活动1821场次,参与党员群众达14.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