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 造福于民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早秋麦”关键技术推动麦类生产高产高效
刊发时间:2020-08-04 A1版  作者:彭文先 张天龙 杨振宇

  在国土面积以山地为主的云南省,一般情况下小麦的平均亩产只有250千克左右,而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临翔区蚂蚁堆乡实施的早秋小麦试验示范样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的平均亩产却都在500千克以上,两次刷新了我省早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表明,我市参与完成的《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其项目团队功不可没。
  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麦类室的实验室里,麦类室主任、高级农艺师沙云带着他的团队正在进行小麦品种性状鉴定。“如果鉴定出比较好的品种,我们再好中选优,又进入下一轮的试验。”沙云告诉记者,麦类品种性状鉴定虽是育种工作中的常规动作,但鉴定的项目一般不少于40项,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
  参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沙云及其团队也曾不厌其烦地开展过麦类品种性状鉴定。基于项目实施前的研究积累,加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攻坚突破,沙云及其团队最终选育出丰产多抗的临麦15、临麦16、临大麦3号三个早熟麦类品种,并成为主推品种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
  沙云说:“育种的过程我们既注重品种的丰产性,也注重品种的品质,这三个品种的品质特征,都达到了国家优质标准,其中临麦15是面条馒头加工型的小麦,临麦16是弱筋小麦。”
  《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沙云及其团队不仅在育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在耕作制度、集成技术、种植模式等方面取得诸多创新成果。
  “云南冬春季节少雨,旱灾多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2010年起就陆续开展早秋小麦的研究,通过选育早熟品种、提早播种节令、提早施肥、提早收获来降低干旱对麦类生产造成的影响。”沙云介绍,早秋小麦比普通小麦提早种植一个月左右,能充分利用秋季和初冬季光、热、水、土自然资源,通过改变麦类栽培方式和耕作制度等来实现麦类作物增产增效。
  “云南包括临沧的麦类生产可谓十里不同天,不同生产区域有不同的耕作特点。坝区对麦类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更高,我们就用丰产栽培技术,在山区,我们就采用轻简化、省工省力省时的播种方式。”沙云说,他们根据不同区域的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地形成了“规范化机械播种技术”“轻简化栽培技术”“前促、中补、后控”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四项关键配套技术,并制定临沧《早秋小麦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申报两项国家专利。
  针对临沧产业布局的实际,沙云及其团队还积极拓展麦类生产的空间,采取“玉米(早蔬菜、瓜类)——早秋麦”“早秋麦——烤烟——早秋麦”“核桃(果、桑)套种早秋麦”“烤烟套种玉米间种早秋麦”等种植模式。“起到一个间套互种的作用,让我们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都能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沙云说。
  依托育种、耕作制度、集成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我市实施的早秋小麦试验示范样板,2018年单产达503.2千克,首次刷新云南省早秋小麦最高单产记录,2019年实现单产544.9千克、最高百亩平均单产510.6千克,再次刷新全省记录。
  沙云介绍,“现在临沧市麦类面积在50万亩左右,其中山区的40万亩麦类生产,基本上都在使用我们集成的这套技术。”不仅在临沧,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在全省各地广泛推广应用。2016至2018年,我省各地累计在540.04万亩的麦类生产中示范推广该项技术,新增总产量3.05亿千克、新增产值7.244亿元、新增纯收益7.003亿元。
  省级专家组认为,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云南省麦类冬春干旱、倒春寒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多点试验示范实现增产,为确保云南省粮食安全、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今年7月,《早秋小麦大麦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高级农艺师沙云分别被表彰为云南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获奖者。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积极主动与各大高校院所广泛深入开展合作,搭建精准高效科技创新平台。“我们从学历提升、年龄结构优化、人员充实等方面加强团队建设,并依托各类项目提供有力的科研资金保障,通过技术力量的联结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各领域创新成果转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科技创新成果的实惠。”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郑家银说。

返回
2024年05月07日  第873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藏粮于技 造福于民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早秋麦”关键技术推动麦类生产高产高效

刊发时间:2020-08-04 A1版  作者:彭文先 张天龙 杨振宇 【字体:大 中 小】

  在国土面积以山地为主的云南省,一般情况下小麦的平均亩产只有250千克左右,而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临翔区蚂蚁堆乡实施的早秋小麦试验示范样板,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的平均亩产却都在500千克以上,两次刷新了我省早秋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这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表明,我市参与完成的《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及其项目团队功不可没。
  在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麦类室的实验室里,麦类室主任、高级农艺师沙云带着他的团队正在进行小麦品种性状鉴定。“如果鉴定出比较好的品种,我们再好中选优,又进入下一轮的试验。”沙云告诉记者,麦类品种性状鉴定虽是育种工作中的常规动作,但鉴定的项目一般不少于40项,是一个漫长而繁琐的过程。
  参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实施的《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沙云及其团队也曾不厌其烦地开展过麦类品种性状鉴定。基于项目实施前的研究积累,加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攻坚突破,沙云及其团队最终选育出丰产多抗的临麦15、临麦16、临大麦3号三个早熟麦类品种,并成为主推品种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种植。
  沙云说:“育种的过程我们既注重品种的丰产性,也注重品种的品质,这三个品种的品质特征,都达到了国家优质标准,其中临麦15是面条馒头加工型的小麦,临麦16是弱筋小麦。”
  《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沙云及其团队不仅在育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在耕作制度、集成技术、种植模式等方面取得诸多创新成果。
  “云南冬春季节少雨,旱灾多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2010年起就陆续开展早秋小麦的研究,通过选育早熟品种、提早播种节令、提早施肥、提早收获来降低干旱对麦类生产造成的影响。”沙云介绍,早秋小麦比普通小麦提早种植一个月左右,能充分利用秋季和初冬季光、热、水、土自然资源,通过改变麦类栽培方式和耕作制度等来实现麦类作物增产增效。
  “云南包括临沧的麦类生产可谓十里不同天,不同生产区域有不同的耕作特点。坝区对麦类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更高,我们就用丰产栽培技术,在山区,我们就采用轻简化、省工省力省时的播种方式。”沙云说,他们根据不同区域的生产特点,因地制宜地形成了“规范化机械播种技术”“轻简化栽培技术”“前促、中补、后控”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等四项关键配套技术,并制定临沧《早秋小麦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申报两项国家专利。
  针对临沧产业布局的实际,沙云及其团队还积极拓展麦类生产的空间,采取“玉米(早蔬菜、瓜类)——早秋麦”“早秋麦——烤烟——早秋麦”“核桃(果、桑)套种早秋麦”“烤烟套种玉米间种早秋麦”等种植模式。“起到一个间套互种的作用,让我们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都能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沙云说。
  依托育种、耕作制度、集成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我市实施的早秋小麦试验示范样板,2018年单产达503.2千克,首次刷新云南省早秋小麦最高单产记录,2019年实现单产544.9千克、最高百亩平均单产510.6千克,再次刷新全省记录。
  沙云介绍,“现在临沧市麦类面积在50万亩左右,其中山区的40万亩麦类生产,基本上都在使用我们集成的这套技术。”不仅在临沧,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在全省各地广泛推广应用。2016至2018年,我省各地累计在540.04万亩的麦类生产中示范推广该项技术,新增总产量3.05亿千克、新增产值7.244亿元、新增纯收益7.003亿元。
  省级专家组认为,早秋小麦大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云南省麦类冬春干旱、倒春寒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通过多点试验示范实现增产,为确保云南省粮食安全、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今年7月,《早秋小麦大麦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高级农艺师沙云分别被表彰为云南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和获奖者。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我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积极主动与各大高校院所广泛深入开展合作,搭建精准高效科技创新平台。“我们从学历提升、年龄结构优化、人员充实等方面加强团队建设,并依托各类项目提供有力的科研资金保障,通过技术力量的联结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各领域创新成果转化,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科技创新成果的实惠。”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郑家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