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洞:临沧史前文明的步履

刊发时间:2020-08-16 A3版  作者:曾庆芳

  2003年,被誉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耿马石佛洞发掘。发掘中发现了丰富的建筑遗存和其他相关遗迹现象,出土了大量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遗物,临沧早期古文化在封存了近3500年后,重现尘嚣,为世人所认知——
石佛洞:临沧史前文明的步履
□   曾庆芳

  石佛洞和大多史前人类所居住的洞穴一样,坐落在有着陡峭斜坡的山坡上。由公路往上爬,去石佛洞的路十分陡峭,充满了野趣,满是长青树木和小灌木丛。公路下的小黑江,则仍如开天辟地之初般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力。洞穴内宽畅曲折,内有3个可容千人的平台,洞内地势东北稍高西南略低。洞里似乎很空芜荒凉,一副被遗弃的模样,挖掘又被重新填平的土方里看不出掩埋着生命曾蓬勃热烈过的任何迹象。洞穴充满了潮湿气,倒挂着巨大的钟乳石群,静听,有“嘀嗒嘀嗒”滴落在石上的水声;大群淡棕色、毛茸茸的蝙蝠把这儿当作了它们栖息的天堂,人进去,一齐涌着挤向出口,像失了魂似的拼命颤动着翅膀。夏季,洞外酷暑难当,而洞内清爽宜人。遇到云雾缭绕的时候,整个洞像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外衣。洞对面群峰如镞,披一身青翠默默伫立。目力所及的小黑江沿岸全是原生态的陡直绝壁和密林,显得神秘莫测。
  洞穴内的石壁前有一尊佛像,石佛洞也因此而得名。当地佤族相传,该洞很早以前有替人叫魂的佤族先人居住,先人后来变成了佛像。在普通百姓的眼中,洞穴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佛光,是他们祈福来生和现世的最佳地点。石佛洞在当地佤语中叫“冉布吕”,最早有当地佤族在此赕佛。当地的佤族1950年以前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后来该洞逐渐成为周边地区傣族新年祈福的场所。每年泼水节,附近的老百姓都会来这里拜佛,佛像前还有信众们点的蜡烛残留着。
  石佛洞内发掘出建筑遗迹8座,开口层位不一,其建筑形式都为在地面挖柱洞起建,从房屋建筑的叠压关系分析,当时的人们已不再四处游荡、四处狩猎,他们学会了耕作,一起居住,过大规模的群居生活,并形成了以家为单位结构的氏族家庭。板灰、竹笆、木炭、立柱残留和竹子分布,这些形形色色的出士的残留物,向我们讲述着石佛洞人改造周围世界的神奇故事,他们沿着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的轨迹缓慢艰辛地拉开了建筑艺术的帷幕。可惜石佛洞人建任何东西都用木头、竹片,因此石佛洞人的住地消陨得如同鲜花一般彻底,被尘土层层覆盖得了无踪迹。
  为石佛洞久远的往昔增添华美色彩的是大量的陶制品。陶器是石佛洞遗址出土数量最多的遗物。一块块陶片,就可以担当起一部石佛洞遗址无数先民的断代史。
  石佛洞挖掘的陶器具有相当独特的魅力,全部为手工制。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少有泥质陶。陶器的胎土均用本地的黏土做原料,视其类型和用途而掺入分量不等的砂粒。陶器有平底器、圜底器和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器物类型多样,以罐为主,另有盆形器、钵、缸、支座等,其中单耳罐、折耳罐、圜底钵别具一格,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形形色色,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具,这些都是作为生活之必需品而制作的,不是为了欣赏而生产的,更不是彰显个性的作品,平朴、单纯,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普通,素朴得让人几乎忽略它的美。
  纹饰有弦纹、蓖点纹、戳印纹……在器物抹光后形成的光面上再压或印纹是该遗址陶器纹饰的一大特点。这其中以磨光黑陶折肩罐的纹饰最为精致。肩部以上抹光,而其下装饰以绳纹为主的折肩罐是一大特色。肩部以连续涡纹曲线组成委婉的波浪曲线。在连续的波纹中,等距离缀以圆点,如波浪上跃动的水珠。专家推测这是先民们对小黑江奔腾流水的一种意向性表现,其中似乎也有子孙们“瓜瓞绵绵”的象征寓意,这是源自先民内心中最为素朴的理想。一些变形鸟纹环绕平面形状呈圆形的口部,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太阳崇拜,以及沧源岩画中的羽人、太阳人画面,具有鲜明的族群特色。
  另一挖掘出的圆底罐腹部饰有花瓣纹和绳纹,花瓣在简单的绳纹间轻松地飘荡,所有陶片的纹饰都显示了一种极其自然的生命力,像花瓣般绽放,像水浪在江河中奔涌,像火焰在大地上燃烧,像投掷的飞石索,像舞蹈起伏的节奏,像流星在空中的流逝……点线之间,随心所欲,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原始生命的张力,一切来源于自然界生命律动给予的启示,没有一丝刻意为之或精细刻板的成分。这些陶器大多式样拙朴,很少有色彩,却让人感觉到了美的存在。它们虽然简单而且有残缺,却总会让人意犹未尽地长久地观望。
  变形鸟纹是除绳纹外出现频率最多的一类纹饰。构图之繁复,制作之精巧,在同时代的考古学中实属罕见。这些复合纹饰构图严谨,似与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陶器上大批稚拙的鱼纹,鱼是人类通向广袤大海的真正线索,证明石佛洞人最早有大规模的渔猎。然后,出现了水的蜿蜒波纹。小黑江岸边很早就发展了农业。水与谷物对先民而言缺一不可。从发掘出的大量动物骨骼和水生动物蚌壳,以及炭化稻谷等遗物,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石佛洞人既是猎人又是渔夫,还学会了种植水稻。
  石佛洞大量炭化稻谷的出土,表明农业是石佛洞人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耿马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耿马的傣族已开始种稻,石佛洞遗址水稻的发现与研究,将该地区的水稻栽培史延伸到了3500年前。而遗址中粟米的出现也让人惊奇,粟一般在北方种植,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可能是西北高原地区族群迁徙移动或文化交流的结果,揭示了在此生活的民族多样性与文化的复杂性。
  遗址出土的石器是目前澜沧江流域加工技术最为先进的地区。石器有磨制和打制两种,以磨制石器为主,此类石器均通体磨光,磨制较精。器类复杂多样,生产工具有斧、锛、凿、铲等。渔猎工具有弹丸、石球、网坠,另有纺轮、石环、耳玦等。骨器主要为锥、凿、镞、鱼钩等;牙器有穿孔牙饰、牙锥形饰,另有少量的角锥。
  石佛洞挖掘出的一件星形器,工艺考究且造型尤为独特。此石器属灰绿硅质岩,齿轮尖部均残,平面形状呈放射状星状。复原后基本平面形状中部为一圆形,立面呈筒状,内壁遗留显著的磨制痕迹,上下沿对称分布着12个小锥状齿轮,中间也对称分布6个大小均一的长齿轮,齿轮长度大致等分,其中6个小齿轮与6个大齿轮对称交叉分布,磨制精细,几何切面和磨制技术均显示出高超的水平。专家推测此石器与后来铜鼓上太阳纹光体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应有着某种宗教或信仰崇拜意义上的关联。当时的石佛洞居民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星型器可能为巫师专用权杖的“杖首”。
  艺术品是最能显示一个民族文明成熟度的东西。那时的石佛洞人已懂得用饰品来装点自己的生活。石饰品有坠饰、石镯、石簪、石环、眉棒;骨饰品有骨镯、骨耳坠,长方形、圆形的佩饰,穿孔的兽牙等。其中有一件钻空的白色砾石,做工精致,两面扁平,形制均匀,中间雕刻有海贝纹饰,宛如现代妇女项下装饰的鸡心形项链。此标本是一件水磨椭圆形玉石,从中我们发现此时的石佛洞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钻孔的技术,他们的文明已进化到一定程度。不是一个刚脱胎于原始生活,刚从野蛮懵懂阶段转化来的文明。
  考古发掘出来的石佛洞,是一个“冻结”在3000多年前的史前人类的遗址。发掘中在洞内地层堆积中发现了两层碎石层,碎石层的底部分布有大量的炭灰、炭化谷、陶片、石器及骨器等,都发现有大片建筑遗迹。碎石层上面往往覆盖有从洞顶塌落的巨大石块,大石块与碎石沉重地覆盖在居住面上。专家推测应当是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的结果,这种巨大的外力作用,最有可能的是地震。耿马地处地震带上,南汀河断裂带横贯全境,地震灾害频繁。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对这一自然灾害束手无策。
  石佛洞人的来源及后来的去向,现在还无从知晓。他们创造出的文明消隐在了历史迷雾的深处。石佛洞人作为一个特有的种族,我们今天已无从找寻,他们的宗教和习俗,也随之消亡。先秦时期,活动在云南的民族主要是氐羌、百越、百濮几大族系的部落群体。《华阳国志·南中志》载:云南在昔盖夷越之地。云南东部、南部、澜沧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均为百越、百濮族群的聚居区域,也就是现在的傣、佤、布朗族的先民居住地。如今在阿佤山以及布朗山寨里,在那些健康、快活、黝黑的脸上,你似乎还能搜寻到石佛洞人那充满活力的影子。他们身上,依然闪烁着石佛洞人生命力的光彩,依然保留着同一种古老的宇宙意识及万物有灵的观念。

返回
2024年05月06日  第874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石佛洞:临沧史前文明的步履

刊发时间:2020-08-16 A3版  作者:曾庆芳 【字体:大 中 小】

  2003年,被誉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耿马石佛洞发掘。发掘中发现了丰富的建筑遗存和其他相关遗迹现象,出土了大量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遗物,临沧早期古文化在封存了近3500年后,重现尘嚣,为世人所认知——
石佛洞:临沧史前文明的步履
□   曾庆芳

  石佛洞和大多史前人类所居住的洞穴一样,坐落在有着陡峭斜坡的山坡上。由公路往上爬,去石佛洞的路十分陡峭,充满了野趣,满是长青树木和小灌木丛。公路下的小黑江,则仍如开天辟地之初般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力。洞穴内宽畅曲折,内有3个可容千人的平台,洞内地势东北稍高西南略低。洞里似乎很空芜荒凉,一副被遗弃的模样,挖掘又被重新填平的土方里看不出掩埋着生命曾蓬勃热烈过的任何迹象。洞穴充满了潮湿气,倒挂着巨大的钟乳石群,静听,有“嘀嗒嘀嗒”滴落在石上的水声;大群淡棕色、毛茸茸的蝙蝠把这儿当作了它们栖息的天堂,人进去,一齐涌着挤向出口,像失了魂似的拼命颤动着翅膀。夏季,洞外酷暑难当,而洞内清爽宜人。遇到云雾缭绕的时候,整个洞像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外衣。洞对面群峰如镞,披一身青翠默默伫立。目力所及的小黑江沿岸全是原生态的陡直绝壁和密林,显得神秘莫测。
  洞穴内的石壁前有一尊佛像,石佛洞也因此而得名。当地佤族相传,该洞很早以前有替人叫魂的佤族先人居住,先人后来变成了佛像。在普通百姓的眼中,洞穴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佛光,是他们祈福来生和现世的最佳地点。石佛洞在当地佤语中叫“冉布吕”,最早有当地佤族在此赕佛。当地的佤族1950年以前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后来该洞逐渐成为周边地区傣族新年祈福的场所。每年泼水节,附近的老百姓都会来这里拜佛,佛像前还有信众们点的蜡烛残留着。
  石佛洞内发掘出建筑遗迹8座,开口层位不一,其建筑形式都为在地面挖柱洞起建,从房屋建筑的叠压关系分析,当时的人们已不再四处游荡、四处狩猎,他们学会了耕作,一起居住,过大规模的群居生活,并形成了以家为单位结构的氏族家庭。板灰、竹笆、木炭、立柱残留和竹子分布,这些形形色色的出士的残留物,向我们讲述着石佛洞人改造周围世界的神奇故事,他们沿着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的轨迹缓慢艰辛地拉开了建筑艺术的帷幕。可惜石佛洞人建任何东西都用木头、竹片,因此石佛洞人的住地消陨得如同鲜花一般彻底,被尘土层层覆盖得了无踪迹。
  为石佛洞久远的往昔增添华美色彩的是大量的陶制品。陶器是石佛洞遗址出土数量最多的遗物。一块块陶片,就可以担当起一部石佛洞遗址无数先民的断代史。
  石佛洞挖掘的陶器具有相当独特的魅力,全部为手工制。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少有泥质陶。陶器的胎土均用本地的黏土做原料,视其类型和用途而掺入分量不等的砂粒。陶器有平底器、圜底器和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器物类型多样,以罐为主,另有盆形器、钵、缸、支座等,其中单耳罐、折耳罐、圜底钵别具一格,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形形色色,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具,这些都是作为生活之必需品而制作的,不是为了欣赏而生产的,更不是彰显个性的作品,平朴、单纯,一切显得那么自然普通,素朴得让人几乎忽略它的美。
  纹饰有弦纹、蓖点纹、戳印纹……在器物抹光后形成的光面上再压或印纹是该遗址陶器纹饰的一大特点。这其中以磨光黑陶折肩罐的纹饰最为精致。肩部以上抹光,而其下装饰以绳纹为主的折肩罐是一大特色。肩部以连续涡纹曲线组成委婉的波浪曲线。在连续的波纹中,等距离缀以圆点,如波浪上跃动的水珠。专家推测这是先民们对小黑江奔腾流水的一种意向性表现,其中似乎也有子孙们“瓜瓞绵绵”的象征寓意,这是源自先民内心中最为素朴的理想。一些变形鸟纹环绕平面形状呈圆形的口部,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太阳崇拜,以及沧源岩画中的羽人、太阳人画面,具有鲜明的族群特色。
  另一挖掘出的圆底罐腹部饰有花瓣纹和绳纹,花瓣在简单的绳纹间轻松地飘荡,所有陶片的纹饰都显示了一种极其自然的生命力,像花瓣般绽放,像水浪在江河中奔涌,像火焰在大地上燃烧,像投掷的飞石索,像舞蹈起伏的节奏,像流星在空中的流逝……点线之间,随心所欲,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原始生命的张力,一切来源于自然界生命律动给予的启示,没有一丝刻意为之或精细刻板的成分。这些陶器大多式样拙朴,很少有色彩,却让人感觉到了美的存在。它们虽然简单而且有残缺,却总会让人意犹未尽地长久地观望。
  变形鸟纹是除绳纹外出现频率最多的一类纹饰。构图之繁复,制作之精巧,在同时代的考古学中实属罕见。这些复合纹饰构图严谨,似与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有着某种渊源关系。
  陶器上大批稚拙的鱼纹,鱼是人类通向广袤大海的真正线索,证明石佛洞人最早有大规模的渔猎。然后,出现了水的蜿蜒波纹。小黑江岸边很早就发展了农业。水与谷物对先民而言缺一不可。从发掘出的大量动物骨骼和水生动物蚌壳,以及炭化稻谷等遗物,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石佛洞人既是猎人又是渔夫,还学会了种植水稻。
  石佛洞大量炭化稻谷的出土,表明农业是石佛洞人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耿马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耿马的傣族已开始种稻,石佛洞遗址水稻的发现与研究,将该地区的水稻栽培史延伸到了3500年前。而遗址中粟米的出现也让人惊奇,粟一般在北方种植,在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可能是西北高原地区族群迁徙移动或文化交流的结果,揭示了在此生活的民族多样性与文化的复杂性。
  遗址出土的石器是目前澜沧江流域加工技术最为先进的地区。石器有磨制和打制两种,以磨制石器为主,此类石器均通体磨光,磨制较精。器类复杂多样,生产工具有斧、锛、凿、铲等。渔猎工具有弹丸、石球、网坠,另有纺轮、石环、耳玦等。骨器主要为锥、凿、镞、鱼钩等;牙器有穿孔牙饰、牙锥形饰,另有少量的角锥。
  石佛洞挖掘出的一件星形器,工艺考究且造型尤为独特。此石器属灰绿硅质岩,齿轮尖部均残,平面形状呈放射状星状。复原后基本平面形状中部为一圆形,立面呈筒状,内壁遗留显著的磨制痕迹,上下沿对称分布着12个小锥状齿轮,中间也对称分布6个大小均一的长齿轮,齿轮长度大致等分,其中6个小齿轮与6个大齿轮对称交叉分布,磨制精细,几何切面和磨制技术均显示出高超的水平。专家推测此石器与后来铜鼓上太阳纹光体有一定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应有着某种宗教或信仰崇拜意义上的关联。当时的石佛洞居民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星型器可能为巫师专用权杖的“杖首”。
  艺术品是最能显示一个民族文明成熟度的东西。那时的石佛洞人已懂得用饰品来装点自己的生活。石饰品有坠饰、石镯、石簪、石环、眉棒;骨饰品有骨镯、骨耳坠,长方形、圆形的佩饰,穿孔的兽牙等。其中有一件钻空的白色砾石,做工精致,两面扁平,形制均匀,中间雕刻有海贝纹饰,宛如现代妇女项下装饰的鸡心形项链。此标本是一件水磨椭圆形玉石,从中我们发现此时的石佛洞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钻孔的技术,他们的文明已进化到一定程度。不是一个刚脱胎于原始生活,刚从野蛮懵懂阶段转化来的文明。
  考古发掘出来的石佛洞,是一个“冻结”在3000多年前的史前人类的遗址。发掘中在洞内地层堆积中发现了两层碎石层,碎石层的底部分布有大量的炭灰、炭化谷、陶片、石器及骨器等,都发现有大片建筑遗迹。碎石层上面往往覆盖有从洞顶塌落的巨大石块,大石块与碎石沉重地覆盖在居住面上。专家推测应当是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的结果,这种巨大的外力作用,最有可能的是地震。耿马地处地震带上,南汀河断裂带横贯全境,地震灾害频繁。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对这一自然灾害束手无策。
  石佛洞人的来源及后来的去向,现在还无从知晓。他们创造出的文明消隐在了历史迷雾的深处。石佛洞人作为一个特有的种族,我们今天已无从找寻,他们的宗教和习俗,也随之消亡。先秦时期,活动在云南的民族主要是氐羌、百越、百濮几大族系的部落群体。《华阳国志·南中志》载:云南在昔盖夷越之地。云南东部、南部、澜沧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均为百越、百濮族群的聚居区域,也就是现在的傣、佤、布朗族的先民居住地。如今在阿佤山以及布朗山寨里,在那些健康、快活、黝黑的脸上,你似乎还能搜寻到石佛洞人那充满活力的影子。他们身上,依然闪烁着石佛洞人生命力的光彩,依然保留着同一种古老的宇宙意识及万物有灵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