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人家

刊发时间:2020-08-16 A3版  作者:杨天祥

茶马古道上的人家
□   杨天祥

  一条石板路穿寨而过,将村落分成了路上半和路下半。村寨里的房屋全部是用当地山中的石块垒砌而成,以独具匠心的奇思妙想,工艺精良的能工巧匠在这里建起了错落有致、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房屋,形成了“万块石头砌成墙,屋顶石板当瓦檐。砍来树木作梁柱,冬暖夏凉住百年”的石头村寨。这就是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落——塘房。
  塘房自然村位于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山顶堂半山腰,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15℃,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有农户30多家。整个自然村以茶叶、核桃、包谷、豆类、畜牧为主要产业。历史上是茶马古道凤庆至鲁史的必经之地,承载着滇西茶马古道700多年的历史沧桑。2012年被国家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凤庆县特色乡村保护村落。
  1966年的春天,未满18岁的我和文工队的队友们,挑着行李、道具、服装、乐器等,到鲁史镇宣传演出。
  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庄,看到用石头砌墙的房子,非常好奇,便在村口停了下来,仔细观赏着整个村的房子,在这大山里,村里人用石块建盖起这些石头房子,实在令人钦佩。之后,我们又几次走过这里,到鲁史、新华、诗礼的村庄宣传演出。最后一次是1971年的秋天,我和同事到诗礼大兴村采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事迹。随着漭街渡大桥的建成,鲁史公路的通车,虽也去过江北地区,但都不再走路了,所以这一别,不知不觉就是半个世纪。
  今年五一长假,我和家人们再次来到了塘房自然村。过去经过这里是风华正茂的小伙,上山下乡,工作需要;如今再来这里是年逾古稀的老者,追忆历史,旅游休闲。在离村一公里的地方,还完整保留着一段茶马古道的石头小路,在这里,我向大家讲述了我们从这古道上走过的经历。到达村口时,天空下起了小雨,雨水冲洗着石板屋面的灰尘,犹似要以清洁的面孔欢迎我们的到来。
  鲁史公路通车后,这个村寨显得格外的幽静,人来人往的脚步声逐渐消逝,马帮的铃声、铓锣声,不再回响,只有鸡鸣狗叫,百鸟欢歌的自然和谐之音。漫步在这干净的石板路上,欣赏着这一幢幢精美的石头房,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又看到了“古道欢声商客去,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岁月情景。
  烟云穿寨而过,清风徐徐吹来,雨水带着寒气,让人顿感冰凉。我们走进了一农户家避雨,户主陶荣昆为我们冲泡他制作的晒青茶,并用煮熟的蚕豆招待我们。我边喝茶边和他拉起了家常,了解这个村的古老传说和现实的生活状况。
  陶荣昆告诉我说:“这个村过去叫石头地,石头寨、陶家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名为塘房。海拔2300至2700米之间,离鲁史16公里(公路),走小路约七八公里,一小时左右,属沿河村。300多年前,祖辈为躲避战乱,携家带口从景东来到这里,看到这山中有土地可耕种,有水源可饮用,山林茂密、气候宜人,又有马帮客商经过,便在此安居落户,用这里丰富的石头、林木资源盖起了两院石头房。300多年过去,家族发展壮大,现有36户人家,180多幢石房,姓陶的就有34户,形成了一大家人的村落。多年来,外出工作的、读书的、打工的、当兵的都在外定居了,没有人想再回到这贫困山区,如果加上这些人家,恐怕要有100户之多。”
  当我问起他家的情况时,陶荣昆面带微笑对我说:“我家有三弟兄,大哥和我在家,二哥在外。解放前,我家有几间房,几亩地,解放后被划为地主成分。改革开放后,地主、富农的子女可以参军、考工、考干、考大学,我二哥就是第一批报名参军的。入伍后因表现较好,被部队推荐考起了昆明军医大学,后在部队当医生,经过多年的努力,荣获上校军衔,转业后在蒙自工作,并在蒙自安家。”
  陶荣昆接着说:“我是小儿子,父母和我住在一起。父亲已去世,母亲83岁,身体很好,耳聪目明,还能帮我们照看家庭,做点家务。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诗礼派出所当干警,二儿子在贵州单寨县当武警。我家养有6头牛、35只羊、有茶园、核桃、种有花椒、蚕豆,包谷等农作物,加上养猪、腌腊肉火腿卖,年平均收入8万元左右,年景好时,超过10万元。家里有两院房子,大小共6幢,这一院(指我们休息的院落)有正房、厨房、面楼。房屋的外观以石头石板建盖,室内以现代生活需要装修,有客厅、卧室、堂房,室内卫生间。大门外的这院没有人住,用来装饲料,还有牛圈、羊圈等。”
  我参观了他家的房屋,面楼上是他家的粮食仓库,里面堆放着晒青春茶,刚收完的蚕豆、红豆,廊檐上还挂有没卖完的腊肉火腿。另一院正房里堆满了豆糠饲料,院场种有蔬菜和鲜花。
  我开玩笑地对他说:“从你的房屋和收入来看,你又重新当上地主了。”他轻轻笑了几声,然后对我说:“我家还在县城绿茗花园买了一幢房子,我们也没有时间去住,主要是给儿子他们回来有个落脚处。现在虽说不富裕,但也不再贫穷了,生活比过去当地主好多了。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老农民过上幸福生活,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改革开放”。
  雨过天晴,艳阳高照,阳光照亮了石板屋面,春风送来了核桃花的芳香。我们告别了陶荣昆家,准备返程。陶荣昆将我们在他家购买的茶叶、蚕豆、红豆等带上,送我们到村口上车,并热情地邀请我们再来。
  离开石头寨,披着温暖的雨后阳光,穿过“黑山门”,来到去金马的公路旁,欣赏澜沧江百里长湖的壮丽景观。来到鲁史镇,在镇政府大门外观看了大型浮雕《茶马古道第一镇——鲁史》的历史沧桑。在五道河原始森林的草甸上呼吸着清馨的空气,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快乐辛苦的一日游在这里告一段落。华灯绽放、夜市辉煌,9点多回到县城,各自归家。这一天,过得真好。

返回
2024年05月06日  第874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茶马古道上的人家

刊发时间:2020-08-16 A3版  作者:杨天祥 【字体:大 中 小】

茶马古道上的人家
□   杨天祥

  一条石板路穿寨而过,将村落分成了路上半和路下半。村寨里的房屋全部是用当地山中的石块垒砌而成,以独具匠心的奇思妙想,工艺精良的能工巧匠在这里建起了错落有致、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的房屋,形成了“万块石头砌成墙,屋顶石板当瓦檐。砍来树木作梁柱,冬暖夏凉住百年”的石头村寨。这就是茶马古道上的石头村落——塘房。
  塘房自然村位于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山顶堂半山腰,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15℃,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有农户30多家。整个自然村以茶叶、核桃、包谷、豆类、畜牧为主要产业。历史上是茶马古道凤庆至鲁史的必经之地,承载着滇西茶马古道700多年的历史沧桑。2012年被国家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凤庆县特色乡村保护村落。
  1966年的春天,未满18岁的我和文工队的队友们,挑着行李、道具、服装、乐器等,到鲁史镇宣传演出。
  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庄,看到用石头砌墙的房子,非常好奇,便在村口停了下来,仔细观赏着整个村的房子,在这大山里,村里人用石块建盖起这些石头房子,实在令人钦佩。之后,我们又几次走过这里,到鲁史、新华、诗礼的村庄宣传演出。最后一次是1971年的秋天,我和同事到诗礼大兴村采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事迹。随着漭街渡大桥的建成,鲁史公路的通车,虽也去过江北地区,但都不再走路了,所以这一别,不知不觉就是半个世纪。
  今年五一长假,我和家人们再次来到了塘房自然村。过去经过这里是风华正茂的小伙,上山下乡,工作需要;如今再来这里是年逾古稀的老者,追忆历史,旅游休闲。在离村一公里的地方,还完整保留着一段茶马古道的石头小路,在这里,我向大家讲述了我们从这古道上走过的经历。到达村口时,天空下起了小雨,雨水冲洗着石板屋面的灰尘,犹似要以清洁的面孔欢迎我们的到来。
  鲁史公路通车后,这个村寨显得格外的幽静,人来人往的脚步声逐渐消逝,马帮的铃声、铓锣声,不再回响,只有鸡鸣狗叫,百鸟欢歌的自然和谐之音。漫步在这干净的石板路上,欣赏着这一幢幢精美的石头房,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又看到了“古道欢声商客去,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岁月情景。
  烟云穿寨而过,清风徐徐吹来,雨水带着寒气,让人顿感冰凉。我们走进了一农户家避雨,户主陶荣昆为我们冲泡他制作的晒青茶,并用煮熟的蚕豆招待我们。我边喝茶边和他拉起了家常,了解这个村的古老传说和现实的生活状况。
  陶荣昆告诉我说:“这个村过去叫石头地,石头寨、陶家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名为塘房。海拔2300至2700米之间,离鲁史16公里(公路),走小路约七八公里,一小时左右,属沿河村。300多年前,祖辈为躲避战乱,携家带口从景东来到这里,看到这山中有土地可耕种,有水源可饮用,山林茂密、气候宜人,又有马帮客商经过,便在此安居落户,用这里丰富的石头、林木资源盖起了两院石头房。300多年过去,家族发展壮大,现有36户人家,180多幢石房,姓陶的就有34户,形成了一大家人的村落。多年来,外出工作的、读书的、打工的、当兵的都在外定居了,没有人想再回到这贫困山区,如果加上这些人家,恐怕要有100户之多。”
  当我问起他家的情况时,陶荣昆面带微笑对我说:“我家有三弟兄,大哥和我在家,二哥在外。解放前,我家有几间房,几亩地,解放后被划为地主成分。改革开放后,地主、富农的子女可以参军、考工、考干、考大学,我二哥就是第一批报名参军的。入伍后因表现较好,被部队推荐考起了昆明军医大学,后在部队当医生,经过多年的努力,荣获上校军衔,转业后在蒙自工作,并在蒙自安家。”
  陶荣昆接着说:“我是小儿子,父母和我住在一起。父亲已去世,母亲83岁,身体很好,耳聪目明,还能帮我们照看家庭,做点家务。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诗礼派出所当干警,二儿子在贵州单寨县当武警。我家养有6头牛、35只羊、有茶园、核桃、种有花椒、蚕豆,包谷等农作物,加上养猪、腌腊肉火腿卖,年平均收入8万元左右,年景好时,超过10万元。家里有两院房子,大小共6幢,这一院(指我们休息的院落)有正房、厨房、面楼。房屋的外观以石头石板建盖,室内以现代生活需要装修,有客厅、卧室、堂房,室内卫生间。大门外的这院没有人住,用来装饲料,还有牛圈、羊圈等。”
  我参观了他家的房屋,面楼上是他家的粮食仓库,里面堆放着晒青春茶,刚收完的蚕豆、红豆,廊檐上还挂有没卖完的腊肉火腿。另一院正房里堆满了豆糠饲料,院场种有蔬菜和鲜花。
  我开玩笑地对他说:“从你的房屋和收入来看,你又重新当上地主了。”他轻轻笑了几声,然后对我说:“我家还在县城绿茗花园买了一幢房子,我们也没有时间去住,主要是给儿子他们回来有个落脚处。现在虽说不富裕,但也不再贫穷了,生活比过去当地主好多了。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老农民过上幸福生活,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改革开放”。
  雨过天晴,艳阳高照,阳光照亮了石板屋面,春风送来了核桃花的芳香。我们告别了陶荣昆家,准备返程。陶荣昆将我们在他家购买的茶叶、蚕豆、红豆等带上,送我们到村口上车,并热情地邀请我们再来。
  离开石头寨,披着温暖的雨后阳光,穿过“黑山门”,来到去金马的公路旁,欣赏澜沧江百里长湖的壮丽景观。来到鲁史镇,在镇政府大门外观看了大型浮雕《茶马古道第一镇——鲁史》的历史沧桑。在五道河原始森林的草甸上呼吸着清馨的空气,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快乐辛苦的一日游在这里告一段落。华灯绽放、夜市辉煌,9点多回到县城,各自归家。这一天,过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