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 建设佤乡 全力谱写中国梦沧源发展新篇章

刊发时间:2020-08-20 A3版  作者:周平

立足优势 建设佤乡 全力谱写中国梦沧源发展新篇章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 周平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这是总书记时隔五年再次踏上云岭大地,面对面指导云南工作,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为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奋进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了必胜信心决心,为我们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沧源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要求云南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总书记2020年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同2015年考察云南工作时对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要求,同近年来对云南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要立足县情实际,践行初心使命,围绕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沿边区位三大优势,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全面推进新时代世界佤乡建设,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佤乡沧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立足民族文化优势,着力建设品牌响亮的世界佤乡
  沧源民族文化灿烂,造就了距今3500多年的沧源崖画、“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等历史文化遗产。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沧源跨越发展的龙头引领,以打造“世界佤乡”品牌为核心,以创建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依托民族生态文化,努力把沧源打造成世界佤文化中心。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大原生态佤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力度,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逐步培养佤文化研究“大师”和“领军人物”,不断提升文化的原创能力,推动文艺创新,培养一批乡土文艺人才队伍,推出一批佤文化产品。抓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祖国、岩帅革命老区爱国爱党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规划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创作一批爱国主义文化作品。
  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加快佤族博物馆、翁丁非遗中心建设,多维度展示民族文化,增强文化吸引力。做精、做优、做活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和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不断提升节庆影响力,持续放大品牌效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原生态佤文化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创建一批A级景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旅游革命、“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景区智慧化水平,持续巩固翁丁原始部落、葫芦小镇国家4A级景区创建成效。确保到2020年底,全域旅游架构基本成形。
  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全面加强文化旅游市场行业管理,全面推行诚信评价工作,强化涉旅宾馆、酒店、餐饮、旅行社、车行等行业的培育和管理,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充分依托佤山机场窗口桥梁作用,持续加大航班密度,巩固直飞成都、长沙航线,开通省内旅游环飞航线,大力拓展航空旅游市场,努力实现“让世界佤乡名扬四海、让阿佤人民永唱新歌”的美好愿景。
  二、立足自然生态优势,着力建设绿色宜居的世界佤乡
  沧源有浑然一体、近乎完美的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73.92%。要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沧源跨越发展的长远大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红线,争当全市、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培植特色产业。把特色产业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关键支撑,围绕打造若干“亿元产业”目标,全力强基础、扶龙头、树品牌、上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核桃、橡胶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着力推广甘蔗产业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促茶叶、烤烟、生猪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以勐来为中心发展最优品质肉牛养殖,带动全县肉牛养殖产业加速发展,积极申报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积极申报以芒卡为核心的万亩沃柑基地建设项目,把沧源建成全省品质最好的沃柑水果基地。加大引进合作力度,推进生物质颗粒燃料和机制木炭、竹片加工建设项目,切实把竹产业的特色优势转化为群众的现实收益。加快辣椒、菠萝草莓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林下种植养殖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着力打响“佤”字头系列品牌。
  建设美丽县城。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干净、宜居、特色”建设成果,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入推进“六城”同创。按照“对标做规划、对标抓项目、对标补短板、对标上水平、对标创一流”的总体思路,坚持岸城一体、港城一体、城乡一体,进一步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切实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和行动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强化“六增”工程,深入推进“两违”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整治空中缆线“蜘蛛网” 视觉污染,大力解决彩钢瓦问题。
  推进乡村治理。抓实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农民主体、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总抓手,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特色鲜明的乡村治理示范村。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思想革新、陋习革除”行动,提升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围绕村庄规划布局,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加快人畜分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建立垃圾处理系统,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大种花种果种菜力度,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把广大农村建成花园果园菜园,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目标。
  三、立足沿边区位优势,着力建设活力强劲的世界佤乡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50公里,有6个边境乡镇、23个边境村、94个抵边自然村,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祖国面向西南沿边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最前沿窗口。
  做好对缅开放。牢牢把握中缅建交70周年,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机遇,坚持企业先行、民心先行、文化先行、地方先行“四个先行”,加大对缅合作交流力度,着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完善口岸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班老、达懂抵边检查室项目;完成永和口岸服务中心、永和口岸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芒卡边民互市点等项目建设,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扩大开放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加快推动永和口岸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推动金融结算一体化、贸易物流一体化、生产服务一体化,实现境外生产、境内结算。以境内境外联动发展为突破,谋划“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建设“一口岸多通道”模式,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促进边境口岸物畅其流,扩大口岸功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强化边境管理,坚决打击走私、偷渡、贩毒及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第二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各项指标。
  拓宽合作领域。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援建力度。深化双边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疫情防控、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替代种植、涉外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用好境内境外“两个资源”,做活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建设沿边小康村。率先把整个边境一线打造成小康村,加快马落至班老老厂段公路建设,完成帕良至岛里至嘎多至安也村段公路建设。重点建设抵边集镇2个,开发2条沿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3个沿边旅游村寨和13个沿边旅游景区,建设6个养殖基地和6个种植基地,促进边民持续稳定增收。努力把沿边小康村建成云南最好、最美、最靓的村寨,展示国门形象。

返回
2024年05月16日  第875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立足优势 建设佤乡 全力谱写中国梦沧源发展新篇章

刊发时间:2020-08-20 A3版  作者:周平 【字体:大 中 小】

立足优势 建设佤乡 全力谱写中国梦沧源发展新篇章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 周平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这是总书记时隔五年再次踏上云岭大地,面对面指导云南工作,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边疆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亲切关怀,为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奋进新时代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了必胜信心决心,为我们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好中国梦的沧源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要求云南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总书记2020年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同2015年考察云南工作时对云南提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要求,同近年来对云南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作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要立足县情实际,践行初心使命,围绕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沿边区位三大优势,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全面推进新时代世界佤乡建设,让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佤乡沧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立足民族文化优势,着力建设品牌响亮的世界佤乡
  沧源民族文化灿烂,造就了距今3500多年的沧源崖画、“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等历史文化遗产。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推动沧源跨越发展的龙头引领,以打造“世界佤乡”品牌为核心,以创建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依托民族生态文化,努力把沧源打造成世界佤文化中心。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大原生态佤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力度,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逐步培养佤文化研究“大师”和“领军人物”,不断提升文化的原创能力,推动文艺创新,培养一批乡土文艺人才队伍,推出一批佤文化产品。抓好班洪抗英、班老回归祖国、岩帅革命老区爱国爱党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规划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创作一批爱国主义文化作品。
  打造一批精品力作。加快佤族博物馆、翁丁非遗中心建设,多维度展示民族文化,增强文化吸引力。做精、做优、做活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中国佤族新米节和沧源国际佤族音乐节,不断提升节庆影响力,持续放大品牌效益,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原生态佤文化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创建一批A级景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深入推进旅游革命、“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景区智慧化水平,持续巩固翁丁原始部落、葫芦小镇国家4A级景区创建成效。确保到2020年底,全域旅游架构基本成形。
  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全面加强文化旅游市场行业管理,全面推行诚信评价工作,强化涉旅宾馆、酒店、餐饮、旅行社、车行等行业的培育和管理,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营销推介力度。充分依托佤山机场窗口桥梁作用,持续加大航班密度,巩固直飞成都、长沙航线,开通省内旅游环飞航线,大力拓展航空旅游市场,努力实现“让世界佤乡名扬四海、让阿佤人民永唱新歌”的美好愿景。
  二、立足自然生态优势,着力建设绿色宜居的世界佤乡
  沧源有浑然一体、近乎完美的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73.92%。要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沧源跨越发展的长远大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红线,争当全市、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培植特色产业。把特色产业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关键支撑,围绕打造若干“亿元产业”目标,全力强基础、扶龙头、树品牌、上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核桃、橡胶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着力推广甘蔗产业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促茶叶、烤烟、生猪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以勐来为中心发展最优品质肉牛养殖,带动全县肉牛养殖产业加速发展,积极申报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积极申报以芒卡为核心的万亩沃柑基地建设项目,把沧源建成全省品质最好的沃柑水果基地。加大引进合作力度,推进生物质颗粒燃料和机制木炭、竹片加工建设项目,切实把竹产业的特色优势转化为群众的现实收益。加快辣椒、菠萝草莓等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林下种植养殖取得明显成效。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着力打响“佤”字头系列品牌。
  建设美丽县城。倡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巩固提升美丽县城“干净、宜居、特色”建设成果,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入推进“六城”同创。按照“对标做规划、对标抓项目、对标补短板、对标上水平、对标创一流”的总体思路,坚持岸城一体、港城一体、城乡一体,进一步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切实把海绵城市的理念和行动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强化“六增”工程,深入推进“两违”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整治空中缆线“蜘蛛网” 视觉污染,大力解决彩钢瓦问题。
  推进乡村治理。抓实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农民主体、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以“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为总抓手,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特色鲜明的乡村治理示范村。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思想革新、陋习革除”行动,提升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围绕村庄规划布局,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加快人畜分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建立垃圾处理系统,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大种花种果种菜力度,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把广大农村建成花园果园菜园,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目标。
  三、立足沿边区位优势,着力建设活力强劲的世界佤乡
  沧源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50公里,有6个边境乡镇、23个边境村、94个抵边自然村,全境属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是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主要门户之一,是祖国面向西南沿边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最前沿窗口。
  做好对缅开放。牢牢把握中缅建交70周年,共同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机遇,坚持企业先行、民心先行、文化先行、地方先行“四个先行”,加大对缅合作交流力度,着力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完善口岸设施建设,开工建设班老、达懂抵边检查室项目;完成永和口岸服务中心、永和口岸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芒卡边民互市点等项目建设,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扩大开放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加快推动永和口岸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推动金融结算一体化、贸易物流一体化、生产服务一体化,实现境外生产、境内结算。以境内境外联动发展为突破,谋划“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建设“一口岸多通道”模式,打通关节、疏通堵点,促进边境口岸物畅其流,扩大口岸功能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强化边境管理,坚决打击走私、偷渡、贩毒及危害国家主权、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第二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各项指标。
  拓宽合作领域。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水利、道路、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援建力度。深化双边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疫情防控、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替代种植、涉外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用好境内境外“两个资源”,做活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促进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建设沿边小康村。率先把整个边境一线打造成小康村,加快马落至班老老厂段公路建设,完成帕良至岛里至嘎多至安也村段公路建设。重点建设抵边集镇2个,开发2条沿边精品旅游线路,打造3个沿边旅游村寨和13个沿边旅游景区,建设6个养殖基地和6个种植基地,促进边民持续稳定增收。努力把沿边小康村建成云南最好、最美、最靓的村寨,展示国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