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西西弗斯之石

——读吕翼长篇小说《寒门》
刊发时间:2020-08-23 A3版  作者:罗文娟

  读了吕翼长篇小说《寒门》让人有一种内心难平之感。在过去很多年里,人们无论所在地区发达与否、原生家庭条件如何,都共享着同样的价值观:“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但是,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却因为经济、文化发展的种种限制,个人视域的不够宽阔,这条路走起来往往还要比其他人艰难得多。即便是在高考制度发生了变迁的今日,为了读大学、读好大学,依旧是充满了压力和竞争,更不用说故事里名副其实“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一
  这个发生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碓房村的故事,围绕着冯敬谷、赵成贵、万礼智三个家庭展开。这里的人生活艰难,他们会“为一根葱一棵蒜一分钱一铲土都要闹得箩箩翻”,也大多会在孩子上学前四处借钱交学费,他们无法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村里的教室是牛厩改的,被水冲垮后也是合着全村人之力舂泥自建;他们没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来源,民间的迷信风俗和对读书的坚定追求以一种奇妙而自然的方式和谐共存在这片土地上。在这样贫困的大背景下,村中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依旧能分出高低,孩子众多而以务农为生的普通农民冯敬谷生活境况最为艰难,以至于总是出现他为了孩子想办法借钱的场面,书中描写的最惨烈的一次是因借钱被万家殴打;冯婶为了孩子读书卖了包括自己头发在内的一切可卖之物,这些都体现着家庭的贫穷,这是女儿冯天香出走的原因,也让他家成了小说中名副其实的寒门。其余两个家庭,代课老师赵成贵收入不高、但是作为村中文化人的存在,在教育儿子方面稍占优势,且因赵得位是独生子,家里日子也还过得去;万礼智因为在信用社工作,在村中颇有权势,经济条件在村中数一数二,而村中最为神圣的孔庙也由他家掌管。
  经济与权势在这个偏远落后的小村中依旧将人分出等级,依旧有仗势欺人的现象存在,而这可能也就是能让整个村的村民都信仰祭拜孔庙的最主要原因——考上大学国家能分配工作,实现阶层的跨越和生活的变革。书中曾这么说:“碓房村有三件宝。前两件和土地有关,与肚皮有关:碓窝、稻谷,这不用多说。第三件宝,说的是村庄精神世界里的东西,读书人说是上层建筑——孔庙。”如果说这个精神追求有多高尚,可能谈不上,小说中反复提到读大学是为了有好工作、为了日子能更好过,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这些苦苦求学的学子和在一旁费尽心力的家人更显真实和感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将人的需求分作低层次生理需要和高级需要,人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理需求时,才能往更高层次进行追求。而在这碓房村,在吃穿用度都颇为艰辛的时候,村民们却为了祭拜孔庙、供孩子读书而借钱贷款,形成巨大反差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心酸:在偏远贫困地区,读书、高考也许是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方式,即便再苦再难,也只能硬着头皮坚持。
  二
  这里说的平凡人,是没有太多社会资本的人,他们想要改变命运,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随便一点小的差错都可以赔上前途甚至万劫不复。但是他们又无比坚韧,在信念的指引下,倔强的一次次重复奋斗之路。希腊神话中的神祇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众神,他便被惩罚要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可当石头被推上山顶,到了晚间又自动滚下,于是他第二天又得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石头能停留在山顶的概率和滚下来的概率天差地别,可是他没法选择只能继续。冯维聪是这样,冯天俊是这样,冯春雨是这样,就连一开始就远走的冯天香也是这样。她们太平凡,太弱小,没有什么外在资源的加持,但是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一次次推动心中的巨石——大学。于是冯维聪有了考场“范进中举”试的疯狂,在往后多年中拼命发明创造想要被大学录取,甚至一度认为大学之门也是通往与冯春雨的爱情之门;有了冯天俊一次次参加高考,历时十多年,从懵懂青年到为人父之后依旧坚持,想要考到清华北大;有了冯春雨想要改变命运偿还恩情的一次次高考成果后选择复读 ,直至还清恩情之后读书远走;也有了冯天香再远走异乡沦落风尘之后对学习的念念不忘,在求学无门后,将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做”了一本又一本。这块石头的沉重之处在于,它给人以希望,但是又不知有没有机会实现。他们都是可怜之人,辛苦而努力地生存,追逐灿烂而遥远的梦想,即便是最后托起巨石衣锦还乡的冯春雨,身上也必带着原生家庭赋予的惨淡记忆和对养父母、冯维聪的愧疚。
  阿尔贝·加缪在散文《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改编了神话故事,他笔下的西西弗斯坦然接受了这种无休止的重复的命运,接受了这种荒谬的挑战,因为加缪得出的结论是:“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这一结论拿到堆房村的冯家兄妹身上也许在悲壮中能显出些许意义。即使前途渺茫,但是身处困境之中,如果将这个压身之石化作信念,也未尝不是一种自我实现。
  三
  故事中的寒门子弟凭着信念想要改写命运,而命运却往往在关键的点上发生了转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冯维聪如果和冯春雨都顺利考上大学,就不会出现春雨为拿奖金而反复高考最后报答了恩情离开碓房村,也不会有为了给冯维聪治病一家人生活更加无着的困苦。冯天俊如果不是去报到前得知吊儿郎当的万勇竟然考上复旦大学而激起自尊,应该会心甘情愿的读师范院校,三年后顺利毕业回到家乡当一位教师,也不会因此走上一次次的复读之路。而这件事最可笑之处却是万勇根本没有考上复旦大学,他只是随口说说为了糊弄他父亲。冯天香坚信自己的离开可以改变家里弟妹的上学状况,可是多年后归家才发现“想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实现。那条通往幸福的大路上,没有因为她的离开而让家人走入半步。”命运似乎是在捉弄这一家贫困的人,一次次意外让求学之路变得更加艰辛,让他们的家境也变得愈发清寒;但是这不幸与阴差阳错之中,又带了一丝丝的怜悯。冯维聪虽然在别人眼里成了疯子,但是他的发明创造得到了外界的认可,连大学的团队都不远万里买走他的成果;冯天俊虽然看似荒谬地一次次参加高考,但是身边毕竟有了支持他的妻子和孩子,而他也最终与命运和解决定接受学校的录取,即便那并不是他目标中的名校;冯天香和冯春雨带着各自的经历回到生长之地……他们虽然没有走上自己规划的人生,但是也都算无恙的重聚一起。也许那个年代的寒门子弟在现实生活中的际遇和命运走向比这故事里的主人公们还要饱含苦难,但是作者的温情也让读者在感伤的同时拥有了些许暖意。
  四
  故事的结局是温暖的也是充满希望的。那些曾经受过苦的寒门子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回归碓房村。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对于改变个人自身命运的向往与供养他们生息的碓房村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割裂,他们带着曾经的信仰默默改变着这个小村,于是孔庙得到了修缮、村里的学校得到扩建、新的师资得以引入,外出求学的学子准备回归家乡进行教学……“大学”于他们而言是信仰,但是“家乡”更是深入骨髓的信仰。像小说结尾说的那样:“他们经过春秋,历经风雨,经历过并继续经历着寒冷与苦痛。但是,他们成熟了,就像眼下的一垛垛谷堆,散发着令人迷醉的香味。”平凡而渺小的他们回来了,开始用自己点滴的努力改变家乡,他们的故事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是,哪怕家乡偏远贫困,村里的年轻一代却注定在这些前辈们的努力下走得相对顺畅。毕竟,教育发展了,乡村就有希望了,孩子们也有希望了。

返回
2024年05月18日  第875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平凡人的西西弗斯之石

——读吕翼长篇小说《寒门》

刊发时间:2020-08-23 A3版  作者:罗文娟 【字体:大 中 小】

  读了吕翼长篇小说《寒门》让人有一种内心难平之感。在过去很多年里,人们无论所在地区发达与否、原生家庭条件如何,都共享着同样的价值观:“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但是,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却因为经济、文化发展的种种限制,个人视域的不够宽阔,这条路走起来往往还要比其他人艰难得多。即便是在高考制度发生了变迁的今日,为了读大学、读好大学,依旧是充满了压力和竞争,更不用说故事里名副其实“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一
  这个发生在中国西南乌蒙山区碓房村的故事,围绕着冯敬谷、赵成贵、万礼智三个家庭展开。这里的人生活艰难,他们会“为一根葱一棵蒜一分钱一铲土都要闹得箩箩翻”,也大多会在孩子上学前四处借钱交学费,他们无法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村里的教室是牛厩改的,被水冲垮后也是合着全村人之力舂泥自建;他们没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来源,民间的迷信风俗和对读书的坚定追求以一种奇妙而自然的方式和谐共存在这片土地上。在这样贫困的大背景下,村中家庭经济条件的优劣依旧能分出高低,孩子众多而以务农为生的普通农民冯敬谷生活境况最为艰难,以至于总是出现他为了孩子想办法借钱的场面,书中描写的最惨烈的一次是因借钱被万家殴打;冯婶为了孩子读书卖了包括自己头发在内的一切可卖之物,这些都体现着家庭的贫穷,这是女儿冯天香出走的原因,也让他家成了小说中名副其实的寒门。其余两个家庭,代课老师赵成贵收入不高、但是作为村中文化人的存在,在教育儿子方面稍占优势,且因赵得位是独生子,家里日子也还过得去;万礼智因为在信用社工作,在村中颇有权势,经济条件在村中数一数二,而村中最为神圣的孔庙也由他家掌管。
  经济与权势在这个偏远落后的小村中依旧将人分出等级,依旧有仗势欺人的现象存在,而这可能也就是能让整个村的村民都信仰祭拜孔庙的最主要原因——考上大学国家能分配工作,实现阶层的跨越和生活的变革。书中曾这么说:“碓房村有三件宝。前两件和土地有关,与肚皮有关:碓窝、稻谷,这不用多说。第三件宝,说的是村庄精神世界里的东西,读书人说是上层建筑——孔庙。”如果说这个精神追求有多高尚,可能谈不上,小说中反复提到读大学是为了有好工作、为了日子能更好过,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这些苦苦求学的学子和在一旁费尽心力的家人更显真实和感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将人的需求分作低层次生理需要和高级需要,人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理需求时,才能往更高层次进行追求。而在这碓房村,在吃穿用度都颇为艰辛的时候,村民们却为了祭拜孔庙、供孩子读书而借钱贷款,形成巨大反差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心酸:在偏远贫困地区,读书、高考也许是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方式,即便再苦再难,也只能硬着头皮坚持。
  二
  这里说的平凡人,是没有太多社会资本的人,他们想要改变命运,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随便一点小的差错都可以赔上前途甚至万劫不复。但是他们又无比坚韧,在信念的指引下,倔强的一次次重复奋斗之路。希腊神话中的神祇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众神,他便被惩罚要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可当石头被推上山顶,到了晚间又自动滚下,于是他第二天又得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石头能停留在山顶的概率和滚下来的概率天差地别,可是他没法选择只能继续。冯维聪是这样,冯天俊是这样,冯春雨是这样,就连一开始就远走的冯天香也是这样。她们太平凡,太弱小,没有什么外在资源的加持,但是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一次次推动心中的巨石——大学。于是冯维聪有了考场“范进中举”试的疯狂,在往后多年中拼命发明创造想要被大学录取,甚至一度认为大学之门也是通往与冯春雨的爱情之门;有了冯天俊一次次参加高考,历时十多年,从懵懂青年到为人父之后依旧坚持,想要考到清华北大;有了冯春雨想要改变命运偿还恩情的一次次高考成果后选择复读 ,直至还清恩情之后读书远走;也有了冯天香再远走异乡沦落风尘之后对学习的念念不忘,在求学无门后,将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做”了一本又一本。这块石头的沉重之处在于,它给人以希望,但是又不知有没有机会实现。他们都是可怜之人,辛苦而努力地生存,追逐灿烂而遥远的梦想,即便是最后托起巨石衣锦还乡的冯春雨,身上也必带着原生家庭赋予的惨淡记忆和对养父母、冯维聪的愧疚。
  阿尔贝·加缪在散文《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改编了神话故事,他笔下的西西弗斯坦然接受了这种无休止的重复的命运,接受了这种荒谬的挑战,因为加缪得出的结论是:“人一定要想象西西弗斯的快乐”因为“向着高处挣扎本身足以填满一个人的心灵。”这一结论拿到堆房村的冯家兄妹身上也许在悲壮中能显出些许意义。即使前途渺茫,但是身处困境之中,如果将这个压身之石化作信念,也未尝不是一种自我实现。
  三
  故事中的寒门子弟凭着信念想要改写命运,而命运却往往在关键的点上发生了转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冯维聪如果和冯春雨都顺利考上大学,就不会出现春雨为拿奖金而反复高考最后报答了恩情离开碓房村,也不会有为了给冯维聪治病一家人生活更加无着的困苦。冯天俊如果不是去报到前得知吊儿郎当的万勇竟然考上复旦大学而激起自尊,应该会心甘情愿的读师范院校,三年后顺利毕业回到家乡当一位教师,也不会因此走上一次次的复读之路。而这件事最可笑之处却是万勇根本没有考上复旦大学,他只是随口说说为了糊弄他父亲。冯天香坚信自己的离开可以改变家里弟妹的上学状况,可是多年后归家才发现“想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实现。那条通往幸福的大路上,没有因为她的离开而让家人走入半步。”命运似乎是在捉弄这一家贫困的人,一次次意外让求学之路变得更加艰辛,让他们的家境也变得愈发清寒;但是这不幸与阴差阳错之中,又带了一丝丝的怜悯。冯维聪虽然在别人眼里成了疯子,但是他的发明创造得到了外界的认可,连大学的团队都不远万里买走他的成果;冯天俊虽然看似荒谬地一次次参加高考,但是身边毕竟有了支持他的妻子和孩子,而他也最终与命运和解决定接受学校的录取,即便那并不是他目标中的名校;冯天香和冯春雨带着各自的经历回到生长之地……他们虽然没有走上自己规划的人生,但是也都算无恙的重聚一起。也许那个年代的寒门子弟在现实生活中的际遇和命运走向比这故事里的主人公们还要饱含苦难,但是作者的温情也让读者在感伤的同时拥有了些许暖意。
  四
  故事的结局是温暖的也是充满希望的。那些曾经受过苦的寒门子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回归碓房村。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对于改变个人自身命运的向往与供养他们生息的碓房村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割裂,他们带着曾经的信仰默默改变着这个小村,于是孔庙得到了修缮、村里的学校得到扩建、新的师资得以引入,外出求学的学子准备回归家乡进行教学……“大学”于他们而言是信仰,但是“家乡”更是深入骨髓的信仰。像小说结尾说的那样:“他们经过春秋,历经风雨,经历过并继续经历着寒冷与苦痛。但是,他们成熟了,就像眼下的一垛垛谷堆,散发着令人迷醉的香味。”平凡而渺小的他们回来了,开始用自己点滴的努力改变家乡,他们的故事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是,哪怕家乡偏远贫困,村里的年轻一代却注定在这些前辈们的努力下走得相对顺畅。毕竟,教育发展了,乡村就有希望了,孩子们也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