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刊发时间:2020-08-28 A1版  作者:刘东祥 胡世虎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优化城市管理水平

凤庆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 刘东祥 通讯员 胡世虎) 凤庆县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美丽县城、森林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为抓手,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城市路网体系、盘活城市山水格局,城乡建设品质、城镇发展动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凤庆县坚持将城市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历史文化打造、生态文明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集镇村庄规划相融合,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形成县城、乡镇、村庄多级规划网络体系。目前,县城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综合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水生态文明、城市特色风貌、老城保护与开发、城郊结合部、县城“十三山十八河二十四桥”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完成了12个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通过“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村庄规划952个;完成10个中国传统村落规划、7个鲜花盛开村庄规划、2个茶村庄规划、13个省级示范村规划编制。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凤庆县坚持把加快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以文明县城创建为总体要求,以森林县城、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创建为保障,以美丽县城创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第三批文明县城、森林县城、园林县城、美丽县城,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评估待命名。通过“五城”同创,城市功能进一步补齐、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快,一幅以“十三山”为叶肉,“十八河”为叶脉,以滇红、茶马古文化为底蕴的山水融城美丽自然生态画卷已铺展开来。目前,城市绿地总面积达464.03公顷; 新增市政道路停车泊位3200个;建成城市公厕88座;完成棚户区改造8700户;改造完成标准化农贸市场5个;建成“海绵小区”试点2个;“海绵城市”示范区覆盖范围达0.6平方公里。
  旧城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凤庆县通过项目资金整合、争取银行贷款、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活化资产加大投入、受益居民自筹投入等途径,积极探索推行旧城和城乡结合部旧城改造建设规划管理“四种模式”。结合精品文化街区打造,在一些历史街区改造中,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再进行回迁安置。在风貌统一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城市精品房地产开发,满足旧城改造拆迁户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需要集中统一安置的,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小区,在规划统一控制的前提下,由群众自行建房。逐步取消老城区大面积拆迁,以“一书两规划一图册”的管控思路(“一书”即《凤庆县县城规划管理办法》,“两规划”即老城保护与开发专项规划、城郊结合部专项规划,“一图册”即《凤庆县老城区私人建房户型风貌图册》),放宽对老城区居民建房限制,加强对建筑风貌管控,根据改造、新建、临街及非临街等不同情况制定不同规定及标准,规范县城规划区和城乡结合部民居房建设管理,逐步恢复老城风貌,展现凤庆特色。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伸,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保证。凤庆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城市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人管理、责任到人为牵引,着力破解城市管理难点和重点问题。制定出台《凤庆县城市管理实施办法》,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依法管理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补齐了长期以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缺失的短板。结合实际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打造了一支近百人的城市管理队伍,并将各职能部门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行,避免了城市管理多头执法扰民问题。创新完善管理方式,将县城建成区划分6个片区、28个网格单元,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坚持党建工作与城镇化建设“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城镇化建设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以城市党建联盟、社区大党委等为载体,织好党建、综治维稳、便民服务“一张网”,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城市党建与城镇化建设同频共振。

返回
2024年04月28日  第875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凤庆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刊发时间:2020-08-28 A1版  作者:刘东祥 胡世虎 【字体:大 中 小】

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优化城市管理水平

凤庆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 刘东祥 通讯员 胡世虎) 凤庆县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美丽县城、森林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为抓手,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城市路网体系、盘活城市山水格局,城乡建设品质、城镇发展动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凤庆县坚持将城市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历史文化打造、生态文明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集镇村庄规划相融合,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形成县城、乡镇、村庄多级规划网络体系。目前,县城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综合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水生态文明、城市特色风貌、老城保护与开发、城郊结合部、县城“十三山十八河二十四桥”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完成了12个乡(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通过“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完成村庄规划952个;完成10个中国传统村落规划、7个鲜花盛开村庄规划、2个茶村庄规划、13个省级示范村规划编制。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凤庆县坚持把加快城市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以文明县城创建为总体要求,以森林县城、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创建为保障,以美丽县城创建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第三批文明县城、森林县城、园林县城、美丽县城,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评估待命名。通过“五城”同创,城市功能进一步补齐、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快,一幅以“十三山”为叶肉,“十八河”为叶脉,以滇红、茶马古文化为底蕴的山水融城美丽自然生态画卷已铺展开来。目前,城市绿地总面积达464.03公顷; 新增市政道路停车泊位3200个;建成城市公厕88座;完成棚户区改造8700户;改造完成标准化农贸市场5个;建成“海绵小区”试点2个;“海绵城市”示范区覆盖范围达0.6平方公里。
  旧城改造是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障。凤庆县通过项目资金整合、争取银行贷款、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活化资产加大投入、受益居民自筹投入等途径,积极探索推行旧城和城乡结合部旧城改造建设规划管理“四种模式”。结合精品文化街区打造,在一些历史街区改造中,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再进行回迁安置。在风貌统一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实施城市精品房地产开发,满足旧城改造拆迁户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需要集中统一安置的,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小区,在规划统一控制的前提下,由群众自行建房。逐步取消老城区大面积拆迁,以“一书两规划一图册”的管控思路(“一书”即《凤庆县县城规划管理办法》,“两规划”即老城保护与开发专项规划、城郊结合部专项规划,“一图册”即《凤庆县老城区私人建房户型风貌图册》),放宽对老城区居民建房限制,加强对建筑风貌管控,根据改造、新建、临街及非临街等不同情况制定不同规定及标准,规范县城规划区和城乡结合部民居房建设管理,逐步恢复老城风貌,展现凤庆特色。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伸,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保证。凤庆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城市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人管理、责任到人为牵引,着力破解城市管理难点和重点问题。制定出台《凤庆县城市管理实施办法》,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依法管理城市提供了政策保障,补齐了长期以来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缺失的短板。结合实际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打造了一支近百人的城市管理队伍,并将各职能部门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行,避免了城市管理多头执法扰民问题。创新完善管理方式,将县城建成区划分6个片区、28个网格单元,城市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坚持党建工作与城镇化建设“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城镇化建设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以城市党建联盟、社区大党委等为载体,织好党建、综治维稳、便民服务“一张网”,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城市党建与城镇化建设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