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精准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刊发时间:2020-08-31 A3版  作者:徐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而精神贫困才是制约精准脱贫的内在阻力。要想让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取得切实效果,必须要解决扶贫对象的精神贫困问题,精神扶贫不仅要精准到人,精准到钱、房、物,更要精准到人的“志气、精神、骨头”,只有激发村民的自立精神,聚合“我要脱贫”“我要振兴”的精气神,才能走出贫穷、走向振兴。
  注重思想观念引领。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主题内容,广泛开展教育宣讲,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强化思想引领,进一步引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心向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以移风易俗、新风倡导、感恩教育以及典型树立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精神和自我振兴意识,摒弃好吃懒做和等靠要的落后观念,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力的共同意志,全方位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要加强农村综合文化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史室、农民讲习所、新时代农民实践中心等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完善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小广场大喇叭”、边境应急广播、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管理与使用。要充分发挥村级文化阵地作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载体,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带动民间文艺宣传队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并聚焦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人物,通过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激发群众的生活热情,提升群众文化素质。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开展文明创建,传承好家风。建好用好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农民实践中心、农家书屋、农民讲习所等平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道德讲堂”“洁净家园行动”评选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和“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让尊崇道德得到褒扬,让失德失范者受到惩戒。要革除陈规陋习,重塑好民风。要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展现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要善于挖掘农村最本质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家风家训等民俗民风,切实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要建设宜居家园,弘扬好村风。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按照“干净、宜居、特色”的要求,全面实施村庄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绿化亮化、厨房革命、不良风气整治等“六项整治”,把乡村建设成鲜花盛开的村庄,切实增加群众的自豪感。
  保障弱势群众同步小康。要链接社会资源,实施分类救助。对贫困人口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帮助特殊群体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政策,多措并举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确保“应补尽补、按标施补”。加快推进救助供养服务工作,为农村五保老人、失能或半失能人员、残疾人等特殊人员提供低偿或无偿集中托养服务,不但能让特殊人员得到良好照料,也彻底将其家庭解放出来,全身心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注重个体优势,提升脱困技能。要利用“优势视角”及“赋权增能”原则,发现和激发特殊群体的潜能,使他们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要强化特殊服务,促进社会和谐。要加强基层特殊群体的服务能力,根据不同群体,利用不同的个案、小组等工作方法,开展行为治疗、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服务,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促使其更好地面对困难、走出困境、幸福生活。通过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引入扶贫领域,帮助特殊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让扶贫政策更加人性化,更加精细化,为特困群众照亮前行的路,真正从物质上、精神上均实现精准脱贫,一个不落地共同奔小康。

返回
2024年05月12日  第876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要精准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刊发时间:2020-08-31 A3版  作者:徐芳 【字体: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而精神贫困才是制约精准脱贫的内在阻力。要想让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取得切实效果,必须要解决扶贫对象的精神贫困问题,精神扶贫不仅要精准到人,精准到钱、房、物,更要精准到人的“志气、精神、骨头”,只有激发村民的自立精神,聚合“我要脱贫”“我要振兴”的精气神,才能走出贫穷、走向振兴。
  注重思想观念引领。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的优良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主题内容,广泛开展教育宣讲,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强化思想引领,进一步引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心向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以移风易俗、新风倡导、感恩教育以及典型树立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精神和自我振兴意识,摒弃好吃懒做和等靠要的落后观念,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力的共同意志,全方位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要加强农村综合文化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史室、农民讲习所、新时代农民实践中心等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完善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小广场大喇叭”、边境应急广播、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管理与使用。要充分发挥村级文化阵地作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载体,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带动民间文艺宣传队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并聚焦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人物,通过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激发群众的生活热情,提升群众文化素质。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开展文明创建,传承好家风。建好用好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农民实践中心、农家书屋、农民讲习所等平台,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道德讲堂”“洁净家园行动”评选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村寨文化氛围营造。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和“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让尊崇道德得到褒扬,让失德失范者受到惩戒。要革除陈规陋习,重塑好民风。要站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展现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要善于挖掘农村最本质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家风家训等民俗民风,切实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要建设宜居家园,弘扬好村风。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按照“干净、宜居、特色”的要求,全面实施村庄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绿化亮化、厨房革命、不良风气整治等“六项整治”,把乡村建设成鲜花盛开的村庄,切实增加群众的自豪感。
  保障弱势群众同步小康。要链接社会资源,实施分类救助。对贫困人口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政策,帮助特殊群体链接生活、就学、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政策,多措并举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深入开展贫困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确保“应补尽补、按标施补”。加快推进救助供养服务工作,为农村五保老人、失能或半失能人员、残疾人等特殊人员提供低偿或无偿集中托养服务,不但能让特殊人员得到良好照料,也彻底将其家庭解放出来,全身心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注重个体优势,提升脱困技能。要利用“优势视角”及“赋权增能”原则,发现和激发特殊群体的潜能,使他们在得到帮助的同时也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要强化特殊服务,促进社会和谐。要加强基层特殊群体的服务能力,根据不同群体,利用不同的个案、小组等工作方法,开展行为治疗、社会融入、心理疏导等服务,提高个人与社会协调的能力,促使其更好地面对困难、走出困境、幸福生活。通过将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引入扶贫领域,帮助特殊群众解决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让扶贫政策更加人性化,更加精细化,为特困群众照亮前行的路,真正从物质上、精神上均实现精准脱贫,一个不落地共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