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纱帐·玉米林

刊发时间:2020-09-20 A3版  作者:陶玉明

  澜沧江西岸的河谷地带,山宽地广、土地肥沃,最适宜种植玉米。雨季来临,那绿油油的玉米林,沿着河谷两岸的坡地铺展,放眼望去,像无边无际的青纱帐。每至玉米拔节的时候,耳畔便萦绕起少年时代读过的那首诗——《甘蔗林—青纱帐》。
  玉米,又叫苞谷,是老家那个地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历朝历代,老家人吃的是苞谷饭,喝的是苞谷酒,饲养猪鸡鹅鸭、换取柴米油盐全靠苞谷。一家人,如果能种上十来亩的苞谷地,收上五六千斤的苞谷籽,这日子才能够勉强维持得下去。大集体的时候,我们村一共有六十多户人家,三百多个人口,种有六百多亩的苞谷地。那个时候,耕作技术粗放,没钱购买化肥,玉米单产低,收得的玉米还得拿出很大一部分去交公粮,剩下的玉米是不够全村人吃的。那个时候,人们边种苞谷还得边上山挖野菜,下工后,才走出玉米地头又要钻进密林深处。
  包产到户那年,村里人们长期积蓄的能量爆发了。为了吃饱肚子,人们不惜放火烧山,毁林开荒,大种玉米,绿色的玉米林在澜沧江边的土地上疯狂漫卷。这一年,玉米堆积成山,有的人家用玉米酿酒、喂猪到街上去出售,成了万元户。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是乡村人的生存来源。那一年,我们村抢地种苞谷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有一天,太阳都落山了,我们一家人刚从自家的玉米地里回来,父亲就约着我们上山去“号地”。所谓“号地”就是在自己选中的林地四周砍倒树木,做下记号,这块地就属于自己的了。那个时候,对林地管理得还不严,除了国有林,集体林地和荒山荒坡都可以自由开垦成玉米地。我们刚走进一块林地,就听到有人用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走进另外一块林地,同样听到有人砍树的声音。父亲说,附近的地都有人“号”下了,我们走远一点吧,于是,我们走向离村子很远的一片森林。我们终于选中了一块地号下了,可当我们返回的时候,我们都被大火吞噬的森林惊呆了。在我们返回的路上,大火在森林中熊熊燃烧,山野四周硝烟弥漫,林中发出摧枯拉朽的声音。为了避开火险,父亲只能带着我们顺着山上的河沟逆流而上,到了深夜,我们才回到家。父亲是生产队干部,说这样下去不行,不到两年我们村的森林就要被砍光了。第二年,大队和生产队出台了一个土政策,开地种苞谷不能砍伐国有林、集体林,更不能砍伐村子周围的风景林,只能开垦灌木林和荒山荒坡。这个土政策很管用,人们毁林开荒的行为有所收敛,但是种苞谷的高涨气势并不减,不到两三年的时间,只要能开垦的灌木林和荒山荒坡都成了苞谷地,我们那个生产大队,有五个村子,开垦出来的玉米地不少于万亩。
  在所有的农作物中,玉米是最不择地的农作物。无论是在气候寒冷的密林深箐,还是在干燥酷热的澜沧江边;无论是在宽展平整的地块里,还是在逼仄狭窄的崖缝中,只要那金色的籽粒落下,一定会在一声春雷之后萌芽,举起生命的旗帜向着蓝天。澜沧江西岸的乡村,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明显,玉米地从海拔800米的深切河谷地带一直延伸到海拔1800米以上的寒凉山区,不同的只是高海拔地带玉米要晚熟一两个月,但这并不影响玉米的收成。有的地方,因为气候寒冷,号称“谷子不会黄,辣椒不会红”,但照样种植满坡满谷的玉米。
  每年的四月,雨季即将来临,是老家人播种玉米的时节。因为要种玉米,学校也给我们放农忙假,要我们帮着父母做农活。天还没亮,父母就起来烧火煮饭,找好农具,备好籽种。吃了早饭,父亲牵着牛,母亲扛着锄头,我和兄弟姊妹们背着苞谷种,一家人浩浩荡荡地走出村外,走向澜沧江边的苞谷地。
  到了苞谷地头,父亲在前面驾着犁铧翻犁,我在中间顺着犁沟一步一颗点播种子,母亲和妹妹跟在后面负责给种子盖土。一家人顺着地块的宽幅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不断地重复着同一姿势的劳作。如果是地块不大,等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一天就可以种完,遇上大的地块要种上两三天。种苞谷的最佳节令前后不过十来天,所以要起早贪黑,工序虽然不复杂,但劳动是很辛苦的,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大家累得腰都几乎要直不起了。
  种苞谷的季节正是乡村青黄不接的时候,把苞谷地种完,庄稼人就开始了漫长的期盼。天还没亮,父亲和母亲就一前一后走出家门,走向玉米地头,去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种下去的玉米,如果三五天还没有发芽或是玉米的芽苗被虫吃了就要及时补种,等玉米苗长到半尺高的时候就要开始第一次薅铲。种一季玉米要进行三次薅铲,一次间苗和补苗,让玉米苗疏密有致,充分光合作用,才能保证玉米苗的茁壮和玉米棒子的饱满。
  父亲和母亲一辈子和玉米打交道,对待玉米的感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玉米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发现哪一棵玉米苗根里藏着害虫就用手指小心去抠掉,看到哪棵玉米苗倒伏了就要把它扶直并培土护根,风雨中总会看到父母披着蓑衣在玉米地里忙碌的身影。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玉米长势好,父母的心就会像晴空般舒朗。要是遇上旱灾、雨灾和风灾,玉米被摧残了,父母满是皱纹的老脸就会乌云密布,一家人一年的生活也会因此陷入黑暗之中。
  澜沧江边的山区尽管气候变化无常,但多数年份还是天遂人意。经风沐雨的玉米秸秆,只要还没折断,在农人的精心呵护下,不用三五天便又会重新站立起来。每年的八九月份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也是农家人最幸福的时节,澜沧江边的玉米地里充满着秋收的欢声笑语,农家的屋檐下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这个时候,一向乐观豁达的农家人留足了吃粮,开始用玉米酿酒,上街卖酒买肉,乡村的炊烟中弥漫着酒肉的香味。
  乡村人对玉米的执着就像玉米对土地的执着,从开始学会做农活那天起就会种玉米。年年种玉米,岁岁种玉米,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种玉米的土地,直到像种玉米一样把自己种进了脚下的这块泥土。玉米的筋骨就是乡村人的筋骨,无论生存环境多恶劣也要举起生命的旗帜向蓝天。
  从小吃苞谷饭长大,味蕾中注入了玉米的基因,玉米成了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乡愁。由故乡想起玉米,由玉米思及母亲,由母亲就想起了吃苞谷饭的那些岁月。
  是玉米养育了我的村庄,养育了我的身体,我对玉米充满着深深的感恩。在过去饥饿的那些年代,没有人会去研究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们只知道玉米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是最不嫌贫爱富的庄稼。澜沧江边山高坡陡,开不了水田、种不了水稻,但可以种植玉米。没有耕牛的人家,没有男人的家庭,犁不了水田,种不了水稻,但可以种植玉米。靠着这棵玉米,乡村人度过了无数艰难的岁月,在玉米生长的土地上不断繁衍生息,是玉米让乡村的广阔大地处处充满了人间烟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玉米地在一年年缩减,一片片消失。再过几年,曾经的青纱帐——玉米林也许只能成为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风景。

返回
2024年05月20日  第878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青纱帐·玉米林

刊发时间:2020-09-20 A3版  作者:陶玉明 【字体:大 中 小】

  澜沧江西岸的河谷地带,山宽地广、土地肥沃,最适宜种植玉米。雨季来临,那绿油油的玉米林,沿着河谷两岸的坡地铺展,放眼望去,像无边无际的青纱帐。每至玉米拔节的时候,耳畔便萦绕起少年时代读过的那首诗——《甘蔗林—青纱帐》。
  玉米,又叫苞谷,是老家那个地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历朝历代,老家人吃的是苞谷饭,喝的是苞谷酒,饲养猪鸡鹅鸭、换取柴米油盐全靠苞谷。一家人,如果能种上十来亩的苞谷地,收上五六千斤的苞谷籽,这日子才能够勉强维持得下去。大集体的时候,我们村一共有六十多户人家,三百多个人口,种有六百多亩的苞谷地。那个时候,耕作技术粗放,没钱购买化肥,玉米单产低,收得的玉米还得拿出很大一部分去交公粮,剩下的玉米是不够全村人吃的。那个时候,人们边种苞谷还得边上山挖野菜,下工后,才走出玉米地头又要钻进密林深处。
  包产到户那年,村里人们长期积蓄的能量爆发了。为了吃饱肚子,人们不惜放火烧山,毁林开荒,大种玉米,绿色的玉米林在澜沧江边的土地上疯狂漫卷。这一年,玉米堆积成山,有的人家用玉米酿酒、喂猪到街上去出售,成了万元户。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粮食是乡村人的生存来源。那一年,我们村抢地种苞谷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有一天,太阳都落山了,我们一家人刚从自家的玉米地里回来,父亲就约着我们上山去“号地”。所谓“号地”就是在自己选中的林地四周砍倒树木,做下记号,这块地就属于自己的了。那个时候,对林地管理得还不严,除了国有林,集体林地和荒山荒坡都可以自由开垦成玉米地。我们刚走进一块林地,就听到有人用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走进另外一块林地,同样听到有人砍树的声音。父亲说,附近的地都有人“号”下了,我们走远一点吧,于是,我们走向离村子很远的一片森林。我们终于选中了一块地号下了,可当我们返回的时候,我们都被大火吞噬的森林惊呆了。在我们返回的路上,大火在森林中熊熊燃烧,山野四周硝烟弥漫,林中发出摧枯拉朽的声音。为了避开火险,父亲只能带着我们顺着山上的河沟逆流而上,到了深夜,我们才回到家。父亲是生产队干部,说这样下去不行,不到两年我们村的森林就要被砍光了。第二年,大队和生产队出台了一个土政策,开地种苞谷不能砍伐国有林、集体林,更不能砍伐村子周围的风景林,只能开垦灌木林和荒山荒坡。这个土政策很管用,人们毁林开荒的行为有所收敛,但是种苞谷的高涨气势并不减,不到两三年的时间,只要能开垦的灌木林和荒山荒坡都成了苞谷地,我们那个生产大队,有五个村子,开垦出来的玉米地不少于万亩。
  在所有的农作物中,玉米是最不择地的农作物。无论是在气候寒冷的密林深箐,还是在干燥酷热的澜沧江边;无论是在宽展平整的地块里,还是在逼仄狭窄的崖缝中,只要那金色的籽粒落下,一定会在一声春雷之后萌芽,举起生命的旗帜向着蓝天。澜沧江西岸的乡村,海拔高差悬殊大,立体气候明显,玉米地从海拔800米的深切河谷地带一直延伸到海拔1800米以上的寒凉山区,不同的只是高海拔地带玉米要晚熟一两个月,但这并不影响玉米的收成。有的地方,因为气候寒冷,号称“谷子不会黄,辣椒不会红”,但照样种植满坡满谷的玉米。
  每年的四月,雨季即将来临,是老家人播种玉米的时节。因为要种玉米,学校也给我们放农忙假,要我们帮着父母做农活。天还没亮,父母就起来烧火煮饭,找好农具,备好籽种。吃了早饭,父亲牵着牛,母亲扛着锄头,我和兄弟姊妹们背着苞谷种,一家人浩浩荡荡地走出村外,走向澜沧江边的苞谷地。
  到了苞谷地头,父亲在前面驾着犁铧翻犁,我在中间顺着犁沟一步一颗点播种子,母亲和妹妹跟在后面负责给种子盖土。一家人顺着地块的宽幅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不断地重复着同一姿势的劳作。如果是地块不大,等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一天就可以种完,遇上大的地块要种上两三天。种苞谷的最佳节令前后不过十来天,所以要起早贪黑,工序虽然不复杂,但劳动是很辛苦的,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大家累得腰都几乎要直不起了。
  种苞谷的季节正是乡村青黄不接的时候,把苞谷地种完,庄稼人就开始了漫长的期盼。天还没亮,父亲和母亲就一前一后走出家门,走向玉米地头,去查看玉米的生长情况。种下去的玉米,如果三五天还没有发芽或是玉米的芽苗被虫吃了就要及时补种,等玉米苗长到半尺高的时候就要开始第一次薅铲。种一季玉米要进行三次薅铲,一次间苗和补苗,让玉米苗疏密有致,充分光合作用,才能保证玉米苗的茁壮和玉米棒子的饱满。
  父亲和母亲一辈子和玉米打交道,对待玉米的感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玉米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发现哪一棵玉米苗根里藏着害虫就用手指小心去抠掉,看到哪棵玉米苗倒伏了就要把它扶直并培土护根,风雨中总会看到父母披着蓑衣在玉米地里忙碌的身影。遇上风调雨顺的年份,玉米长势好,父母的心就会像晴空般舒朗。要是遇上旱灾、雨灾和风灾,玉米被摧残了,父母满是皱纹的老脸就会乌云密布,一家人一年的生活也会因此陷入黑暗之中。
  澜沧江边的山区尽管气候变化无常,但多数年份还是天遂人意。经风沐雨的玉米秸秆,只要还没折断,在农人的精心呵护下,不用三五天便又会重新站立起来。每年的八九月份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也是农家人最幸福的时节,澜沧江边的玉米地里充满着秋收的欢声笑语,农家的屋檐下挂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这个时候,一向乐观豁达的农家人留足了吃粮,开始用玉米酿酒,上街卖酒买肉,乡村的炊烟中弥漫着酒肉的香味。
  乡村人对玉米的执着就像玉米对土地的执着,从开始学会做农活那天起就会种玉米。年年种玉米,岁岁种玉米,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种玉米的土地,直到像种玉米一样把自己种进了脚下的这块泥土。玉米的筋骨就是乡村人的筋骨,无论生存环境多恶劣也要举起生命的旗帜向蓝天。
  从小吃苞谷饭长大,味蕾中注入了玉米的基因,玉米成了生命中挥之不去的乡愁。由故乡想起玉米,由玉米思及母亲,由母亲就想起了吃苞谷饭的那些岁月。
  是玉米养育了我的村庄,养育了我的身体,我对玉米充满着深深的感恩。在过去饥饿的那些年代,没有人会去研究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人们只知道玉米是可以填饱肚子的粮食,是最不嫌贫爱富的庄稼。澜沧江边山高坡陡,开不了水田、种不了水稻,但可以种植玉米。没有耕牛的人家,没有男人的家庭,犁不了水田,种不了水稻,但可以种植玉米。靠着这棵玉米,乡村人度过了无数艰难的岁月,在玉米生长的土地上不断繁衍生息,是玉米让乡村的广阔大地处处充满了人间烟火。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玉米地在一年年缩减,一片片消失。再过几年,曾经的青纱帐——玉米林也许只能成为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