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金灿灿 烟农笑盈盈

——大山乡“五化”破解烤烟发展难题
刊发时间:2020-10-18 A1版  作者:郭建军 张映兰 杨凤玲

  一场秋雨,一阵闷热。车辆时而在水泥路穿梭,时而在泥泞不平的山路挪动。近日,记者来到永德县大山乡烟叶收购站,只见三五辆农用车整齐地停放在烟站门口,二十多个员工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卸烟、运烟,在预检、包装两条生产线有序劳作,一派烟叶收购季的繁忙场景。
  “我虽然不种烟,专门为我们村的人交售烟叶,一个多月的烟叶收购季,我不但帮助了邻里乡亲,而且合作社还要付我1万多元服务费呢!”大山乡玉华村陈家寨自然村交烟代表吴平华一边熟练地将自己的小货车倒进收购站门口,一边请几位员工过来帮忙卸烟。站在一旁维持收购秩序的烟站站长沈朝华补充道:“今年全乡种植9000亩烤烟,预计交售烟叶2.3万担,收购金额将突破3000万元。”
  在脱贫攻坚冲刺时期,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导致地方产业发展劳力后劲不足。永德县结合实际,有力破解烤烟发展难题,果断采取“两头工业化,中间专业化”的五化建设创新巩固烟叶生产,即:大胆探索育苗和烟叶交售工业化,购置最新农业机械设备代替育苗劳力,用片区一条龙服务取代烟农交售来回跑成本;合理推进种植、管理、烘烤专业化,以科技兴烟为战略目标,组织种植、管理、烘烤培训,明确技术员、烘烤员(又称烘烤业主)联系农户、紧盯地块、跟踪协调烟叶生产流程,依托乡镇扶贫产业园、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实施一厂、一社多用,降低烟叶发展生产成本,激活合作社资金释放服务红利。
  “现在种烟真的省事多了!我们家两口子种了18亩烟、8亩玉米,养牛、养猪、养鸡,还要接送小娃娃读书、照顾老人,一年到头没请一个工,单烤烟收入就有8万来元。”大山乡麻栎寨村清塘自然村烟农杨龙保站在自己的小微耕机前,向同村烟农和初验人员不停地炫耀,手指金灿灿的烟叶,今天都是“中桔三”,又是一小万。
  山那面玉华村玉泉寺的杨仁群看准烟叶发展有利时机,干脆停下农村传统种地营生,发动全家6口人全力以赴挣“烟票子”,自家土地不够就流转本村村民土地,种植烤烟38亩,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种烟大户。采访杨仁群那天,正赶上他家请工采烟、编烟、装炉,10多个本村妇女把熟透的烟叶编杆堆放整齐。一句“今年收入不算多,也就才十六、七万元!”迎来阵阵欢笑,热闹声从山间别墅传出,和一墙之隔的预检点及几十米外的烟叶种植地块、烤房群呼应,放眼寨在烟田、林有人家,好一幅烟叶生产秋景图。
  “大山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合理打造‘一乡一村一品一特色’,整合乡扶贫产业园和合作社功能辐射范围,有力巩固脱贫成果及全面铺开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战略,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大山乡党委政府这样描绘下步振兴的蓝图。

返回
2024年05月03日  第880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烟叶金灿灿 烟农笑盈盈

——大山乡“五化”破解烤烟发展难题

刊发时间:2020-10-18 A1版  作者:郭建军 张映兰 杨凤玲 【字体:大 中 小】

  一场秋雨,一阵闷热。车辆时而在水泥路穿梭,时而在泥泞不平的山路挪动。近日,记者来到永德县大山乡烟叶收购站,只见三五辆农用车整齐地停放在烟站门口,二十多个员工穿着工作服、戴着口罩卸烟、运烟,在预检、包装两条生产线有序劳作,一派烟叶收购季的繁忙场景。
  “我虽然不种烟,专门为我们村的人交售烟叶,一个多月的烟叶收购季,我不但帮助了邻里乡亲,而且合作社还要付我1万多元服务费呢!”大山乡玉华村陈家寨自然村交烟代表吴平华一边熟练地将自己的小货车倒进收购站门口,一边请几位员工过来帮忙卸烟。站在一旁维持收购秩序的烟站站长沈朝华补充道:“今年全乡种植9000亩烤烟,预计交售烟叶2.3万担,收购金额将突破3000万元。”
  在脱贫攻坚冲刺时期,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导致地方产业发展劳力后劲不足。永德县结合实际,有力破解烤烟发展难题,果断采取“两头工业化,中间专业化”的五化建设创新巩固烟叶生产,即:大胆探索育苗和烟叶交售工业化,购置最新农业机械设备代替育苗劳力,用片区一条龙服务取代烟农交售来回跑成本;合理推进种植、管理、烘烤专业化,以科技兴烟为战略目标,组织种植、管理、烘烤培训,明确技术员、烘烤员(又称烘烤业主)联系农户、紧盯地块、跟踪协调烟叶生产流程,依托乡镇扶贫产业园、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实施一厂、一社多用,降低烟叶发展生产成本,激活合作社资金释放服务红利。
  “现在种烟真的省事多了!我们家两口子种了18亩烟、8亩玉米,养牛、养猪、养鸡,还要接送小娃娃读书、照顾老人,一年到头没请一个工,单烤烟收入就有8万来元。”大山乡麻栎寨村清塘自然村烟农杨龙保站在自己的小微耕机前,向同村烟农和初验人员不停地炫耀,手指金灿灿的烟叶,今天都是“中桔三”,又是一小万。
  山那面玉华村玉泉寺的杨仁群看准烟叶发展有利时机,干脆停下农村传统种地营生,发动全家6口人全力以赴挣“烟票子”,自家土地不够就流转本村村民土地,种植烤烟38亩,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种烟大户。采访杨仁群那天,正赶上他家请工采烟、编烟、装炉,10多个本村妇女把熟透的烟叶编杆堆放整齐。一句“今年收入不算多,也就才十六、七万元!”迎来阵阵欢笑,热闹声从山间别墅传出,和一墙之隔的预检点及几十米外的烟叶种植地块、烤房群呼应,放眼寨在烟田、林有人家,好一幅烟叶生产秋景图。
  “大山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合理打造‘一乡一村一品一特色’,整合乡扶贫产业园和合作社功能辐射范围,有力巩固脱贫成果及全面铺开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战略,让更多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大山乡党委政府这样描绘下步振兴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