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燃起新变化

——2020年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侧记
刊发时间:2020-11-06 A2版  作者:杨中美 胡荣宝

  “柴烧传承临翔文化,薪火点亮乡村振兴”。11月3日上午,2020年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拉开帷幕,活动地临翔区碗窑村热闹非凡,八方游客欢喜而聚品一场土陶文化盛宴,本地村民穿上节日的盛装把门前的土陶产品摆了又摆精致待客……
  为了探知柴烧创作营活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给村民们带来的实惠,我们走进了碗窑村省级制陶技艺传承人之一罗星青家。
  因今年的古龙窑点火烧窑仪式要在他家进行,罗星青正和工人们在作坊与自家古龙窑间来回忙着装窑起火事宜。说起村里的变化、说起柴烧节带来的实惠,他显得有些兴奋。
  “现在我们碗窑村是名传四方,香飘八方了,土陶产品做得越来越好,村里变美产业转型,种了大片菊花,整个村都在花丛中,烟农菜农变成了花农,全村变成旅游村,引来了不少游客。去年柴烧节举办后,来人更多。今年的柴烧节又来了,我们准备迎接更多人”。
  今年55岁的罗星青是罗家第九代制陶传承人,他做陶已有43个年头。他介绍,全村代代相传的土陶技艺有近 300 年历史,至今仍完整保留着烧制陶器的11条龙窑,由于出产的陶器品质较好,造型独特,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全村制陶艺人多、龙窑规模大,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整个村现已形成原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作坊。
  “柴烧营活动是对我们村这个大作坊总体质量提升的一个助推器。为我们带来新的制陶理念和制作工艺。”罗星青介绍说,之前虽然产品好卖,但大家都看到,随着市场的发展,制陶工艺创新不足,土陶产品粗放,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瓶颈,大家都认识到,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
  然而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创新必须借鉴学习。“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条件到外面学习,柴烧营创作活动恰恰给村民们带来了这样的机会。”罗星青说,在柴烧创作营活动的带动下,村里制陶人家陆续开发了茶壶、灯台、火锅、笔筒等100多种产品,让土陶产品不仅兼具实用性和工艺性,产品净利润也大幅上升,推动土陶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出罗星青家,路旁边的制陶店一家挨着一家,随处可见陶酒坛、陶罐、陶酒壶、花瓶等陶器,家家户户都把自家产品摆在架上或堆在院子里,自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前来参加创作营活动的游客东家进西家出,听碗窑村土陶的发展史,欣赏土陶作品,然后带走纯手工制作的土陶产品。村里和罗星青一样的制陶人家大有人在,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的农民身份变为了“半商半农”,一边种田一边经营土陶,从而增加了收入渠道,全村的经济在这样的势头下逐年红火。2019年碗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34元。村支书杨章庭说:“近年来,临翔区结合碗窑村实际,把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陶瓷技艺传承保护等有机结合,促进产业融合,找到了资源优势与市场的结合点,精心打造出乡村旅游品牌,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与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
  热闹的柴烧营创作活动中,村民们边稳稳地卖着自己的产品、大胆地学习着自己想要的技术,大家都认为,柴烧营活动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让他们对土陶有了新的认识,对发展土陶、赚土陶钱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返回
2024年05月06日  第882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柴烧”燃起新变化

——2020年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侧记

刊发时间:2020-11-06 A2版  作者:杨中美 胡荣宝 【字体:大 中 小】

  “柴烧传承临翔文化,薪火点亮乡村振兴”。11月3日上午,2020年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拉开帷幕,活动地临翔区碗窑村热闹非凡,八方游客欢喜而聚品一场土陶文化盛宴,本地村民穿上节日的盛装把门前的土陶产品摆了又摆精致待客……
  为了探知柴烧创作营活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给村民们带来的实惠,我们走进了碗窑村省级制陶技艺传承人之一罗星青家。
  因今年的古龙窑点火烧窑仪式要在他家进行,罗星青正和工人们在作坊与自家古龙窑间来回忙着装窑起火事宜。说起村里的变化、说起柴烧节带来的实惠,他显得有些兴奋。
  “现在我们碗窑村是名传四方,香飘八方了,土陶产品做得越来越好,村里变美产业转型,种了大片菊花,整个村都在花丛中,烟农菜农变成了花农,全村变成旅游村,引来了不少游客。去年柴烧节举办后,来人更多。今年的柴烧节又来了,我们准备迎接更多人”。
  今年55岁的罗星青是罗家第九代制陶传承人,他做陶已有43个年头。他介绍,全村代代相传的土陶技艺有近 300 年历史,至今仍完整保留着烧制陶器的11条龙窑,由于出产的陶器品质较好,造型独特,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深受消费者和客商的青睐。全村制陶艺人多、龙窑规模大,形成“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整个村现已形成原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作坊。
  “柴烧营活动是对我们村这个大作坊总体质量提升的一个助推器。为我们带来新的制陶理念和制作工艺。”罗星青介绍说,之前虽然产品好卖,但大家都看到,随着市场的发展,制陶工艺创新不足,土陶产品粗放,附加值不高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瓶颈,大家都认识到,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创新势在必行。
  然而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创新必须借鉴学习。“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条件到外面学习,柴烧营创作活动恰恰给村民们带来了这样的机会。”罗星青说,在柴烧创作营活动的带动下,村里制陶人家陆续开发了茶壶、灯台、火锅、笔筒等100多种产品,让土陶产品不仅兼具实用性和工艺性,产品净利润也大幅上升,推动土陶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走出罗星青家,路旁边的制陶店一家挨着一家,随处可见陶酒坛、陶罐、陶酒壶、花瓶等陶器,家家户户都把自家产品摆在架上或堆在院子里,自成一道别样的风景,前来参加创作营活动的游客东家进西家出,听碗窑村土陶的发展史,欣赏土陶作品,然后带走纯手工制作的土陶产品。村里和罗星青一样的制陶人家大有人在,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将自己的农民身份变为了“半商半农”,一边种田一边经营土陶,从而增加了收入渠道,全村的经济在这样的势头下逐年红火。2019年碗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34元。村支书杨章庭说:“近年来,临翔区结合碗窑村实际,把陶瓷产业与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陶瓷技艺传承保护等有机结合,促进产业融合,找到了资源优势与市场的结合点,精心打造出乡村旅游品牌,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与陶瓷产业的健康发展。”
  热闹的柴烧营创作活动中,村民们边稳稳地卖着自己的产品、大胆地学习着自己想要的技术,大家都认为,柴烧营活动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让他们对土陶有了新的认识,对发展土陶、赚土陶钱有了更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