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握指成拳”书写脱贫答卷

刊发时间:2020-11-13 A3版  作者: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和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的临沧市永德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统筹,推动思路向脱贫攻坚聚焦、人力向脱贫攻坚集中、资金向脱贫攻坚倾斜,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全县上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5年来,永德县各族干部群众在风雨兼程中砥砺奋进,大力弘扬“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有效补齐和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实现了4个贫困乡、99个贫困村、14051户55376人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7.24%下降到零,在接受国家第三方专项评估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时,交出了“零漏评、零错退、零举证”的优异答卷。5月16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永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为临沧全市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201112110128cu32tl.jpg

发展中的永德

20201112110218ipxnfy.jpg

采茶忙

20201112110202wa4h3u.jpg

芒果喜迎丰收

 

淬炼干部作风合力啃下“硬骨头”

  “找问题、想办法、出思路,可以说不管有什么困难,‘杨村长’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她对我们,比亲人还亲。”说起村里的“自然村长”,勐板乡户丫村上户丫村村民穆小双连声称赞。
  “几年前,我家的生活甚至都看不到希望。”穆小双说,因为变故,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陷入困境。“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杨村长’就经常上门给我帮助,讲明政策鼓励我重新拾起发展的信心。”
  随着各项脱贫政策落到实处,穆小双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房子建好了,产业红火了,手里的闲钱也多了。”穆小双说,如今自己还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不仅多了一份收入,时间灵活还可以照顾家庭,由衷希望“自然村长”可以多待几年,为村里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从要求做到带着做、帮着做、一起做,我们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有力地提振了老百姓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和精气神。”穆小双口中的“杨村长”,是户丫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上户丫村“自然村长”杨瑜,聊起寨子的发展,她颇有感触地说,如今脱贫只是第一步,未来通过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户丫村肯定会越来越好。
  瞄准高质量脱贫目标,2019年以来,永德实施了“村长连心工程”,向全县946个自然村选派脱贫攻坚“自然村长”1701名(含“副村长”“片长”), 点兵誓师、尽锐出战,决战脱贫攻坚。
  “自然村长”到村后,村里的“能人”“智者”“说话管用的人”跟着“自然村长”一起落实政策、解决难题、消除风险,综合素质得到手把手地传帮带,全县储备村组干部和优秀人才超过1000名。
  “‘村长连心工程’切实把网格划小、把任务明细,实现‘三分之二干部下村,三分之二时间驻村’,以高质量干部决战高质量脱贫,以高质量脱贫锤炼高质量干部,以高质量脱贫助推高质量振兴。”永德县扶贫办主任武正和介绍说,“自然村长”通过帮助群众“换脑子、盖房子、抓票子、教孩子、健身子、有面子”,如今全县“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永德山乡实现旧貌换新颜。
  永德把选派“自然村长”作为践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重要举措,实现“只要有群众的地方就有‘自然村长’”,“自然村长”实现“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四同驻村,对所负责自然村内所有农户的脱贫攻坚相关责任包保到底,采取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用“放大镜”“显微镜”排查风险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人人熟、户户清、零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不断激发组织力、帮扶力“裂变”效应,永德发动群众选出理事会长、同心联长,推行“自然村长、理事会长、同心联长”三长联动机制,有效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村里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村级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永德在全县范围内创新推行脱贫攻坚村级“三人小组”议事机制,由乡(镇)包村科级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组成,围绕实现高质量脱贫工作目标,统筹村级工作推进,确保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意图能更直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农村最基层,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通过创新扶贫工作组织机制,永德切实增强了脱贫攻坚组织力与攻坚力,逐步构建起“四级联动”的作战指挥体系。做到处级干部在一线指挥、乡村干部在一线攻坚、工作队员在一线坚守、帮扶干部在一线助攻、纪检干部在一线督战,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上下贯通、决策高效、实施迅速、督促有力。

 

健全机制打通产业“肠梗阻”

  “‘双社三绑’机制不仅打通了销路,还为我们提供培训、技术、化肥等优质服务,我们真是放心又安心。”永康镇热水塘村村民付国良,正午时分带着妻子在自家地里忙碌着,他高兴地说,自家种植的25亩四季豆今年两季销售结束有近20万元收入,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脱贫攻坚中,永德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立足全县澳洲坚果、茶叶、核桃、烤烟、甘蔗、果蔬、中药材、畜牧等主导产业,抓实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创新推行“一乡(镇)一联合社、一村一合作社”及“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绑定发展、合作社与贫困户绑定发展、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绑定发展”“三绑定”利益联结机制,注重长短结合和产销结合,真正带着贫困户融入产业链。
  以冬季蔬菜产业发展为例,永德以天卫公司为龙头,在全县所有乡镇适宜区实施“公司+电商+专业合作社+技术辅导员+农户”的蔬菜发展模式。作为收购主体,该公司与各乡(镇)合作联社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产供销职责,与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供合作关系,搭建了北京、广州等国内20个大中型城市蔬菜供应网络。同时,配备村级合作社技术员和服务车,全程做好蔬菜产业规划、种植管理、产品收购等工作。
  该公司提供的一组数据见证了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的成效。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800余万元,带动全县1.8万户农户种植蔬菜5.2万亩,产量8.6万吨,创收4.4亿元,实现人均增收8100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户1.1万人,户均增收2.4万元,人均增收1375元;解决长期就业员工269人,务工人员月收入4500元至8000元不等。蔬菜产业发展辐射全县10个乡镇、66个行政村,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目前,永德116个行政村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9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同时引导鼓励企业集中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乡(镇)联合社和合作社建立、运行,规范合作社入股分红及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形式,形成了“龙头带动型”“资产收益型”“电商驱动型”“林下发展型”“订单农业型”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双丰收”,产业增值链和群众利益链“双链接”,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双突破”。
  在另一主导产业的发展中,永德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调结构、增效益、促增收的发展路子,通过积累经验、优化模式逐年扩大澳洲坚果种植规模,澳洲坚果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
  “通过发展坚果产业,曾经的荒山荒坡,变成绿色生态林,成为我们亩产值最高的土地。”在崇岗乡大红山“坚咖”生态文化产业园内,万余亩成片的坚果林让人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站在自家的坚果树下,军捞村二组村民田小映说,随着坚果即将进入丰产期,逐渐显现优势的坚果产业让自己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永德县是澳洲坚果、核桃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适宜区,同时也是“中国澳洲坚果之乡”。1990年,该县引进试种澳洲坚果,2002年开始在大雪山乡大棕箐规模化种植。2019年末,永德全县累计完成澳洲坚果种植面积56.85万亩,挂果投产面积9.33万亩,产量3500吨,农业产值2.1亿元,涉及种植农户34414户124291人。
  围绕“一村一品”的打造,永德加快推进现有产业提质升级,抓好市场前景好、有订单的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加快推动现有产业的合作化,推动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实体规模集约经营。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云南名牌农产品以及有机、绿色、无公害基地等申报创建,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认证制度、地理标志产品监管机制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

 

强化监督执纪紧盯“关键点”

  “沪滇项目资金拨付情况如何?项目推进过程中是否存在监管不力、推进缓慢、贪污侵占等情况?项目是否真正发挥效益……”近日,永德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联合扶贫、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组成两个监督检查组,对2017年以来的34个沪滇扶贫协作项目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查看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专项纪律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组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小区、水产养殖基地、烤烟种植等项目落地情况,及时了解跟进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落地情况,围绕建设用地落实、项目推进、建设质量、现场蹲点人员在岗、监督协调、资金拨付使用、干部纪律作风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能当场整改的当场交办并督促整改,对需要移交整改的,跟踪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坚持严字当头、权责统一,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确保责任落实,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永德县纪委监委坚守职能定位,严格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抓实日常监督检查,抓实专项纪律检查,抓实问题线索查处,抓实公开通报曝光,全力为全县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越是快到终点,越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思想,越到最后越是要紧绷纪律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永德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抓常抓长。2019年以来,永德县纪委监委紧盯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缓慢、农危改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聚焦扶贫干部工作作风漂浮、履职不到位、驻村帮扶不扎实、执行请销假等制度不到位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积极开展提醒谈话。
  对于脱贫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以及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以零容忍态度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坚持“通报一例,警醒一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原则,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不断提高监督执纪的实效性、震慑力。
  聚焦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情况,督促10个乡(镇)及全县16个“两不愁三保障”主责部门履行好脱贫攻坚责任,以精准高效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为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职责和政治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查违纪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凝聚力量真情帮扶“暖民心”

  在大雪山乡,有一段36.73公里的柏油路,当地人将之称为通往致富目的地的“乡村高速”。“路不通前,养鸡养猪只能卖给同村人,现在种的蔬菜也有外人来收。”对于近年来交通的改善,大炉厂村村民曹清松印象深刻。
  “路通了,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通了,这一切多亏省公路局的倾情帮扶。”大炉厂村挂钩领导、大雪山乡纪委书记李建说,南掌河至大岩房村委会、放牛场至大炉厂村委会这段公路的贯通,极大缩短了农副产品交流贸易时间,显著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定点帮扶永德以来,省公路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特点,重点在农村村组道路建设上给予重点帮扶。2017年,共计投入资金1696万元对大雪山乡曼来村和大炉厂村10条84.16公里通村组道路进行提升改造;2018年,投资550万元建设大雪山乡曼来村和大炉厂村18.64公里入户便道、227盏路灯和26个垃圾处理池,极大改善了两个村的基础设施条件;2019年,投入资金525万元,完成大雪山乡大平掌至班尾9.528公里连接线的硬化;投入300万元捐赠水泥6380吨解决永德县贫困村村组内道路及家门口硬化问题……
  不仅于此,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上海市崇明区、云南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帮扶单位汇聚永德,瞄准靶心、对标对表、攻坚拔寨,扶贫+扶志+扶智,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针对永德农村富余劳动力技术水平低、转移就业困难等问题,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永海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负责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咨询、招聘、组织、管理等工作,并通过与外地用工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联系外地用工企业到永德招聘务工人员,帮助永德招收海员120人,累计招募制造业工人585名。广泛发动下属企业转移永德农村富余劳动力。2018年5月9日和2019年2月26日,在集团和临沧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连续两次举办“中远海运集团临沧市就业专场招聘会”,集团共12家下属企业到永德招聘用工,帮助278人转移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8人),成功创造了一条长期、稳定转移富余劳动力的新渠道。
  去年,该集团捐建的班卡乡放马场村、小勐统镇垭口村、德党镇忙见田村3个茶厂陆续揭牌运营,标志着该集团在永德“捐建茶厂+科技培训+消费扶贫”的茶产业链帮扶体系已基本形成。6年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聚焦永德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精准发力,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667.84万元,惠及全县10个乡(镇)、61个行政村、615个村民小组、2.99万户12万多人,为永德高质量脱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崇岗乡龙竹棚村的挂钩帮扶单位,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队主动入户排查后发现,龙竹棚村99.6%的村民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辍学率高,全村仅有两名高中生。“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改善这一状况,该集团以奖励金资助和鼓励为突破口,设立30万元的滚动教育奖励金,鼓励龙竹棚适龄学生上学,奖励和补助龙竹棚村的大学本科及以下各阶段在读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已累计发放教育奖励金38.525万元,受益学生499名。
  龙竹棚完小综合排名从全乡倒数提升到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全乡第一,从2016年全村仅有1名在读大学生,提升到2019年在读9名本科生、10名专科生,高中、职高在读39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切实提升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
  同样,自2017年对口支援永德县以来,上海市崇明区深入了解永德切实需求,对症下药,2017年至2019年9月,共投入帮扶资金7516万元,切实增强教育帮扶、人才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永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云南日报记者 李春林 黄翘楚
  原载《云南日报》2020年11月12日08版

 

返回
2024年05月04日  第883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永德:“握指成拳”书写脱贫答卷

刊发时间:2020-11-13 A3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和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的临沧市永德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把脱贫攻坚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思考、谋划、统筹,推动思路向脱贫攻坚聚焦、人力向脱贫攻坚集中、资金向脱贫攻坚倾斜,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全县上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深入推进脱贫攻坚。
  5年来,永德县各族干部群众在风雨兼程中砥砺奋进,大力弘扬“头顶理想、脚踩泥巴,心中有民、手上有招,创新干、团结干、拼命干”的临沧作风,有效补齐和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项,实现了4个贫困乡、99个贫困村、14051户55376人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7.24%下降到零,在接受国家第三方专项评估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时,交出了“零漏评、零错退、零举证”的优异答卷。5月16日,省政府正式批准永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为临沧全市实现高质量脱贫退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201112110128cu32tl.jpg

发展中的永德

20201112110218ipxnfy.jpg

采茶忙

20201112110202wa4h3u.jpg

芒果喜迎丰收

 

淬炼干部作风合力啃下“硬骨头”

  “找问题、想办法、出思路,可以说不管有什么困难,‘杨村长’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她对我们,比亲人还亲。”说起村里的“自然村长”,勐板乡户丫村上户丫村村民穆小双连声称赞。
  “几年前,我家的生活甚至都看不到希望。”穆小双说,因为变故,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陷入困境。“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杨村长’就经常上门给我帮助,讲明政策鼓励我重新拾起发展的信心。”
  随着各项脱贫政策落到实处,穆小双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了起来,“房子建好了,产业红火了,手里的闲钱也多了。”穆小双说,如今自己还当上了村里的保洁员,不仅多了一份收入,时间灵活还可以照顾家庭,由衷希望“自然村长”可以多待几年,为村里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从要求做到带着做、帮着做、一起做,我们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有力地提振了老百姓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和精气神。”穆小双口中的“杨村长”,是户丫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上户丫村“自然村长”杨瑜,聊起寨子的发展,她颇有感触地说,如今脱贫只是第一步,未来通过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户丫村肯定会越来越好。
  瞄准高质量脱贫目标,2019年以来,永德实施了“村长连心工程”,向全县946个自然村选派脱贫攻坚“自然村长”1701名(含“副村长”“片长”), 点兵誓师、尽锐出战,决战脱贫攻坚。
  “自然村长”到村后,村里的“能人”“智者”“说话管用的人”跟着“自然村长”一起落实政策、解决难题、消除风险,综合素质得到手把手地传帮带,全县储备村组干部和优秀人才超过1000名。
  “‘村长连心工程’切实把网格划小、把任务明细,实现‘三分之二干部下村,三分之二时间驻村’,以高质量干部决战高质量脱贫,以高质量脱贫锤炼高质量干部,以高质量脱贫助推高质量振兴。”永德县扶贫办主任武正和介绍说,“自然村长”通过帮助群众“换脑子、盖房子、抓票子、教孩子、健身子、有面子”,如今全县“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永德山乡实现旧貌换新颜。
  永德把选派“自然村长”作为践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重要举措,实现“只要有群众的地方就有‘自然村长’”,“自然村长”实现“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四同驻村,对所负责自然村内所有农户的脱贫攻坚相关责任包保到底,采取全覆盖拉网式排查,用“放大镜”“显微镜”排查风险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人人熟、户户清、零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不断激发组织力、帮扶力“裂变”效应,永德发动群众选出理事会长、同心联长,推行“自然村长、理事会长、同心联长”三长联动机制,有效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村里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村级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执行力、凝聚力,永德在全县范围内创新推行脱贫攻坚村级“三人小组”议事机制,由乡(镇)包村科级领导、驻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组成,围绕实现高质量脱贫工作目标,统筹村级工作推进,确保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意图能更直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农村最基层,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通过创新扶贫工作组织机制,永德切实增强了脱贫攻坚组织力与攻坚力,逐步构建起“四级联动”的作战指挥体系。做到处级干部在一线指挥、乡村干部在一线攻坚、工作队员在一线坚守、帮扶干部在一线助攻、纪检干部在一线督战,有效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上下贯通、决策高效、实施迅速、督促有力。

 

健全机制打通产业“肠梗阻”

  “‘双社三绑’机制不仅打通了销路,还为我们提供培训、技术、化肥等优质服务,我们真是放心又安心。”永康镇热水塘村村民付国良,正午时分带着妻子在自家地里忙碌着,他高兴地说,自家种植的25亩四季豆今年两季销售结束有近20万元收入,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脱贫攻坚中,永德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立足全县澳洲坚果、茶叶、核桃、烤烟、甘蔗、果蔬、中药材、畜牧等主导产业,抓实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创新推行“一乡(镇)一联合社、一村一合作社”及“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绑定发展、合作社与贫困户绑定发展、合作社与电商平台绑定发展”“三绑定”利益联结机制,注重长短结合和产销结合,真正带着贫困户融入产业链。
  以冬季蔬菜产业发展为例,永德以天卫公司为龙头,在全县所有乡镇适宜区实施“公司+电商+专业合作社+技术辅导员+农户”的蔬菜发展模式。作为收购主体,该公司与各乡(镇)合作联社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产供销职责,与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供合作关系,搭建了北京、广州等国内20个大中型城市蔬菜供应网络。同时,配备村级合作社技术员和服务车,全程做好蔬菜产业规划、种植管理、产品收购等工作。
  该公司提供的一组数据见证了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的成效。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800余万元,带动全县1.8万户农户种植蔬菜5.2万亩,产量8.6万吨,创收4.4亿元,实现人均增收8100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户1.1万人,户均增收2.4万元,人均增收1375元;解决长期就业员工269人,务工人员月收入4500元至8000元不等。蔬菜产业发展辐射全县10个乡镇、66个行政村,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目前,永德116个行政村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9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扶贫,同时引导鼓励企业集中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乡(镇)联合社和合作社建立、运行,规范合作社入股分红及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形式,形成了“龙头带动型”“资产收益型”“电商驱动型”“林下发展型”“订单农业型”等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双丰收”,产业增值链和群众利益链“双链接”,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双突破”。
  在另一主导产业的发展中,永德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调结构、增效益、促增收的发展路子,通过积累经验、优化模式逐年扩大澳洲坚果种植规模,澳洲坚果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
  “通过发展坚果产业,曾经的荒山荒坡,变成绿色生态林,成为我们亩产值最高的土地。”在崇岗乡大红山“坚咖”生态文化产业园内,万余亩成片的坚果林让人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站在自家的坚果树下,军捞村二组村民田小映说,随着坚果即将进入丰产期,逐渐显现优势的坚果产业让自己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永德县是澳洲坚果、核桃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适宜区,同时也是“中国澳洲坚果之乡”。1990年,该县引进试种澳洲坚果,2002年开始在大雪山乡大棕箐规模化种植。2019年末,永德全县累计完成澳洲坚果种植面积56.85万亩,挂果投产面积9.33万亩,产量3500吨,农业产值2.1亿元,涉及种植农户34414户124291人。
  围绕“一村一品”的打造,永德加快推进现有产业提质升级,抓好市场前景好、有订单的新兴特色产业培育,加快推动现有产业的合作化,推动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实体规模集约经营。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云南名牌农产品以及有机、绿色、无公害基地等申报创建,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认证制度、地理标志产品监管机制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

 

强化监督执纪紧盯“关键点”

  “沪滇项目资金拨付情况如何?项目推进过程中是否存在监管不力、推进缓慢、贪污侵占等情况?项目是否真正发挥效益……”近日,永德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联合扶贫、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组成两个监督检查组,对2017年以来的34个沪滇扶贫协作项目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查看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专项纪律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组实地查看基础设施建设,养殖小区、水产养殖基地、烤烟种植等项目落地情况,及时了解跟进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落地情况,围绕建设用地落实、项目推进、建设质量、现场蹲点人员在岗、监督协调、资金拨付使用、干部纪律作风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能当场整改的当场交办并督促整改,对需要移交整改的,跟踪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坚持严字当头、权责统一,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确保责任落实,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永德县纪委监委坚守职能定位,严格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抓实日常监督检查,抓实专项纪律检查,抓实问题线索查处,抓实公开通报曝光,全力为全县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越是快到终点,越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思想,越到最后越是要紧绷纪律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永德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工作中,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学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注重抓早抓小,抓常抓长。2019年以来,永德县纪委监委紧盯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缓慢、农危改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聚焦扶贫干部工作作风漂浮、履职不到位、驻村帮扶不扎实、执行请销假等制度不到位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积极开展提醒谈话。
  对于脱贫工作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以及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严肃查处,以零容忍态度惩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坚持“通报一例,警醒一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原则,对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不断提高监督执纪的实效性、震慑力。
  聚焦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情况,督促10个乡(镇)及全县16个“两不愁三保障”主责部门履行好脱贫攻坚责任,以精准高效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为如期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切实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把服务保障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职责和政治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查违纪行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凝聚力量真情帮扶“暖民心”

  在大雪山乡,有一段36.73公里的柏油路,当地人将之称为通往致富目的地的“乡村高速”。“路不通前,养鸡养猪只能卖给同村人,现在种的蔬菜也有外人来收。”对于近年来交通的改善,大炉厂村村民曹清松印象深刻。
  “路通了,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通了,这一切多亏省公路局的倾情帮扶。”大炉厂村挂钩领导、大雪山乡纪委书记李建说,南掌河至大岩房村委会、放牛场至大炉厂村委会这段公路的贯通,极大缩短了农副产品交流贸易时间,显著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定点帮扶永德以来,省公路局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特点,重点在农村村组道路建设上给予重点帮扶。2017年,共计投入资金1696万元对大雪山乡曼来村和大炉厂村10条84.16公里通村组道路进行提升改造;2018年,投资550万元建设大雪山乡曼来村和大炉厂村18.64公里入户便道、227盏路灯和26个垃圾处理池,极大改善了两个村的基础设施条件;2019年,投入资金525万元,完成大雪山乡大平掌至班尾9.528公里连接线的硬化;投入300万元捐赠水泥6380吨解决永德县贫困村村组内道路及家门口硬化问题……
  不仅于此,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上海市崇明区、云南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帮扶单位汇聚永德,瞄准靶心、对标对表、攻坚拔寨,扶贫+扶志+扶智,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针对永德农村富余劳动力技术水平低、转移就业困难等问题,中远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永海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负责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咨询、招聘、组织、管理等工作,并通过与外地用工企业建立劳务合作关系,联系外地用工企业到永德招聘务工人员,帮助永德招收海员120人,累计招募制造业工人585名。广泛发动下属企业转移永德农村富余劳动力。2018年5月9日和2019年2月26日,在集团和临沧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连续两次举办“中远海运集团临沧市就业专场招聘会”,集团共12家下属企业到永德招聘用工,帮助278人转移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8人),成功创造了一条长期、稳定转移富余劳动力的新渠道。
  去年,该集团捐建的班卡乡放马场村、小勐统镇垭口村、德党镇忙见田村3个茶厂陆续揭牌运营,标志着该集团在永德“捐建茶厂+科技培训+消费扶贫”的茶产业链帮扶体系已基本形成。6年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聚焦永德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精准发力,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667.84万元,惠及全县10个乡(镇)、61个行政村、615个村民小组、2.99万户12万多人,为永德高质量脱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为崇岗乡龙竹棚村的挂钩帮扶单位,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队主动入户排查后发现,龙竹棚村99.6%的村民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辍学率高,全村仅有两名高中生。“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改善这一状况,该集团以奖励金资助和鼓励为突破口,设立30万元的滚动教育奖励金,鼓励龙竹棚适龄学生上学,奖励和补助龙竹棚村的大学本科及以下各阶段在读学生,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目前已累计发放教育奖励金38.525万元,受益学生499名。
  龙竹棚完小综合排名从全乡倒数提升到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全乡第一,从2016年全村仅有1名在读大学生,提升到2019年在读9名本科生、10名专科生,高中、职高在读39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切实提升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
  同样,自2017年对口支援永德县以来,上海市崇明区深入了解永德切实需求,对症下药,2017年至2019年9月,共投入帮扶资金7516万元,切实增强教育帮扶、人才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等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永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云南日报记者 李春林 黄翘楚
  原载《云南日报》2020年11月12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