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让“夕阳”分外红

刊发时间:2020-12-09 A1版  作者:杨维 阮海燕 杨中美 陈民秀

我市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老有所养,让“夕阳”分外红

  “十三五”以来,我市将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加快建设,不断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服务需求,夯实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网建设。目前,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养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加速民生福祉“升温”

  冬日的午后,临翔区中心敬老院里,刚午睡起床的老人们聚在院子里晒太阳、听收音机、缝鞋垫……
  距离敬老院不远的临沧市朋阳颐养院内,同样刚午睡起床的老人也是聚在一起,聊天、唱歌、下棋……
  虽然身处不同养老院,但老人们的日子同样惬意、舒心。这是我市努力破解“老有所养”难题,打通民生改善“最后一公里”,促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养老服务是民生大事,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府兜底,让特殊群体晚年同样精彩
  在临翔区中心敬老院,来自蚂蚁堆乡忙糯村的欧阳从富和妻子徐乔妹在2009年11月就申请入住进来,到现在已满11个年头。76岁的欧阳从富告诉记者,自己腿脚不灵便、妻子聋哑,年轻时候一起做点竹篾活路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又无儿无女,老两口的生活非常困难。还好有敬老院,不然无法想象自己的老年生活该如何度过。
  在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础比较薄弱,老人留守现象比较普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升级改造农村养老服务设施。
  临翔区中心敬老院护理部负责人李婉莹介绍,临翔区中心敬老院于2009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居住着67位老人,来自临翔区各乡(镇),都属于特困人员,全部由政府开展兜底保障服务。其中,有15位老人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中心实行专门护理,端水喂饭、擦身洗脚,让老人每天身上都干干净净,同样能享受到舒适的生活。
  如临翔区中心敬老院的农村敬老院在全市有75个,分布在8个县(区)各乡镇(街道),全部开展兜底特困老人的保障服务,并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特困对象的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水平,实现特困人员入住机构的兜底保障,让老人们在机构内安享晚年。
  “吃得好穿得暖,非亲人胜亲人,好好在在享福,全靠政府供养,感谢党的好政策……”对自己生活现状十分满意的欧阳从富,用自编的顺口溜表达着感激之情。
  特色养老,让幸福“夕阳”别样红
  家住镇康县的冯桂锦老两口在临沧市朋阳颐养院建成后不久就先后住到了这里,这里有300多张床位,老人生活起居有专业护工照顾,附近医院的护士还会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
  朋阳颐养院是我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新尝试,以“公建民营”方式运营,结合医、养、护一体化综合管理,实现了养老院和医院之间的无缝衔接,打造形成“零距离就医、微负担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
  走进朋阳颐养院,老人的居住环境很好,冯桂锦老两口的房间布置和家没有什么区别,十分温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颐养院就是老人们的家,布置都是按照老人的喜好来,让老人如同生活在家里一样。
  “这里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活动丰富,非常适合老年人生活,我们住着很舒服,也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冯桂锦对他们在养老院里的“小家”很满意。
  除记者走访的朋阳颐养院外,在临翔区、云县、凤庆、双江、耿马,都紧紧围绕养老服务业展开“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新建、改扩建、购置、置换、租赁方式等方式补充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运营模式上做出了有效尝试。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
  政策引领,让养老服务更惠民
  养老服务业涉及民生福祉。
  为夯实养老基础,我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19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养老服务模式从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民生服务转变;服务形式从机构集中照料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化发展转变;发展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转变。
  此外,还将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三年提升行动与10件惠民实事任务同部署、同落实,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力度,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市5.2亿元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一批、提质改造一批、公建民营一批、医养结合一批、消防安全达标一批,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41个,总床位1136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35张。其中,城市公办养老院16个,床位3160张;市医院养护中心1个,床位100张;农村敬老院75个,床位6482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农村互助养老站149个,床位1620张。投入使用养老机构47个,从业人员307人(其中:护理人员230人),床位3326张,8个县(区)77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较好地满足了我市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返回
2024年04月27日  第8856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老有所养,让“夕阳”分外红

刊发时间:2020-12-09 A1版  作者:杨维 阮海燕 杨中美 陈民秀 【字体:大 中 小】

我市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让老年人生活更美好——

老有所养,让“夕阳”分外红

  “十三五”以来,我市将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加快建设,不断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服务需求,夯实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网建设。目前,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养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加速民生福祉“升温”

  冬日的午后,临翔区中心敬老院里,刚午睡起床的老人们聚在院子里晒太阳、听收音机、缝鞋垫……
  距离敬老院不远的临沧市朋阳颐养院内,同样刚午睡起床的老人也是聚在一起,聊天、唱歌、下棋……
  虽然身处不同养老院,但老人们的日子同样惬意、舒心。这是我市努力破解“老有所养”难题,打通民生改善“最后一公里”,促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养老服务是民生大事,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
  政府兜底,让特殊群体晚年同样精彩
  在临翔区中心敬老院,来自蚂蚁堆乡忙糯村的欧阳从富和妻子徐乔妹在2009年11月就申请入住进来,到现在已满11个年头。76岁的欧阳从富告诉记者,自己腿脚不灵便、妻子聋哑,年轻时候一起做点竹篾活路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又无儿无女,老两口的生活非常困难。还好有敬老院,不然无法想象自己的老年生活该如何度过。
  在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础比较薄弱,老人留守现象比较普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升级改造农村养老服务设施。
  临翔区中心敬老院护理部负责人李婉莹介绍,临翔区中心敬老院于2009年8月投入使用,目前居住着67位老人,来自临翔区各乡(镇),都属于特困人员,全部由政府开展兜底保障服务。其中,有15位老人完全没有自理能力,中心实行专门护理,端水喂饭、擦身洗脚,让老人每天身上都干干净净,同样能享受到舒适的生活。
  如临翔区中心敬老院的农村敬老院在全市有75个,分布在8个县(区)各乡镇(街道),全部开展兜底特困老人的保障服务,并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特困对象的生活补助和护理补贴水平,实现特困人员入住机构的兜底保障,让老人们在机构内安享晚年。
  “吃得好穿得暖,非亲人胜亲人,好好在在享福,全靠政府供养,感谢党的好政策……”对自己生活现状十分满意的欧阳从富,用自编的顺口溜表达着感激之情。
  特色养老,让幸福“夕阳”别样红
  家住镇康县的冯桂锦老两口在临沧市朋阳颐养院建成后不久就先后住到了这里,这里有300多张床位,老人生活起居有专业护工照顾,附近医院的护士还会定期上门提供医疗服务。
  朋阳颐养院是我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新尝试,以“公建民营”方式运营,结合医、养、护一体化综合管理,实现了养老院和医院之间的无缝衔接,打造形成“零距离就医、微负担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
  走进朋阳颐养院,老人的居住环境很好,冯桂锦老两口的房间布置和家没有什么区别,十分温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颐养院就是老人们的家,布置都是按照老人的喜好来,让老人如同生活在家里一样。
  “这里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活动丰富,非常适合老年人生活,我们住着很舒服,也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冯桂锦对他们在养老院里的“小家”很满意。
  除记者走访的朋阳颐养院外,在临翔区、云县、凤庆、双江、耿马,都紧紧围绕养老服务业展开“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新建、改扩建、购置、置换、租赁方式等方式补充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运营模式上做出了有效尝试。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格局。
  政策引领,让养老服务更惠民
  养老服务业涉及民生福祉。
  为夯实养老基础,我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19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养老服务模式从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面向所有老年人民生服务转变;服务形式从机构集中照料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化发展转变;发展机制从政府举办为主向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竞相发展转变。
  此外,还将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三年提升行动与10件惠民实事任务同部署、同落实,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力度,积极向上争取中央、省、市5.2亿元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通过建设一批、提质改造一批、公建民营一批、医养结合一批、消防安全达标一批,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41个,总床位1136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35张。其中,城市公办养老院16个,床位3160张;市医院养护中心1个,床位100张;农村敬老院75个,床位6482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农村互助养老站149个,床位1620张。投入使用养老机构47个,从业人员307人(其中:护理人员230人),床位3326张,8个县(区)77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较好地满足了我市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