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京:一个拐角一道景

刊发时间:2020-12-11 A1版  作者:王明世 丁维薇 杨娴

  走进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那京自然村,一个拐角就是一道靓丽风景,入户道路旁、傣家庭院里、村头的文化广场上鲜花四季常开草木四季葱茏,垂钓园里散发的阵阵烤鱼清香、文化广场上柔情的傣族歌舞和特色小吃及特色产品、绿树红花下悠闲觅食的孔雀……让人流连忘返。
  那京属于半山区自然村,是一个傣族聚居的美丽村寨,全村有37户175人,傣族人口占84%,小村四面环山,村边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村中古树苍天翠竹成林。近年来,该村依托村内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一批批游客带火了乡村旅游,也带火了傣家人的幸福日子。
  “乡村旅游让那京火了,群众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经营了3年“农家垂钓园”的金正祥最有体会。据金正祥介绍,他家前几年的收入都在30万元以上,今年生意更火爆,收入还会更多,“现在我们村在打造乡村旅游,游客越来越多,来这里垂钓吃饭的人也很多,一天最多有10多桌,少的时候也有3至4桌,在我们那京,开农家乐收入很可观。”
  自2016年以来,那京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转,旅游促进产业旺”的原则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以古缅寺、民族文化广场、白龙箐、双头箐、许愿石、榕树王、孔雀山、龙挡坝峡谷等为主的旅游观光路线,种植金链子花3069株、蝴蝶兰4000株、其它鲜花50000多株,发展渔业60亩、桑叶160亩、牛油果等特色水果180亩,开办亲子农场1个、农家乐10家,建设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展卖点1个,实现了农业产业和旅游业互促共进发展,目前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创收达200余万元。
  乡村旅游发展中,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那京不等不靠,由乡村振兴理事会牵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大干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7500米、景观池16个、栈道2100米,栽植景观苗木2万余株。
  如今,在“六个共同”模式的推动下,那京村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方游客,傣家人的日子也因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而更加甜蜜幸福。

返回
2024年04月28日  第885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那京:一个拐角一道景

刊发时间:2020-12-11 A1版  作者:王明世 丁维薇 杨娴 【字体:大 中 小】

  走进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那京自然村,一个拐角就是一道靓丽风景,入户道路旁、傣家庭院里、村头的文化广场上鲜花四季常开草木四季葱茏,垂钓园里散发的阵阵烤鱼清香、文化广场上柔情的傣族歌舞和特色小吃及特色产品、绿树红花下悠闲觅食的孔雀……让人流连忘返。
  那京属于半山区自然村,是一个傣族聚居的美丽村寨,全村有37户175人,傣族人口占84%,小村四面环山,村边一条小河蜿蜒流过,村中古树苍天翠竹成林。近年来,该村依托村内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和“一村一品”工程,一批批游客带火了乡村旅游,也带火了傣家人的幸福日子。
  “乡村旅游让那京火了,群众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经营了3年“农家垂钓园”的金正祥最有体会。据金正祥介绍,他家前几年的收入都在30万元以上,今年生意更火爆,收入还会更多,“现在我们村在打造乡村旅游,游客越来越多,来这里垂钓吃饭的人也很多,一天最多有10多桌,少的时候也有3至4桌,在我们那京,开农家乐收入很可观。”
  自2016年以来,那京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转,旅游促进产业旺”的原则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以古缅寺、民族文化广场、白龙箐、双头箐、许愿石、榕树王、孔雀山、龙挡坝峡谷等为主的旅游观光路线,种植金链子花3069株、蝴蝶兰4000株、其它鲜花50000多株,发展渔业60亩、桑叶160亩、牛油果等特色水果180亩,开办亲子农场1个、农家乐10家,建设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展卖点1个,实现了农业产业和旅游业互促共进发展,目前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创收达200余万元。
  乡村旅游发展中,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那京不等不靠,由乡村振兴理事会牵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大干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7500米、景观池16个、栈道2100米,栽植景观苗木2万余株。
  如今,在“六个共同”模式的推动下,那京村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各方游客,傣家人的日子也因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而更加甜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