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刊发时间:2020-12-24 A1版  作者:周正华

绿色引领 创新支撑 三产融合

我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    周正华)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为引领,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今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387.6亿元,比2015年增151.8亿元,增长64.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5.98亿元,比2015年增77.45亿元,增长52.1%;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97元,比2015年增5034元,增长62.4%。
  农产品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预计432.09万亩,比2015年增4.85万亩。粮食总产预计104.01万吨,比2015年增7.52万吨,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稻谷、小麦、玉米3大主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40万亩以上,总产则由2015年的86.49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90.73万吨。畜牧渔业加快发展,猪肉、牛肉、禽蛋、水产品等肉类总产预计28.5万吨,比2015年增2.08万吨。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比2015年增100万亩。坚果面积262.77万亩,产量30000 吨,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咖啡面积38.14万亩,咖啡豆产量1万吨,咖啡面积全国第二,被授予“中国精品咖啡豆示范区”称号。甘蔗种植面积107.45万亩,产量505.5万吨,甘蔗面积和蔗糖产量全省第一。茶园面积164万亩,产量14.5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 25万亩和3.2万吨,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核桃面积800.39万亩,产量40万吨,面积全省第二,是全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之一。橡胶面积99.46 万亩,产量5万吨,面积和产量全省第三。烤烟面积29.6万亩,完成收购75万担。蔬菜种植面积54.83万亩、产量78.62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11.39万亩、11.48万吨。生物药材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4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31.4万亩、2.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46.95万亩、产量20万吨。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引领蔗糖、茶叶、坚果、咖啡等产业发展的龙头。今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达477个,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90户,比2015年增54户;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7户,比2015年增加26户;销售亿元以上的17户、5亿元以上的8户、10亿元以上的2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23.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49亿元。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临沧市被命名为“中国红茶之都”“全国滇红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功注册“天下茶尊”商标;有中国、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集体商标4件、中华老字号1个;“临沧普洱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7个特色农产品入选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百县百品”目录;有4个绿色农产品获2018—2020年度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茶”“十大名药”荣誉称号;6个农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农产品品牌;临沧保林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柑橘基地、“南班木”牌柑橘分别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2017年云南十佳水果示范园、云南名优水果。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154个,比2015年增1433个。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7元,比2015年增5034元,年均增幅10.2%,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共有12450个村组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共清查出农村集体资产合计624007.72万元,农村集体土地 2836.2万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77个乡(镇)、924个村、11249个村民小组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共完成外业调查面积1148.43万亩,确认家庭承包地面积1072.96万亩。

返回
2024年05月03日  第8871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我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刊发时间:2020-12-24 A1版  作者:周正华 【字体:大 中 小】

绿色引领 创新支撑 三产融合

我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    周正华)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为引领,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今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387.6亿元,比2015年增151.8亿元,增长64.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5.98亿元,比2015年增77.45亿元,增长52.1%;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097元,比2015年增5034元,增长62.4%。
  农产品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今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预计432.09万亩,比2015年增4.85万亩。粮食总产预计104.01万吨,比2015年增7.52万吨,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稻谷、小麦、玉米3大主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40万亩以上,总产则由2015年的86.49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90.73万吨。畜牧渔业加快发展,猪肉、牛肉、禽蛋、水产品等肉类总产预计28.5万吨,比2015年增2.08万吨。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比2015年增100万亩。坚果面积262.77万亩,产量30000 吨,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咖啡面积38.14万亩,咖啡豆产量1万吨,咖啡面积全国第二,被授予“中国精品咖啡豆示范区”称号。甘蔗种植面积107.45万亩,产量505.5万吨,甘蔗面积和蔗糖产量全省第一。茶园面积164万亩,产量14.5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 25万亩和3.2万吨,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核桃面积800.39万亩,产量40万吨,面积全省第二,是全国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之一。橡胶面积99.46 万亩,产量5万吨,面积和产量全省第三。烤烟面积29.6万亩,完成收购75万担。蔬菜种植面积54.83万亩、产量78.62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11.39万亩、11.48万吨。生物药材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4万吨,分别比2015年增31.4万亩、2.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46.95万亩、产量20万吨。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已成为引领蔗糖、茶叶、坚果、咖啡等产业发展的龙头。今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达477个,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90户,比2015年增54户;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7户,比2015年增加26户;销售亿元以上的17户、5亿元以上的8户、10亿元以上的2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23.6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49亿元。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新进展,临沧市被命名为“中国红茶之都”“全国滇红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功注册“天下茶尊”商标;有中国、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集体商标4件、中华老字号1个;“临沧普洱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7个特色农产品入选上海市对口帮扶地区“百县百品”目录;有4个绿色农产品获2018—2020年度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茶”“十大名药”荣誉称号;6个农产品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农产品品牌;临沧保林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柑橘基地、“南班木”牌柑橘分别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2017年云南十佳水果示范园、云南名优水果。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154个,比2015年增1433个。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7元,比2015年增5034元,年均增幅10.2%,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共有12450个村组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共清查出农村集体资产合计624007.72万元,农村集体土地 2836.2万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77个乡(镇)、924个村、11249个村民小组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共完成外业调查面积1148.43万亩,确认家庭承包地面积1072.9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