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带”能力

刊发时间:2021-01-07 A3版  作者:王红梅

优化结构   强化培训   整合资源

沧源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带”能力

复件-202012301506262gmkdu.jpg

  本报讯   (通讯员   王红梅)   沧源佤族自治县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作为制胜“法宝”,通过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带”能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着力优化结构,建强“双带”队伍。认真落实“三培养”机制,回引农村优秀人才返乡服务农村发展,通过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进一步优化党员结构,强化队伍建设,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及时清理村组干部队伍中违规违纪人员,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队伍。2020年以来,各乡镇共发展党员167名,储备农村优秀人才677名、回引人才106名,及时清理违纪违规、履职尽责和“双带”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村组干部8名。
  着力强化培训,提升“双带”能力。深入实施党员群众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理论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能力,同时引导党员群众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0年以来,共整合资金524.24万元,开展烹饪、汽修、砌筑等技能培训61期90个班次,共4533人参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733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1214人、合格证2586人,完成培训计划的100.73%。开展81期“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覆盖普通党员6448名,完成新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县级集中轮训全覆盖,组织545名干部到浙江、上海、福建和北京等地外出调训,推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沧源落地生根。
  着力整合资源,拓宽“双带”载体。以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全面整合县财政、县脱贫攻坚办等部门项目资金,推行实施“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劳务联结等方式帮带贫困户发展,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放大项目资金效应,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的路径。目前全县有建成并参与扶贫的新型经营主体22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08个、企业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100%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446名,结对帮带群众10522户。联结机制推动烤烟等传统产业和“佤鸡”、沃柑等“一乡一特色”规模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实现贫困群众户均产业增收16222元。
  图为当地党组织负责人为养殖场解决实际困难。

返回
2024年05月08日  第8885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沧源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带”能力

刊发时间:2021-01-07 A3版  作者:王红梅 【字体:大 中 小】

优化结构   强化培训   整合资源

沧源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带”能力

复件-202012301506262gmkdu.jpg

  本报讯   (通讯员   王红梅)   沧源佤族自治县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作为制胜“法宝”,通过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带”能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着力优化结构,建强“双带”队伍。认真落实“三培养”机制,回引农村优秀人才返乡服务农村发展,通过严把入口关、疏通出口关,进一步优化党员结构,强化队伍建设,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及时清理村组干部队伍中违规违纪人员,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队伍。2020年以来,各乡镇共发展党员167名,储备农村优秀人才677名、回引人才106名,及时清理违纪违规、履职尽责和“双带”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村组干部8名。
  着力强化培训,提升“双带”能力。深入实施党员群众素质提升工程,加强理论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能力,同时引导党员群众更加自觉地维护核心、拥戴领袖、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0年以来,共整合资金524.24万元,开展烹饪、汽修、砌筑等技能培训61期90个班次,共4533人参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733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1214人、合格证2586人,完成培训计划的100.73%。开展81期“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覆盖普通党员6448名,完成新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县级集中轮训全覆盖,组织545名干部到浙江、上海、福建和北京等地外出调训,推动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沧源落地生根。
  着力整合资源,拓宽“双带”载体。以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全面整合县财政、县脱贫攻坚办等部门项目资金,推行实施“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劳务联结等方式帮带贫困户发展,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放大项目资金效应,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的路径。目前全县有建成并参与扶贫的新型经营主体228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08个、企业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100%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446名,结对帮带群众10522户。联结机制推动烤烟等传统产业和“佤鸡”、沃柑等“一乡一特色”规模产业效益创历史新高,实现贫困群众户均产业增收16222元。
  图为当地党组织负责人为养殖场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