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以人才支撑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刊发时间:2021-01-22 A1版  作者: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  近年来,云县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决战决胜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发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全方位的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强化担当作为,压实工作责任。全覆盖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建立清单化明责、常态化督责、从严化追责工作机制和“县示范、乡(镇)集中、村分散”立体培训模式,增强决战决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020年,全县举办各类培训班165期20544人次,4656名干部帮扶11897户贫困户,定点扶贫单位投入帮扶资金754万元,协调项目资金达2.5亿元。
  坚持强基固本,筑牢战斗堡垒。以四级联创为抓手,打造“三线”党建示范带,点面结合、整体推动,实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出台实施《云县激励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办法(试行)》,对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干部,每人每月增加5000元绩效补贴。建立村(社区)“两委”换届“九看六比三查”选人用人机制,对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实行县乡村“三级”培养和“2+1”结对帮带,推动带头人队伍整体提升。共有84名乡村振兴副书记被推选为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班子成员。2020年,实施完成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32个。
  树立正确导向,凝聚攻坚合力。完善“引、育、用、留”制度机制,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鲜明导向,2020年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任用干部数占全县新提拔任用干部的42.5%。选派550名专业技术骨干以“科技特派员”“人才小分队”等方式到基层一线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组织开展驻村工作队员履职情况专项督查4次,集中业务培训13期,落实工作队员工作经费135.5万元。
  健全工作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拓展“三带一帮两促进”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就业扶贫党支部联合体,健全搬迁点组织体系,全面提高“三个组织化”程度。全县13个搬迁点全覆盖建立党支部,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99个,5413户非贫困户帮带10563户贫困户,129个龙头企业帮带7751户贫困户;出台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贷款政策,发放扶持贷款1.03亿元;通过“党支部+公司+劳动力+用工企业”劳务输出模式,202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

返回
2024年05月19日  第8900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云县以人才支撑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刊发时间:2021-01-22 A1版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本报讯   (本报通讯员)  近年来,云县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决战决胜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进一步发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全方位的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
  强化担当作为,压实工作责任。全覆盖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建立清单化明责、常态化督责、从严化追责工作机制和“县示范、乡(镇)集中、村分散”立体培训模式,增强决战决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2020年,全县举办各类培训班165期20544人次,4656名干部帮扶11897户贫困户,定点扶贫单位投入帮扶资金754万元,协调项目资金达2.5亿元。
  坚持强基固本,筑牢战斗堡垒。以四级联创为抓手,打造“三线”党建示范带,点面结合、整体推动,实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全面达标。出台实施《云县激励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办法(试行)》,对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干部,每人每月增加5000元绩效补贴。建立村(社区)“两委”换届“九看六比三查”选人用人机制,对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实行县乡村“三级”培养和“2+1”结对帮带,推动带头人队伍整体提升。共有84名乡村振兴副书记被推选为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委员会班子成员。2020年,实施完成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32个。
  树立正确导向,凝聚攻坚合力。完善“引、育、用、留”制度机制,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鲜明导向,2020年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任用干部数占全县新提拔任用干部的42.5%。选派550名专业技术骨干以“科技特派员”“人才小分队”等方式到基层一线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组织开展驻村工作队员履职情况专项督查4次,集中业务培训13期,落实工作队员工作经费135.5万元。
  健全工作机制,巩固脱贫成果。拓展“三带一帮两促进”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就业扶贫党支部联合体,健全搬迁点组织体系,全面提高“三个组织化”程度。全县13个搬迁点全覆盖建立党支部,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99个,5413户非贫困户帮带10563户贫困户,129个龙头企业帮带7751户贫困户;出台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贷款政策,发放扶持贷款1.03亿元;通过“党支部+公司+劳动力+用工企业”劳务输出模式,2020年,转移农村劳动力8.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