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刊发时间:2021-01-25 A3版  作者:李兵

  从“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底线,再到“四个不摘”的长远谋划,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制度安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新时代最鲜活的“中国方案”。
  基层党组织要用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及“十四五”规划建议,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用好的制度机制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连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共同富裕,提升民生福祉。
  着眼全局,巩固提升的标准不能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那么大、地方那么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乱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就是脱贫攻坚的标准答案。脱贫攻坚工作由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通过书记抓、抓书记,第三方评估、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每年的成效考核、5年来的省级和国家成效考核,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行的脱贫还是处于低水平、不稳定,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短板,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好的机制坚持下来,抓好村“两委”换届建强基层党组织,培养致富带头人,壮大集体经济,加强返贫监测,坚决防止出现脱贫就“完事”的松懈思想和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担其责。中国的改革发展成果,最可贵的就是坚持,只有永葆初心和使命担当,才能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要抬头望路,树立“停下脚步,就输掉全部”的危机意识,就如何加强社会治理、对接实施乡村振兴布好局走好棋,务必做到胸有成竹。
  服务大局,强势推进的力度不能减
  政治路线和制度安排确定以后,各级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中国制度安排的明显优势。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能”就要做实“善”字文章,要善于学习经验,把握发展规律,深化国情认识不能有偏差,坚定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牢牢抓住政治话语权和主动权,做群众宣传工作才能有人信、愿意听;要善于把握大势,吃透制度顶层设计,深化自我认识不能有偏差,在调查研究、统一认识、制定规划中形成共识,催生主人翁内生动力,让大家有盼头,做群众引导工作才能有人听、愿意跟;要善于抓好落实,要抓住关键的人去落实关键的事,突破难点,补齐短板,锻造长板,让服务对象有获得感,带领群众落实工作才能有人跟、愿意干。
  把握变局,选派队伍的重心不能散
  当前基层治理面临新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大变局的实质和趋势,对未来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长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因势调整选派的重心。首先要解决“从哪里选派”的问题。应当从推动“三农”工作,锻炼培养干部的角度出发,从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优势年轻干部中选派,把年轻的优势和干劲发挥出来。其次要解决“选派什么人”的问题。组织部门要加强调研了解各部门干部队伍现状,综合考虑部门干部结构的差异性,统筹考虑,把好选派关,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干部,杜绝出现因完成任务而派人,选派老弱病、作用不发挥干部的现象。派出单位要配合加强日常管理和落实关爱制度,共同关心关爱队员的生活、思想和身心健康,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力所能及解决后顾之忧,防止一派了之现象。第三要解决“派往哪里”的问题。应当向产业单一、群众收入低的村,村干部配备难、后继乏人的村,人口较多、治理能力弱的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重点选派,任期一般为2年。重点村选派一名科级及以上干部任第一书记,配备一名年轻干部队员,一定要综合考虑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和性格差异等来搭配。如果第一书记为女干部,同时选派一名女干部搭配照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支有文化、懂农业、爱农村,对农民有情有义的“三农”干部队伍。

返回
2024年05月15日  第8903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用制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刊发时间:2021-01-25 A3版  作者:李兵 【字体:大 中 小】

  从“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底线,再到“四个不摘”的长远谋划,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用制度安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新时代最鲜活的“中国方案”。
  基层党组织要用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及“十四五”规划建议,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用好的制度机制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连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共同富裕,提升民生福祉。
  着眼全局,巩固提升的标准不能降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那么大、地方那么多,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乱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就是脱贫攻坚的标准答案。脱贫攻坚工作由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通过书记抓、抓书记,第三方评估、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每年的成效考核、5年来的省级和国家成效考核,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行的脱贫还是处于低水平、不稳定,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短板,中央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好的机制坚持下来,抓好村“两委”换届建强基层党组织,培养致富带头人,壮大集体经济,加强返贫监测,坚决防止出现脱贫就“完事”的松懈思想和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领导干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担其责。中国的改革发展成果,最可贵的就是坚持,只有永葆初心和使命担当,才能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要抬头望路,树立“停下脚步,就输掉全部”的危机意识,就如何加强社会治理、对接实施乡村振兴布好局走好棋,务必做到胸有成竹。
  服务大局,强势推进的力度不能减
  政治路线和制度安排确定以后,各级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中国制度安排的明显优势。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能”就要做实“善”字文章,要善于学习经验,把握发展规律,深化国情认识不能有偏差,坚定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牢牢抓住政治话语权和主动权,做群众宣传工作才能有人信、愿意听;要善于把握大势,吃透制度顶层设计,深化自我认识不能有偏差,在调查研究、统一认识、制定规划中形成共识,催生主人翁内生动力,让大家有盼头,做群众引导工作才能有人听、愿意跟;要善于抓好落实,要抓住关键的人去落实关键的事,突破难点,补齐短板,锻造长板,让服务对象有获得感,带领群众落实工作才能有人跟、愿意干。
  把握变局,选派队伍的重心不能散
  当前基层治理面临新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大变局的实质和趋势,对未来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长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因势调整选派的重心。首先要解决“从哪里选派”的问题。应当从推动“三农”工作,锻炼培养干部的角度出发,从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优势年轻干部中选派,把年轻的优势和干劲发挥出来。其次要解决“选派什么人”的问题。组织部门要加强调研了解各部门干部队伍现状,综合考虑部门干部结构的差异性,统筹考虑,把好选派关,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的干部,杜绝出现因完成任务而派人,选派老弱病、作用不发挥干部的现象。派出单位要配合加强日常管理和落实关爱制度,共同关心关爱队员的生活、思想和身心健康,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力所能及解决后顾之忧,防止一派了之现象。第三要解决“派往哪里”的问题。应当向产业单一、群众收入低的村,村干部配备难、后继乏人的村,人口较多、治理能力弱的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等重点选派,任期一般为2年。重点村选派一名科级及以上干部任第一书记,配备一名年轻干部队员,一定要综合考虑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和性格差异等来搭配。如果第一书记为女干部,同时选派一名女干部搭配照应。在乡村振兴实践中锻炼培养一支有文化、懂农业、爱农村,对农民有情有义的“三农”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