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聚

刊发时间:2021-04-04 A3版  作者:张燕燕

  前天,舅爹在家族群发布:“各位家人:今年上坟定于4月4日(星期天),请积极参加。” 看到信息,归心似箭。终于可以回家乡,终于可以和亲戚们团聚了。就地过年的2021,多少异乡的游子只能与家人隔空相聚,清明,这个如约而至的传统节日,突然就承载了家人们无比厚重的意义,不仅仅是祭拜祖先,更是我们团圆的时刻。
  清明,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早在2006年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直以来,它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契机,更是像我们这样飘零于外地的家族团圆相聚的时机,以此唤醒家族的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家乡凤庆,而今只有几尊祖坟屹立,张氏族人早已散落四方求职谋生,唯有清明才是家人们相聚的时刻。每每回乡,我们自己也笑言,我们都是凤庆外地人。那条回家的路,从泥泞到平坦,从4小时缩短为3个半小时,每次,远远看到屹立山中的文笔塔,我就心安了。文笔塔是每一个在异乡的游子回乡路上最安心的慰藉,因为看到文笔塔意味着离家已经不远了。
  近几年,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一次回乡,是去年,日新月异的交通让不常回乡的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云凤便捷通道之后,另一条高速公路开通,新增的高速路口,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入城,平坦的硬板路已然通到家门口,而我竟找不到回家的路口。一番兜兜转转,终于到家,感叹家乡的变化之余,我也是惆怅的,毕竟,于一直工作的地方而言,我是一个无法融入的异乡人,于心心念念的家乡而言,我也成了一个摸不着北的外地人了。一个无法融入的异乡,一个不再熟悉的家乡,一直以来的漂泊感愈发强烈地折磨着近中年的我,或许,我该回家了,然,谈何容易。
  上个月,姐夫的母亲去世,居住在临沧境内的家人们纷纷请假,奔赴南伞,2021年的第一次相聚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是大家始料不及的,而转念一想,我们却已经感受到了可怕的中年危机,家中的老人已然年迈,家中的孩子尚且年幼,越来越繁忙的工作,无暇顾及的家人,似乎只有到了这样的悲伤时刻我们才能从繁忙中抽身而出,相聚一堂。装殓,上山,祭拜,火化场的一缕黑烟起,一位曾经迟暮的母亲故去,留下儿女们悲痛欲绝。一切程序走完,午饭过后,各方亲戚纷纷辞别。我上楼告诉老亲爹:“我们要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孩子因为上学没来,还寄放在同事家中,这500元钱,你看看想吃什么让孙子给你买。”突然间,这个70多岁的老人就泪目了,告诉我:“阿燕,我心里空啊,心里空空的,没个说话的伴了。”而我,也被亲爹说得想哭了,我强忍住泪水,和他说了几句没头没脑的话语后,逃一般地跑下楼来,我怕我在他面前哭出来。记忆中,亲爹和亲妈是感情极好的,不管到哪都是手牵手,互相搀扶着对方的,两位老人每天互相读报,相互讨论时事要闻,每日定时收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我小的时候,常常得到他们的关照,每年过年的红包一定不会少,后来,忙于工作与家庭,我竟十年未曾看望这两位曾经给予我关怀的老人家。南伞回来之后,我常常自责,子欲养而亲不在,中华民族自古重孝道重亲情,清明的习俗,是对逝去亲人的祭奠,而健在的家人更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重心。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回家看看。

返回
2024年05月07日  第8968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清明聚

刊发时间:2021-04-04 A3版  作者:张燕燕 【字体:大 中 小】

  前天,舅爹在家族群发布:“各位家人:今年上坟定于4月4日(星期天),请积极参加。” 看到信息,归心似箭。终于可以回家乡,终于可以和亲戚们团聚了。就地过年的2021,多少异乡的游子只能与家人隔空相聚,清明,这个如约而至的传统节日,突然就承载了家人们无比厚重的意义,不仅仅是祭拜祖先,更是我们团圆的时刻。
  清明,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早在2006年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直以来,它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契机,更是像我们这样飘零于外地的家族团圆相聚的时机,以此唤醒家族的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家乡凤庆,而今只有几尊祖坟屹立,张氏族人早已散落四方求职谋生,唯有清明才是家人们相聚的时刻。每每回乡,我们自己也笑言,我们都是凤庆外地人。那条回家的路,从泥泞到平坦,从4小时缩短为3个半小时,每次,远远看到屹立山中的文笔塔,我就心安了。文笔塔是每一个在异乡的游子回乡路上最安心的慰藉,因为看到文笔塔意味着离家已经不远了。
  近几年,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一次回乡,是去年,日新月异的交通让不常回乡的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云凤便捷通道之后,另一条高速公路开通,新增的高速路口,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入城,平坦的硬板路已然通到家门口,而我竟找不到回家的路口。一番兜兜转转,终于到家,感叹家乡的变化之余,我也是惆怅的,毕竟,于一直工作的地方而言,我是一个无法融入的异乡人,于心心念念的家乡而言,我也成了一个摸不着北的外地人了。一个无法融入的异乡,一个不再熟悉的家乡,一直以来的漂泊感愈发强烈地折磨着近中年的我,或许,我该回家了,然,谈何容易。
  上个月,姐夫的母亲去世,居住在临沧境内的家人们纷纷请假,奔赴南伞,2021年的第一次相聚竟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是大家始料不及的,而转念一想,我们却已经感受到了可怕的中年危机,家中的老人已然年迈,家中的孩子尚且年幼,越来越繁忙的工作,无暇顾及的家人,似乎只有到了这样的悲伤时刻我们才能从繁忙中抽身而出,相聚一堂。装殓,上山,祭拜,火化场的一缕黑烟起,一位曾经迟暮的母亲故去,留下儿女们悲痛欲绝。一切程序走完,午饭过后,各方亲戚纷纷辞别。我上楼告诉老亲爹:“我们要回去了,明天还要上班,孩子因为上学没来,还寄放在同事家中,这500元钱,你看看想吃什么让孙子给你买。”突然间,这个70多岁的老人就泪目了,告诉我:“阿燕,我心里空啊,心里空空的,没个说话的伴了。”而我,也被亲爹说得想哭了,我强忍住泪水,和他说了几句没头没脑的话语后,逃一般地跑下楼来,我怕我在他面前哭出来。记忆中,亲爹和亲妈是感情极好的,不管到哪都是手牵手,互相搀扶着对方的,两位老人每天互相读报,相互讨论时事要闻,每日定时收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我小的时候,常常得到他们的关照,每年过年的红包一定不会少,后来,忙于工作与家庭,我竟十年未曾看望这两位曾经给予我关怀的老人家。南伞回来之后,我常常自责,子欲养而亲不在,中华民族自古重孝道重亲情,清明的习俗,是对逝去亲人的祭奠,而健在的家人更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重心。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