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党建引领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刊发时间:2021-04-20 A3版  作者:王岩

抓基层 抓产业 抓队伍 抓治理 抓生态
云县党建引领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岩)    近年来,云县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金钥匙”,以组织振兴为统领、产业振兴为重点、人才振兴为支撑、生态振兴为依托、文化振兴为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建强战斗堡垒。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固本之策,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深入推进规范化党支部达标创建和农村基层党建“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工作,持续打造“三线”党建示范带,建立县乡机关党组织挂联村级党组织工作机制,采取“一听二查三看四评”的方式开展基层党建现场培训,全面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县累计创建规范化党支部930个,达标率达100%,茂兰镇温平村党总支、爱华镇长坡岭村党总支被授予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
  抓产业促增收,着力提升发展实力。聚焦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拓展“三带一帮两促进”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党组织驱动、龙头企业拉动、优势产业带动、合作社牵动、农户联动,打造产业致富共同体,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全县建立产业协会党支部68个,建立合作社党支部31个,产业党小组273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31个。截至去年底,全县19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535余万元。大寨镇新合村、幸福镇邦洪村依托“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碎片化”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实现农特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推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抓队伍聚合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引才、育才、用才相结合,持续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厚植人才资源,引导各类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发展合力。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和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试行)》,通过“三荐一察一报备”工作机制,高质量回引并考察任命194名乡村振兴副支书和主任助理,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人选进行培养,享受村“两委”副职待遇,有效充实乡村振兴工作力量。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共有143名乡村振兴副书记和主任助理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出台《云县激励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办法(试行)》,对符合享受激励待遇条件的村(社区)干部,在职期间保持原岗位待遇不变的同时,由县财政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绩效补贴,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城乡帮扶”工程,先后从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选派550名专业技术骨干以“科技特派员”“人才小分队”等方式到乡(镇)基层一线开展智力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抓治理促和谐,切实激发内生动力。聚焦科学治理,围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个方面,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123+1”联动治理体系,构建村级党组织书记、自然村规划牵头人、村民小组长、理事长“四方联动”乡村治理机制,全覆盖实行网格化治理,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后箐乡忙弄村以党建网格化为抓手,开展以“党员比积分、干部比先进、群众比红星,支部联建、帮扶联心、村企联结、党群联动、村民联议”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五联”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爱华镇大树村以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为保障,按照积分内容群众定、积分方式群众议、积分结果群众评的原则,探索开办“积分超市”,以群众“微积分”评价的形式建立乡村治理激励性机制,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抓生态优环境,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党建+产业+乡村旅游”的形式,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白莺山村立足茶叶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茶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在做大茶叶产业,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由村党组织牵头,开发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俗体验、茶艺观赏等特色旅游项目,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返回
2024年05月04日  第8984期 往期报纸>>
新闻热线:0883-2143727 广告热线:0883-2143722
在线投稿:ynlcrbs@126.com

云县党建引领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刊发时间:2021-04-20 A3版  作者:王岩 【字体:大 中 小】

抓基层 抓产业 抓队伍 抓治理 抓生态
云县党建引领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岩)    近年来,云县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金钥匙”,以组织振兴为统领、产业振兴为重点、人才振兴为支撑、生态振兴为依托、文化振兴为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建强战斗堡垒。坚持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固本之策,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深入推进规范化党支部达标创建和农村基层党建“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工作,持续打造“三线”党建示范带,建立县乡机关党组织挂联村级党组织工作机制,采取“一听二查三看四评”的方式开展基层党建现场培训,全面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全县累计创建规范化党支部930个,达标率达100%,茂兰镇温平村党总支、爱华镇长坡岭村党总支被授予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
  抓产业促增收,着力提升发展实力。聚焦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拓展“三带一帮两促进”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党组织驱动、龙头企业拉动、优势产业带动、合作社牵动、农户联动,打造产业致富共同体,有效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水平。全县建立产业协会党支部68个,建立合作社党支部31个,产业党小组273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31个。截至去年底,全县19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535余万元。大寨镇新合村、幸福镇邦洪村依托“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碎片化”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实现农特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推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抓队伍聚合力,不断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引才、育才、用才相结合,持续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高标准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厚植人才资源,引导各类人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发展合力。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和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试行)》,通过“三荐一察一报备”工作机制,高质量回引并考察任命194名乡村振兴副支书和主任助理,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人选进行培养,享受村“两委”副职待遇,有效充实乡村振兴工作力量。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共有143名乡村振兴副书记和主任助理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出台《云县激励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办法(试行)》,对符合享受激励待遇条件的村(社区)干部,在职期间保持原岗位待遇不变的同时,由县财政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绩效补贴,有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城乡帮扶”工程,先后从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选派550名专业技术骨干以“科技特派员”“人才小分队”等方式到乡(镇)基层一线开展智力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抓治理促和谐,切实激发内生动力。聚焦科学治理,围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个方面,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123+1”联动治理体系,构建村级党组织书记、自然村规划牵头人、村民小组长、理事长“四方联动”乡村治理机制,全覆盖实行网格化治理,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后箐乡忙弄村以党建网格化为抓手,开展以“党员比积分、干部比先进、群众比红星,支部联建、帮扶联心、村企联结、党群联动、村民联议”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五联”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爱华镇大树村以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为保障,按照积分内容群众定、积分方式群众议、积分结果群众评的原则,探索开办“积分超市”,以群众“微积分”评价的形式建立乡村治理激励性机制,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抓生态优环境,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党建+产业+乡村旅游”的形式,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绿色发展。白莺山村立足茶叶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茶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在做大茶叶产业,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由村党组织牵头,开发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俗体验、茶艺观赏等特色旅游项目,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